陆基圆池循环水条件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及养殖效能的影响
陆基圆池循环水条件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及养殖效能的影响
介百飞 江林源 麻艳群 董升辉 司楠 程光平,3 程蔓 古昌辉
(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南宁 530016; 2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 3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北海 536000)
养殖密度是水产养殖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影响到养殖鱼类对饵(饲)料的吸收利用以及生长性能、出池规格和养殖产品均匀度等。低密度养殖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饲)料资源,养殖密度过高则容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溶解氧供求失衡,鱼类生长受到抑制[1]。有研究表明,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的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储积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2]。在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的高体革鱼刺(Scortumbarcoo)苗种,其生长效率、特定生长率和体质量日增长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3]。黄宁宇等[4]的研究表明,白斑狗鱼(Esoxlucius)的特定增长率和摄食效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刘文奎等[5]报道,在实验室条件下,当杂交鳢仔鱼养殖密度在0.5~4.0尾/L时,其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体质量日增长率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进一步增加养殖密度,仔鱼生长速度反而下降。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终末体质量和体质量增长率的影响则无显著差异[6]。
陆基圆池是一种陆基圆筒形半封闭养殖设施。陆基圆池养殖是充分利用非红线耕地和丰富的地表地下水资源优势开发的水产集约化养殖新方式,具有占地少、水资源利用率高、养殖规模可塑性强、养殖过程可控性较强等特点。不同养殖方式、不同养殖品种,以及在相同养殖方式下同一品种的不同生长阶段都有其最适宜生长的养殖密度。本文设置5种养殖密度进行了63 d的大口黑鲈养殖试验,通过分析评价不同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和主要养殖效能的影响,探究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大口黑鲈适宜的养殖密度,以期为陆基圆池养殖及相关设施渔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池为广西来宾市某陆基圆池养殖基地的10口生产性圆池。其中直径5 m的池7口(单池面积20 m2),直径8 m的池3口(单池面积50 m2)。养殖池底部均呈锅底形,池高1.5 m,水深1.3 m,进、排水及供气(气控)设施配套完善。养殖试验用水为地下水,养殖过程中水体经基地的净化塘净化后循环使用,经检测,符合GB 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试验用大口黑鲈鱼种购于正规苗种企业,体质量(109.00±10.26)g,体长(16.50±0.52)cm。养殖用饲料为“容川牌”加州鲈膨化配合饲料(粗蛋白质≥47%,粗灰分≤18%,钙0.80%~4.00%,水分≤10%,粗纤维≤3.5%,总磷≥1.2%,粗脂肪≥5.0%,赖氨酸≥2.8%)。
设置55、65、75、85、95尾/m25种养殖密度梯度,分别标记为A1、A2、A3、A4、A5组。每个密度组设2个平行。养殖过程中每天投饲2次(8:00和17:00各投饲1次),日投饲率约为鱼体质量的3%。每次投饲后1 h换水,同时排污1次,每次换水量约为池水的1/5。养殖全程不间断充气增氧,保持池水溶解氧在6 mg/L以上,借充氧过程的推流装置保持池水旋转流动。各试验池采用相同的养殖管理方法。试验期为2021年4月1日至6月2日,共63 d。养殖过程中发现死鱼及时捞出,记录死亡鱼数量,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进行处理。
1.2 样品鱼抽样测定
各池放养同种同批次的鱼种。放养前,随机抽样测量鱼的体长和体质量,计算平均值,作为试验鱼生长指标初始值。试验结束时,用抄网从各池中随机抽测试验鱼,计算平均体长和体质量,作为生长指标终末值。每次抽取的样本数为25尾,在量鱼板上测量鱼的体长,用电子天平(精度为0.01 g)测量鱼的体质量。根据试验鱼平均终末体质量和试验过程中死亡鱼的数量测算各池塘存池鱼的总体质量。
1.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运算处理并绘图,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Duncan’s多重比较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设显著水平为0.05。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体质量日增长率(%/d)=100×(Wt-W0)/(W0×t)
(1)
体长日增长率(%/d)=100×(Lt-L0)/(L0×t)
(2)
特定生长率(%/d)=100×(LnWt-LnW0)/t
(3)
饲料系数=消耗饲料总质量/鱼体质量总增加量
(4)
体质量均匀度=终末最小个体体质量(g)/终末平均体质量(g)
(5)
式(1)~(3)中,Wt为终末平均体质量(g),W0为初始平均体质量(g),Lt为终末平均体长(cm),L0为初始平均体长(cm),t为养殖试验天数(d)。
2 结果
2.1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体长日增长率的影响
各试验组大口黑鲈体长日增长率见图1。由图1可见,A1组与A2组体长日增长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A3、A4和A5组差异显著(P<0.05)。从次低密度的A2组(65尾/m2)至养殖密度最高的A5组(95尾/m2),试验鱼的体长日增长率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而下降,但降低的程度未显示出与密度梯度相似的等级关系。A2组的体长日增长率最高,与A3、A4和A5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1.6%、82.9%和92.3%,且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看,大口黑鲈的体长日增长率与养殖密度呈负相关,表明高密度养殖不利于鱼体长的增长。
注:上标有相同字母者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标有不同字母者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图1 不同养殖密度下大口黑鲈的主要生长指标
2.2 养殖密度对体质量日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由图1可见,体质量日增长率最高的是A2组(3.75%),最低的是A5组(1.51%)。A2组的体质量日增长率比A1、A3、A4和A5组分别提高7.1%、45.3%、120.6%和148.3%,与A1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A3、A4和A5组差异显著(P<0.05)。特定生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为A2组和A5组,其随养殖密度提高的变化趋势以及组间差异显著性与体质量日增长率相似。从次低密度的A2组至养殖密度最高的A5组,鱼的体质量日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增大养殖密度不利于大口黑鲈生长。
2.3 养殖密度对饲料能耗的影响
不同养殖密度下各试验组大口黑鲈的饲料系数见图2。由图2可见,饲料系数最低的为A2组(1.25),最高为A5组(2.90)。A2组的饲料系数与A1组和A3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A4组和A5组差异显著(P<0.05)。养殖密度较高的A4组(85尾/m2)和A5组(95尾/m2),其饲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A2组的饲料系数比A1、A3、A4和A5组分别降低16.7%、28.6%、55.4%和56.9%。分析表明,在陆基圆池循环水条件下,大口黑鲈的饲料系数总体上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呈正相关关系,揭示增加养殖密度将导致大口黑鲈饲料能耗升高,养殖成本提高。
图2 不同养殖密度下大口黑鲈的饲料系数
2.4 养殖密度对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
水产养殖中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养殖水体空间的利用水平。本试验中大口黑鲈各密度组的单位面积产量见图3。由图3可见,单位面积产量最低的是A1组(18.6 kg/m2),最高的是A2组(23.1 kg/m2),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显示产量与密度呈非线性正向关系。但同时,A2组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养殖密度较高的A4组(P<0.05),与A3、A5组差异不显著(P>0.05)。养殖密度最低的A1组与密度最高的A5组之间单位面积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从产量的绝对值看,当养殖密度在65~85尾/m2时,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在陆基圆池循环水条件下养殖大口黑鲈,其单位面积产量在一定的养殖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提高而下降,但最低和最高密度组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说明高密度养殖不一定能获得高产量。
图3 不同养殖密度下大口黑鲈的单位面积产量
2.5 养殖密度对养殖产品均匀度的影响
本试验中各养殖密度组大口黑鲈的均匀度见图4。由图4可见,养殖密度最低组(A1组)和最高组(A5组)大口黑鲈的体质量均匀度分别为(0.70±0.06)和(0.27±0.21),组间差异显著(P<0.05)。体质量均匀度最高的是A2组(0.80),显著高于A4组和A5组(P<0.05),与A1和A3组差异不显著(P>0.05)。从体质量均匀度绝对值看,当养殖密度为65~95尾/m2时,体质量均匀度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陆基圆池循环水条件下养殖大口黑鲈,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有助于提高养殖对象的体质量均匀度和出池率。
图4 不同养殖密度下大口黑鲈体质量均匀度
3 讨论
3.1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养殖密度作为一种胁迫因子,能引起鱼类的应激反应,改变鱼类的生理状况[7]。高密度养殖时,鱼类的代谢性排泄会导致水体中有机负荷和氨氮含量过高,溶解氧水平降低,从而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使其生长速度减缓[8];而降低养殖密度,则鱼类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相对减少,生长速度加快。张海明等[9]在室外海水池塘进行梭鱼(Lizahaematocheila)养殖试验的结果表明,低密度组(5.4尾/m2)梭鱼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等指标均优于高密度组(11.9尾/m2)。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梭鱼生长加快和摄食量增加,高密度组梭鱼对水体空间和饲料的争夺趋于激烈,消耗较多的能量,导致养殖群体的体长和体质量增长减缓,存活率下降。本试验中,大口黑鲈体长和体质量的增长水平均随着养殖密度的降低而升高,其中A2组的特定生长率(1.94%)比A5组(1.06%)提高了83%。总体上,从次低密度的A2组至密度最高的A5组,养殖密度与大口黑鲈的生长呈负相关,这一结果与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类似。但是,密度最低的A1组与次低密度的A2组,其特定生长率和体质量日增长率组间差异均不显著。这一结果可能与过低密度下大口黑鲈群体效应差、摄食活力及主动性不强有关。大多数养殖鱼类具有集群的习性,集群行为不仅能节省能量,避开掠食动物,而且有利于生殖、索饵和越冬期间种群的生存竞争。当集群生活时,它们游动活泼,摄食积极,生长加速,反之,将它们分隔养殖则食欲下降,生长减缓[10]。因此,大口黑鲈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最适生长的养殖密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养殖密度对养殖效能的影响
鱼类养殖过程中的饲料能耗、单位面积产量及养殖产品体质量均匀度是重要的养殖效能指标,其中饲料能耗(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60%以上,是直接影响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养殖密度的大小与饲料系数和养殖产品体质量均匀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鱼类养殖密度过大导致竞争性摄食,活动耗能增加,饲料消耗率下降,在影响鱼类生长的同时,饲料系数升高[11-12]。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大西洋鲑(Salmosalar)养殖密度约为15 kg/m3时,其生长性能较好,可较大程度提高经济效益[13]。笔者在前期研究池塘养殖黄颡鱼的试验中发现,当放养密度在22、7尾/m2时,饲料系数分别为2.23、1.30,低密度组的饲料系数比高密度组低42%。本试验大口黑鲈在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A2组(养殖密度为65尾/m2)的饲料系数最低(1.25),从次低密度的A2组至密度最高的A5组(95尾/m2),饲料系数随着放养密度的提高而升高。表明在陆基圆池循环水条件下养殖大口黑鲈,增加养殖密度将会提高饲料能耗,增加饲料成本。
成鱼养殖中,产品(体质量)均匀度的高低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放养密度的合理性、养殖综合管理水平以及养殖对象出池率的高低。高密度养殖能够提高水体的利用率,但也会导致鱼类对空间和饲料的竞争、个体间生长差异的增大,并且会加剧鱼类的残食行为[9]。池塘养殖中,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鱼群密度增加会导致养殖鱼类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加速鱼类的个体差异,从而有可能建立社会等级制度,使鱼类生长不均匀[14]。本试验中,大口黑鲈养殖产品均匀度最高的为次低密度的A2组,最低的为高密度组(A5组),二者间差异显著。总体上,产品均匀度随养殖密度的提高而下降。这一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是提高产品均匀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过低的密度将影响养殖水体的利用效率,因而适宜放养密度的筛选仍然是鱼类养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3.3 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大口黑鲈适宜养殖密度的选择
养殖密度是影响养殖水体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15]。一般情况下,低密度养殖时,鱼类能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较充足的饵(饲)料资源和溶解氧条件,生长较快,但过低的养殖密度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饲)料资源,养殖产品产出较低。高密度养殖有助于提高养殖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但与之相应的高投饲量和高溶解氧需求,以及摄食鱼类的高排泄量和残饲剩饵的沉积、分解等,会加速水环境恶化,导致养殖对象发病几率增加,产品个体小、均匀度低,不能实现应有的养殖效益。适宜的养殖密度有助于在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饵(饲)料资源的同时,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研究表明,点篮子鱼(Siganusguttatus)养殖密度为4.95 kg/m3时,其生长优于养殖密度为2.8 kg/m3时,而当养殖密度高于4.95 kg/m3时,鱼对生长空间和饵(饲)料的竞争加剧,且因互相避让和调节生理功能增加了能量消耗,影响了生长,其特定生长率和体质量增长率等均呈下降趋势[16]。
在本试验条件下,当大口黑鲈养殖密度为65尾/m2时,体长日增长率、体质量日增长率、单位面积产量和体质量均匀度均为最高,与其他试验组相比,体长日增长率提高了10.1%~92.3%,体质量日增长率提高了7.1%~148.3%,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11.1%~24.5%,产品均匀度提高了12.7%~196.3%。基于生长性能及养殖效能的综合评价,65尾/m2为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大口黑鲈商品鱼养殖较适宜的养殖密度。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