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养殖的3种盈利模式探讨分析
黑斑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俗称青蛙、田鸡,学名黑斑侧褶蛙,是我国重要的两栖经济动物之一。自从黑斑蛙人工养殖实现全程饲料投喂,养殖区域以最初的四川、湖南等少数几省为中心向全国各地快速扩张。2012-2017年,黑斑蛙养殖面积从300亩发展至近4万亩,亩产量也在逐年提高。然而,当下的黑斑蛙养殖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市场局部供过于求、病害频发、价格低迷等,严重阻碍了黑斑蛙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规避以上养殖问题是实现黑斑蛙养殖盈利的关键。2018-2019年,笔者调研、走访了多个省市的养殖场地,对实现盈利的养殖场地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3种盈利养殖模式。
一、养殖模式
1.早蛙模式
2月底至3月初每亩投放蝌蚪8万~10万尾,经过110~120天的饲养,生产500千克以上的成蛙,赶在7月初将商品蛙以高价位卖出。早蛙模式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孵化棚和食台棚的应用,孵化大棚的恒温系统可有效解决2-3月温度过低影响受精卵孵化的问题。在南方地区,4月以后即开始了梅雨天气,而此时正是早蛙登陆驯食期,雨水会严重影响黑斑蛙的摄食。食台棚的使用可以做到养殖期全天候投喂饲料,不受雨水影响。
早蛙模式的优点在于养殖周期短,可以快速回流资金,同时避开了8-9月的高温季节,减少了病害发生的风险。不足之处在于前期需要配套孵化棚和食台棚等基础设施,增加了场地建设成本。对于长江以北地区,上半年雨水较少,可不采用食台棚。该模式适合可以做到“育养分离”的场地。
2.高产模式
4-5月每亩投放蝌蚪苗20万尾左右,经过180天的饲养,至10月卖商品蛙,亩产可达1250千克以上。高产模式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高温季节的科学喂养管理。研究证实,水温32℃以上时,黑斑蛙摄食率降低、活动明显减弱,生长速度放缓;温度超过35℃时会导致黑斑蛙陆续死亡。不少养殖户为了加快黑斑蛙的生长速度,在高温季节过多投喂饲料,这样不仅违背黑斑蛙的生长规律,而且会加重黑斑蛙肝肠负担、降低黑斑蛙抵抗力,进而导致肠炎、歪头等疾病的发生。因此,高产模式在高温季节应做到“三防三控”,即防寄生虫、防肠炎、防歪头、控温、控料、控水质,其中控料是关键。至降温后,足量投喂,使蛙快速催长。
高产模式的投苗时间在4-5月,此时正值黑斑蛙繁殖旺期,该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苗种充足、价格相对便宜,而且无须建造孵化棚和食台棚,降低了前期场地建设成本。但是高产模式较早蛙模式延长了养殖周期,风险相对增加,需要精细化管理。这种模式适合资金相对较少、可以做到精细化管理的3~10亩小型场地。
3.越冬错峰模式
该模式为高产模式的进阶版,当年生产的成蛙经过越冬管理,赶在第二年端午节出售大规格商品蛙,养殖周期为450天左右。按照往年市场行情,黑斑蛙最高价会出现在春节和端午节前后。越冬错峰模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越冬后的成蛙可经过短期的二次饲养,于端午节高价卖出,达到效益最大化。但是,该模式的短板则是黑斑蛙需要越冬。黑斑蛙在越冬期间不但有自然损耗,第二年出洞还需要二次饲养,无疑会增加饲养管理的难度。该模式适合于资金雄厚、养殖技术成熟的中大型养殖场。
二、养殖建议
目前,对于黑斑蛙养殖行业,实现盈利的最大困难并不是产量问题,而是选择养殖模式的问题。现阶段而言,黑斑蛙的消费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并没有完全打开,市场消费容量有限。一味追求高产在短时间内定会造成产能过剩,影响最终效益。
早蛙模式、高产模式以及越冬错峰模式在养殖管理、产出及销售等环节略有不同,各具优势和劣势,养殖户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养殖模式。一般建议小型的家庭式养殖场地以高产模式为主,中大型场地以早蛙模式和越冬错峰模式为主。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