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东虾苗过度检测现象:检测机构是裁判,都在自说自话?!
近日,虾苗的过度检测成了如东区域各苗场的热门话题。
“现在检测像抽奖一样,不同的检测机构结果差别特别大”一位苗场师傅这样调侃。
“存在弧菌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但现在养殖户被检测引导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
检测本来是对行业非常有帮助的事,但当检测被过度商业化,其合理性似乎又变得值得商榷。
养殖户对虾苗的过度焦虑让选苗变得困难,虾苗场好苗卖不出去,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
小编在此总结了一些目前检测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在平时交谈中,业内人士提出的一些建议。
问题1 对检测结果的不正确引导
目前争议最大的便是对于数据的解读问题。
今年下半年,副溶血弧菌的检测成为了各机构的重点业务,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项目。
虾苗携带少量的副溶血弧菌属于正常现象,对虾苗的健康和后期养殖不会有影响。 检测机构只负责出定量数据, 却缺乏对数据的正确解释和引导,无形中制造了焦虑。 而养殖户对检测的理解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非常容易被误导。
( 如东南美白对虾协会对副溶血弧菌的说明)
且不同检测机构对数据的解读不同,有的机构表示,少量的副溶血弧菌不会对养殖有影响,有的机构则笼统地表示“越少越好”。
但没有人能明确得给出科学的范围, 究竟怎样算少,怎样算多,虾苗是否合格该如何界定?
但这也并不主要是检测机构的责任,这就要关系到目前检测行业内的第二个问题:缺乏行业标准。
问题2 缺乏检测的行业标准
1、检测数据是否合格的判定标准
行业标准的缺失,就好像裁判缺失了判断准则。
有苗场老板这样说:“现在检测机构都是裁判,但裁判好像都在自说自话”,确实也是个幽默又形象的说法。
包括总菌、弧菌、副溶血在内,都是目前标准比较模糊的几样指标。目前大家做的都是单纯的定量工作,却没有对数据进行解释。
“应该出台个行业标准,低于这个标准的,可以按照划横杠的标记方式代替定量数据,而高于该标准的,可以标出定量的数据,这样不仅不会导致拿苗焦虑,还能起到筛选合格虾苗的作用。”某业内人士这样建议。
而这样的标准该由谁牵头做,能否达到真的的权威作用,又会是新的问题。
2、关于检测机构资质的标准
目前检测机构越来越多,但并不是每一个机构都具备专业化程度。如何界定一个检测机构的数据是否有权威性?
这里面不仅仅是仪器和试剂的问题,检测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样品的存放方法、实验室是否规范、检测资质是否具备等,每一个步骤的偏差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也许也是同样的虾苗,不同地方检测结果天差地别的原因之一。
问题3 机构的操作是否规范
有苗场技术员这样说:“有的检测机构现在一天上百个样品,中午送过去,下午才出结果,且 检测样品包就随意地扔在地上,天那么热,放几个小时弧菌都长起来了。”
且正常的PCR检测实验,往往要做三次平行组实验,单次的检测很难排除误差导致的极端数据。
一个苗场老板提到一个案例:“有一次检测副溶血弧菌,同样的苗池,有的检测机构测出来只有几个,而有个机构测出来有几万个,同池苗差别能有那么大吗?”
检测数据的弹性之大目前已成为常态 ,许多苗场为了保证苗种品质,常常在标苗过程中多家送检,避免漏检。但在出苗前,由于不当检验,被“冤枉”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做?
苗场方面
在如东这样的高竞争环境下,大部分的苗场非常自律,可以做到严格检测,许多苗场表示一个标苗周期内至少三次检测。
过度检测和不当引导让不少苗场叫苦不迭,状态非常好的苗,因为几个副溶血弧菌的数据被客户退苗的事情时有发生。面对洪水猛兽,苗场需坚守底线,不能为了压数据使用抗生素。
养殖户方面
检测当然是有必要的,在检测时应选择有一定资质和检测能力的机构,关注数据的同时不要忘了关注虾苗本身,从活力、状态、试水情况等来多方面判断虾苗品质,而不是比谁的弧菌少。
弧菌的数据是并不是绝对的,当总菌高时,弧菌的检测数自然会高。不要为了比数据而错过了好苗。
检测机构方面
应提升并保证自身的检测资质和操作水平,加强对大家的正确引导,不能为了业务量制造焦虑。
协会或科研机构方面,应加强行业内的正向引导,推动及出台检测行业标准。在加强检测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不得不说,分子检测推动了如东对虾养殖的进步和发展。但它的面前仍摆着不良引导、不规范和缺乏标准这三个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仍道阻且长。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