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方法

发表时间:2022/03/24 06:13:04  浏览次数:1154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1、流行情况及发病特点    

每年春季3~5月份及秋季8~10月份为流行季节,以秋季8~9月份最流行;发病特点为急性、暴发性、大批量的死鱼,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发病3~5d内,死亡率80%~90%,甚至可达100%。当水质恶劣变化,pH值低于6.5时极易引起暴发流行,且在发生过该病的水域,第二年养殖鲢鱼也易复发流行。 

2、水质环境 

水质清瘦、水色灰白、透明度30cm以上,pH值6~7之间,水中浮游植物稀少,有机碎屑多,浮游动物多,其中以轮虫占优势。 

3、病症 

常出现"暗浮头"现象。发病初期,鲢鱼常浮于水面下10cm缓慢游动,对人影反应灵敏,病情严重时则反应迟钝或无反应,表现木纳,昼夜浮头,白天太阳照射也不下沉。 

外观检查:

刚死或即将死亡的鲢鱼,鳃盖外表粗糙无粘膜,鳃盖内膜有血丝,颌下部有条状或散点状红斑,嘴唇外突呈紫色,臀鳍基部发红,尾鳍有白边无粘液,严重的有蛀鳍。剪去鳃盖骨,可见鳃片红肿,粘液增多,鳃丝乌紫分瓣呈木梳齿状分离,表面有一层蓝白色光膜。网状鳃耙布满红色血点,严重的呈灰白色并腐蚀成缺刻。解剖病鱼腹部,可见胆囊、肝、肾颜色变淡,肿大易碎;肠道内无食物,但充满粘液;肛门膨大红肿。 

镜检:

鳃丝外部附一层白色的薄膜,有波峰状孢子群,鳃小片末端红肿,有血窦,压破后有大量单体微孢子虫出现。腹腔内大量积水,且有溶血现象。 

4、预防措施 

彻底清整消毒,冬季捕完鱼后,清除水库底过多的淤泥,并进行曝晒。雨季来临前的3~4月份,趁水库水位较低、水体较小,可用生灰石25~40g/立方米进行全池泼洒。对发生过该病的水库,7天后最好再用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强力消毒剂进行虫病一起发生,因而在每年4月底以前,还需用双效灵0.03g/立方米加硫酸铜0.3~0.4g/立方米全池泼洒或硫酸铜0.3g/立方米加0.5g/立方米晶体敌百虫进行泼洒。 

5、治疗方法 

用暴血平20~25mg/亩进行全池泼洒,半小时后再用硫酸铜0.4~0.5g/立方米全池泼洒,隔天再用暴血平全池泼洒,以加强疗效。 

每亩用漂白粉1.5g/立方米、食盐1.5g/立方米、尿素0.75g/立方米、敌百虫0.6g/立方米四合剂混合溶化后全池泼洒,3天内2次。 

每亩用二溴海因0.25~0.30g/立方米连续泼洒2d,病情较重时可间隔2d后,再用0.3g/立方米强克101(超碘季胺盐)泼洒1次。 

6、注意事项 

用药时水库水体的体积应计算准确。误差要求在10%以内,可依据水库高程与库容曲线图(表)确定库容量。 

用药方法要科学。外用消毒药的用量可根据水质肥瘦、水温高低来调节,但不得超出常规用量的20%;施用时一定要泼洒均匀,并在深水区多用药,既要保证用药效果又要防止因用药不当而产生药害,避免死鱼事故的发生。泼洒硫酸铜后,还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防止缺氧。一次彻底消毒,用量均为0.3~0.4g/立方米。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放养。鱼种下塘前用2%~3%的食盐水或15~20g/立方米的高锰酸钾药浴10~15min。 

鱼病流行季节,定期用20~30g/立方米生石灰、二溴海因或三氯异氰尿酸0.3~0.4g/立方米进行全池泼洒。由于鲢鱼暴发性出血病常与寄生。

  (作者:李保民 唐保华 李彦青)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