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一年二次人工繁殖性能的比较

发表时间:2024/06/10 15:50:05  来源:水产养殖 2016年8期  浏览次数:2070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黄颡鱼一年二次人工繁殖性能的比较

叶金明1,吴康2,丛宁1,董同瑚3,颜慧1,孙龙生2

(1.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江苏扬州225003;2.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3.扬州市董氏特种水产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634)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价值高,颇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受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黄颡鱼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养殖鱼类品种之一。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1-2],全雄黄颡鱼的养殖正逐步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对许多鱼类人工繁殖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即使是一些一次产卵类型的鱼类,通过人工调控生态因子或强化培育,也能实现一年多次的人工繁殖[3]。尽管已有研究表明黄颡鱼为多次产卵类型的鱼类[4],但相关报道并不多见。鉴于此,为提高全雄黄颡鱼人工繁殖的效率,试验开展了对同批雌鱼一年二次人工繁殖的研究,并对二次人工繁殖之间的亲鱼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进行了比较,旨在为黄颡鱼人工繁殖提供参考数据,满足规模化人工繁殖的生产要求。

1 材料与方法

1.1亲鱼来源

父本为超雄鱼(性染色体为“YY”型),购自广东省佛山市水产研究所,年龄为3冬龄,个体体质量500 g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母本从该场养殖的商品鱼中择优挑选,年龄为2冬龄,个体体质量100 g以上,体型正常、体格健壮、体表光滑、无疾病、无畸形,体色黄黑间隔明显。

1.2亲鱼培育

1.2.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约4 700 m2,水深1.5~2.0 m,池底平坦,淤泥深少于20 cm,进排水分开,排灌方便,池塘土质符合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水源为三洋河水,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1.2.2亲鱼放养雌雄鱼分开单独饲养,在催产前的50 d进行分池培育,放养密度为0.3 kg/m2,每667 m2可套养规格200 g/尾的白鲢100尾,亲鱼放养前用2%的食盐+1 mg/L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15 min。

1.2.3饲料投喂投喂的饲料为黄颡鱼专用膨化饲料,每天晚上投喂1次,投喂地点在固定饵料台内,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0.3%~1.0%,并根据天气、水温和吃食情况适时调整。

1.2.4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巡塘各1次,观察天气、水质变化、亲鱼活动和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在4 mg/L以上,防止亲鱼浮头,催产前的一个月每隔5~7 d换新水1次。保持池塘清洁卫生,发现鱼病,及时治疗。

1.3试验方法

同批亲鱼在同一繁殖季节进行二次人工繁殖,两次人工繁殖催产的间隔时间为45 d。每次人工繁殖各催产3个批次,每批次催产雌鱼4 000尾,间隔5 d催产1批。测定并记录各催产批次的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

1.3.1人工催产催产池采用内壁贴有瓷砖的水泥池,面积5 m2,池深0.6 m。雌鱼放养密度为20 kg/ m2,要进行微流水和充气增氧,溶氧保持在5 mg/L以上。催产池遮光避阳,周围环境安静。

催情激素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参考罗双玉、骆小年等的研究[5-6],每千克鱼用LRH-A2(25~40 μg)+DOM(5~9 mg)+ HCG(1 000~1 800 IU)。根据性腺发育的成熟度、水温和肥满度调整,用0.9%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注射量为0.5 mL/尾。分2次注射,第一次单独注射LRH-A2总剂量的1/2,第二次注射其余的剂量,注射部位为背鳍基部,针距视温度而定,间隔时间为10~18 h。

1.3.2挤卵授精达到预计效应时间后,解剖超雄鱼,取出精巢,称重后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精子保存液研磨,研碎后用孔径0.25~0.35 mm的金属筛网滤去残渣,每克精巢用50 mL的精子保存液稀释后避光保存待用。

达到预计的效应时间后,每隔30 min检查一次雌鱼。检查时,挤压雌鱼腹部,卵粒能顺畅流出时,即可采卵。采卵时擦干雌鱼体表水分,一只手抓住鱼的头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压住鱼体腹部从前向后挤压,将卵挤入干燥的不锈钢碗中,注意不要有水带入卵中。采集的卵每20 min人工授精一次,每500 g卵取稀释后的精液5 mL,放入到200 mL浓度为0.4%的生理盐水中,均匀搅拌1 min,再加入经过滤后的黄泥水脱黏,然后将受精卵倒入到孵化池孵化。

1.3.3孵化管理孵化缸为水泥混凝土结构,内部形状为上半部圆柱形(口径为0.65~0.70 m,高度为0.2 m)、下半部为圆锥形。水从底部进水口进入,流量通过阀门调节,从上面溢水口溢出。微流水孵化,孵化密度为100万~120万粒/缸。

1.3.4卵黄苗暂养在水温23~30℃时,仔鱼要经过48~70 h孵化出膜。出膜后10 h左右,用虹吸管将卵黄苗转移至暂养池,暂养池为方形水泥池,四壁及池底贴有瓷砖,面积25 m2左右,水深0.5~0.6 m,微流水和充气增氧,放养密度为10万尾/m2。经过2~3 d暂养,待卵黄囊消失,将鱼苗转入池塘培育。

1.4测定指标及统计分析

测定指标包括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等,计算公式如下:

产卵量(粒)=产卵重量(g)×每克卵的卵粒数量

受精率(%)=受精卵/产卵量×100%

孵化率(%)=孵化出膜的卵黄苗数/受精卵粒数×100%

出苗率(%)=出池鱼苗数/孵化出膜的卵黄苗数×100%

试验结束后用EXCEL整理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显著水平设定为P<0.01。分析结果以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Means± SD)。

2 结果与分析

同批亲鱼一年二次人工繁殖的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的试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第一次人工繁殖的产卵量虽高于第二次人工繁殖的产卵量,但无统计学意义差异,两次人工繁殖之间的孵化率也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然而第二次人工繁殖的受精率高达83.33%,比第一次人工繁殖的受精率高出15%(P<0.01);出苗率方面,第二人工繁殖的出苗率高达95.00%,显著高于第一次83.33%的出苗率(P<0.01)。

表1 黄颡鱼二次人工繁殖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比较

3 小结

在硬骨鱼类中,环境因子与其生殖周期、排卵和产卵密切相关,外界因子通过外感受器把兴奋或抑制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而控制脑垂体激素的分泌,刺激或抑制性腺细胞发育成熟、排卵和产卵[7]。研究表明,对鲤科鱼类,其主要环境暗示是光周期和温度的结合,对性腺发育和排卵的调节取决于光照持续时间、温度高低和在性周期中的位置[8]。这在许多鱼类的人工繁殖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也得到证实,通过亲鱼培育过程中环境因子的调控或强化培育,即使是典型的一次产卵类型的鱼类,如草鱼、白鲢和翘嘴鳜等,也能实现一年多次人工繁殖[9]。该试验的结果表明,黄颡鱼属分批产卵类型的鱼类,通过强化亲鱼培育,黄颡鱼也能够实现一年二次人工繁殖,在提高亲鱼利用率的同时,也延长了繁殖周期。至于环境因子与黄颡鱼产卵周期的调节关系,以及调控措施对黄颡鱼人工繁殖次数的影响,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将有利于提升人工繁殖的效率。

鱼类人工繁殖大体可分为亲鱼培育、人工催产、授精和孵化4个基本过程,除了受水温、溶解氧、pH值和水流动等外在因子的影响外,性腺成熟度和精卵质量等内在因子起主导的作用[10]。通过对试验两次人工繁殖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结果对比表明,多次人工繁殖,不会影响黄颡鱼的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试验中观察到第二次人工繁殖的卵粒大小比第一次更加均匀,卵粒之间的成熟度更加一致,且第二次人工繁殖的水温高而稳定,这可能是影响两次人工繁殖受精率和出苗率的主要因素。因此,生产实践中,通过亲鱼培育提高成熟度和精卵的质量,提高催产率和受精率,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温度、溶解氧和pH值等生态因子使胚胎发育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孵化率和出苗率。

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通过强化黄颡鱼亲鱼培育,对雌鱼实施一年二次人工繁殖是可行的,在提高亲鱼利用率的同时,也延长了繁殖周期,提升了黄颡鱼人工繁殖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卫民.黄颖鱼的规模人工繁殖试验 [J].水产科学,1999,18(3):9-11.

[2]王卫民,严安生,查金苗,等,黄颗鱼两种人工繁殖方法的比较研究[J].淡水渔业,2002,32(2):7-8.

[3]杜金瑞.梁子湖黄顺鱼的繁殖和食性的研究[J].动物学杂志,1963(2):74-77.

[4]王令玲,仇潜如,邹世平,等.黄颖鱼的生物学特点及其繁殖和饲养[J].淡水渔业,1989(6):23-25.

[5]罗双玉,夏维福,刘良国,等.黄颡鱼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试验[J].水产科学,2001,20(6):15-17.

[6]骆小年,赵兴文,田江,等.黄颡鱼规模化人工繁殖生产技术研究[J].水产科学,2010,29(2):106-108.

[7]温海深,林浩然.环境因子对硬骨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及其排卵和产卵的调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1):151-155.

[8]林浩然.硬骨鱼类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及其调节机制 [J].水产生物学集刊,1982,7(4):551-562.

[9]邢九保,王宏华,卢文轩,等.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l,29(4):554-555.

[10]张国强,骆小年,李勃.黄颖鱼人工繁殖关键技术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0,15(4):293-299.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