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爬鮡人工繁殖技术
黄石爬鮡人工繁殖技术
甘维熊,邓龙君,曾如奎,刘小帅,李天才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51)
石爬鮡俗称“石爬子”,隶属鲇形目、石爬鮡属,有青石爬鮡和黄石爬鮡两种,主要分布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等干支流,其中青石爬鮡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类、黄石爬鮡为四川省重点保护鱼类。其体表无鳞、无肌间小刺、肉质鲜美,为重要的经济鱼,每千克可高达2 000 余元。由于石爬鮡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对环境要求高、人工驯养难度大。长期以来,野生资源被严重非法滥捕,石爬鮡野外生存状况堪忧。当前,国内有多个水电站的鱼类增殖放流站都将石爬鮡作为中远期放流对象,笔者所在单位于2012 年就开始了黄石爬鮡人工驯养的研究,并于2019 年人工繁殖成功,在此将黄石爬鮡人工繁殖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亲鱼暂养 2019 年在四川雅砻江杨房沟至锦屏江段收集到野生黄石爬鮡150尾,用氧气袋充氧运回雅砻江锦屏·官地鱼类增殖放流站,放入黄石爬鮡人工驯养池内(6 米×4 米×1.5 米,仿生态布置)。从第2 日开始,连续3 天用浓度1%的食盐水浸泡消毒30分钟。
2.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置A、B、C 3个组,每组按雌雄1∶2 配比,各组雌雄亲鱼分别为5、10 尾,试验鱼置于车间内的培育缸中(玻璃钢材质,直径2 米、高1 米),缸底随机摆放5~7 块不规则的天然河道圆润卵石,从缸体边沿斜向进水,保持缸内水体形成环流,水深维持在30 厘米左右。
3.人工催产与授精 A组催产药物组合为LRHA210微克、HCG 500单位、PG 2毫克;B组为LRHA210 微克、PG 2 毫克;C 组仅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采取背部肌肉两针注射法,第一针注射剂量为总剂量的30%,间隔48小时后注射第二针;雄鱼剂量减半。A组自然受精,B组人工授精。
4.人工孵化 孵化框(70 厘米×50 厘米×40厘米)置于车间尤先科孵化器内,保持框底到水面的水深20 厘米,淋水孵化。孵化用水为雅砻江支沟水,溶氧≥8.0毫克/升、pH 7.5、孵化水温保持在(16.0±2.0)℃。
5.数据采集与处理 测量黄石爬鮡亲本的全长、卵径、初孵仔鱼全长;称量黄石爬鮡亲本体重、卵重;计算催产率、性体指数、体重相对生殖力。所有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 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人工繁殖 黄石爬鮡人工催产结果见表1。试验表明A 组5 尾雌鱼都成功产卵,效应时间为59.4~94.8 小时,尽管雄性黄石爬鮡具有明显的生殖突,雌性黄石爬鮡腹部膨大(图1),但没有发生自然授精;而B组1尾成功产下卵块,催产效应时间为47.8 小时,实施人工授精,该卵块成功受精;C组未产卵。
图1 雄黄石爬鮡的生殖突(左)和腹部膨大的雌黄石爬鮡(右)
2.繁殖生物学特征 雌鱼产出的卵呈金黄色,通过透明胶质相互连接,形成1个卵块。卵块充分吸水后重量最大能增加3.67 倍,此时卵粒圆润饱满,卵径(4.1±0.2)毫米;胚胎孵化历时181.2~191.7小时,孵化积温2 899.2~3 067.2小时·℃,初孵仔鱼全长(0.88±0.16)厘米。黄石爬鮡的个体繁殖力见表2,性体指数为13.74%~17.72%;绝对生殖力为347~579粒/尾;体重相对生殖力为4.1~7.3粒/克。
表2 黄石爬鮡个体繁殖力情况
三、讨论
本试验中没有注射催产药物的C 组5 尾黄石爬鮡均未产卵,究其原因可能是在收集及之后的人工驯养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交通运输、生活环境条件改变,对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生理应激,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致使不能排卵。但本试验中A、B 组采取人工注射催产药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分泌性激素的不足,催产率达60%。
在本试验中采取自然授精的卵子均未受精,而人工授精组则成功受精,说明在本试验人工环境条件下采用“杀雄取精”的方式开展人工授精对人工繁殖是极其重要的,这与黑斑原鮡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报道是一致的。自然受精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本试验提供的人工环境要素不满足雄性黄石爬鮡自然受精的需求,为此,还需进一步对黄石爬鮡产卵场进行野外调查,摸清自然繁殖时的水文、水质、底质等环境条件,并找出启动自然授精发生的关键环境因子,才能使黄石爬鮡在人工环境条件下自然繁殖成为可能,从而避免“杀雄取精”这种人工繁殖方式。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