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春季投苗必看的养殖管理方法,可使苗种成活率达80%以上
随着一批批虾苗的捕捞上市,各地虾农都在忙着往塘里投苗,但多数虾农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虾苗存活率低,那究竟该如何科学地投放虾苗呢?
投苗前准备工作要扎实
投苗前:清除野杂鱼,防除青苔,改底,彻底解毒,肥水培藻,检测水质。
①种植水草,水草要求根白活力好,种植面积占塘面的1/4左右为宜,并于投苗前15天杀草虫(避免投苗后水草被虫吃掉)。
②检测pH值(7.5~8.5),氨氮浓度低于0.5ppm,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05ppm,硬度在180~300ppm之间,不达标要调好水质。镜检藻相,以绿藻、硅藻为主的藻相为好。
③透明度要求30-40cm,以能隐约看到水草为准。
④暴雨天气、闷热、低气压天气不投苗。
虾苗规格与投放密度有讲究
①投放规格100头/斤,投放密度建议50~60斤/亩。
②买的苗子不是规格越大长得就越快,多数情况下小苗比大苗生长快。60头/斤的大规格虾苗有可能已经脱壳多次,生长慢,饵料系数高。
识别虾苗好坏有妙招
①苗塘环境好没死虾
②活力好,壳亮色青,大小均匀
③无断肢,无断顺,尾扇无水泡
④虾壳上无附着物,如纤毛虫青苔 黑垢等
⑤腹部大血管呈深蓝色且不间断
⑥肠线黑像蚯蚓,无白肠蓝肠现象
⑦鳃丝干净腹腔无积水
⑧胃有食、肝黄嫩不散不肿
小指南:虾苗来源越近越好,自己的苗塘(旁边)需在转苗前做一个流程,即:改底、解毒、补钙、培光合细菌、培小球藻和拌喂免疫增强剂。
投苗方法
①投苗前两小时全池泼Vc+葡萄糖(剂量依据水位),投苗区多泼。
②苗子到塘口后将苗筐放于水泥地面或彩条布上,三分钟后将苗轻轻地分散倒于浅水区。大量投苗(700斤以上)不宜在水箱或船上用药物泡苗,水越泡越浑浊,且虾苗会缺氧,导致存活率低。 在岸边浅水区泡两分钟拿起来放岸上两分钟反复泡苗几次的投放方式也不好,且还会把岸边水会搞浑。
③当天喂料,投喂蛋白含量为30~36%的小颗粒饲料,观察放置台吃食情况后增减投料量(不投料会导致虾苗爬塘夹草浑水争斗,降低虾子抵抗力)。
④乳酸菌拌食两三天后开始拌喂免疫增强剂,如黄芪、板蓝根+Vc,或虾青素(壳寡糖)等,拌食三四天后进入日常管理模式。
小指南:投苗要一次性投足,卖完一批后再养下一批,这样易于防控病害。
池塘水草上的“白虫”竟是它们!
很多养殖户能在池塘边的水草上能看见许多如下图所示的凝胶状像虫子一样的东西,它们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将采集到的样品置于显微镜下,能清晰地观察到这些其实就是平常我们所见的螺的卵,以圆田螺和萝卜螺最为常见,它们常将水草植物作为产卵附着地,孵化后也经常攀附其上面。那么,螺类长时间附着对水草生长有没有影响呢?它们在池塘里又扮演了什么角色?本期小编讲为您一一揭晓~
分类及分布
螺属于腹足纲,大部分淡水腹足类的贝壳为右旋,外形呈陀螺形、圆锥形、塔形或耳形;少数为左旋,如膀胱螺等。大部分螺类用鳃呼吸,营底栖生活,小部分螺类可用“肺”呼吸空气,称肺螺类,能营两栖生活。螺类种类繁多,海淡水均有大量分布,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螺类的栖息场所主要包括:①潮湿地区、水位变化区,如钉螺等;②沟渠、池塘、水稻田,如田螺科、椎实螺科、扁卷螺科等;③水面广,水生植物繁茂的湖泊,如黑螺科、田螺科等;④江、河流水地区,如田螺科等;⑤水流较急,底泥多为砂、石底的山区溪流,水质瘦,清澈透明,水温较低,如黑螺科等。
生活史
螺生活史分为卵、幼螺和成螺三个阶段。螺年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螺和幼螺形态越冬。成螺于4月中旬开始交配产卵,到11月上中旬后停止产卵,开始进入越冬状态。
雌螺不在水中产卵,产卵时爬到离水面15厘米以上的池边干燥处,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或者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并黏附,常夜间产卵。一只成熟的雌螺,一般每隔5~10天产一次卵,卵块为粉红色,每次产卵时间为20~90分钟,产毕缩回腹足,回落水中。
螺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水温28℃左右时,活动最为频繁,生长最快,夏季水温高34℃也能正常生长;但当水温降到12℃以下时,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水温8~10℃便开始“冬眠”。
食性
螺的口腔内具一口球,上具一齿舌,齿舌上有多列整齐规则的小齿,齿舌可以伸出。腹足类的主要摄食方式是刮食。当腹足类遇上合适食物时,即张开颚,伸出齿舌并刨刮食物,随即口球收缩,颚闭合。
螺主要以有机碎屑和藻类为食,其中摄食有机碎屑的比例为55.6%—89.1%。其中,水草上常见的椭圆萝卜螺和尖膀胱螺还可牧食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苦草、罗氏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
作用
有研究学者提出螺—草互利共生假说:螺类取食附生藻类,其活动对附生藻类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及种类组成均具有强烈的影响,同时对附生藻类的取食加快了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率,降低了附生与宿主植物间的营养及光竞争强度,因而对宿主植物有利。宿主植物则为螺类提供食物来源附生植物,也为螺类提供了逃避捕食者的避难所、产卵基质以及到达“水—气”界面的通道以及除去有毒的氨。
螺类在水质净化上也有一定的作为,大量的研究表明,腹足类对污染水体中的藻类、有机碎屑、无机颗粒物具有较好的消除效果;在水族箱中铺上池塘底泥后加注池塘原水,按照一定密度投放铜锈环棱螺,发现可显著去除水体中的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化学耗氧量,有利于水体环境的改善。
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大多数养殖户对螺类的数量及规格并没有严格把控,导致养殖池里的螺类与贝类繁殖泛滥,过多的螺类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养殖池的生态平衡。
例如中华园田螺和椭圆萝卜螺会啃食水生植物,对水生植物形成大量且持久的牧食压力,危害水生植物生长;池塘存在大量螺时,其利用底泥和浮游生物、消耗养分,池塘难以肥水或肥水后快速衰败,并且螺类占据池底的生态位,影响底栖动物的生存和生长;而且不少寄生虫的中间寄主为螺类,如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危害养殖动物和食品安全。
所以螺类作为生态沟渠净水系统的一个构件,在生产实践中有好有坏,适量的螺类对于清除有机碎屑、藻类等可能增加水体有机负荷和引起水华的物质有一定的作用,但过多的螺类不仅会破坏养殖池的生态平衡,而且携带寄生虫,危害养殖动物和食品安全。
如果池塘里的螺能够与细菌、高等水生植物及其它大型底栖动物、鱼类等生态沟渠净水系统的其它生物构件合理地配置,通过适时放养和利用保持其在系统中的数量,将能从稳定生态系统的层面上发挥净化水质的作用。
文章来源
[1] 刘月英,张文珍,王跃先等.中国经济动物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6-9.
[2] 刘建康。高级水生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41-254.
[3] 屈铭志,屈云芳,任文伟,等.铜锈环棱螺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机理研究[J]. 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49(3) : 301-308.
[4] 朱苗骏,柏如法,张彤晴,等.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对水体环境影响效果的研究[J]. 淡水渔业,2004,34(6) : 31-33.
[5] Bronmark C.Interactions between epiphytes, macrophytes and freshwater snails: areview [J]. Journal of Molluscan Studies, 1989,55: 299-311.
[6] Zhu JY, Lv KH, Liu XS. Can the freshwater snail Bellamya affect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and water quality [J]. Hydrobiologia,2013,707: 147-157.
[7] Reavell P. A study of the diets of some British freshwatergastropods [J]. Journalof Conchology, 1980,30: 253-271.
文章来源:授渔水产 供稿 | 郝想军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