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细鳞鱼的繁育效果
不同年龄细鳞鱼的繁育效果
马瑞祥 王茂林 文逊智 刘钢 李洪明 孟照勇
细鳞鱼(Bachymystax lenok Pallas) 是我国鲑科鱼类中的优良品种,也称细鳞鲑,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是一种产于我国北方的大型冷水性鱼类,分布于中国、朝鲜、俄羅斯、蒙古和欧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北、山西、新疆、甘肃、内蒙及秦岭等地,辽宁省辽河水系的太子河和浑河上游也有分布。实验用细鳞鱼为来源于桓仁雅河的野生细鳞鱼,经过养殖场培育而成。细鳞鱼生活于清澈的山泉、溪水,最高水温不超过20 ℃的水域。细鳞鱼是肉食性鱼类,以水中无脊椎动物、小鱼、小虾等为食,有时也捕食蛙类、浮在水面的昆虫。细鳞鱼主要分布于山涧溪水中,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和人为因素,细鳞鱼分布范围日趋缩小,细鳞鱼的资源量急剧下降[1-2]。当前国家对细鳞鱼自然资源保护高度重视,同时养殖业迫切需要开发高档的新品种,因此急需突破细鳞鱼人工繁殖和养殖等方面进展缓慢的局面。
随着市场对细鳞鱼需求的增加,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已开展了繁育与养殖工作。据文献可知[1,3],我国细鳞鱼人工繁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于其繁殖的研究还需要提高,关于亲鱼繁殖年龄的报道还很少,本研究分析了其不同年龄亲鱼的繁殖效果,对促进细鳞鱼繁殖工作很有意义,实验结果为细鳞鱼繁育工作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鱼
实验用细鳞鱼亲鱼取自本溪桓仁渔众不同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养殖场,为该场自行培育的人工养殖3~8龄的亲鱼(3~4龄,体长 26~36 cm ,体质量478.00~1 210.00 g;5~8龄,体长 46~68 cm ,体质量1 161.00~4 010.00 g)。
1.2 亲鱼的选择
选择3~4龄、5~6龄和7~8龄人工养殖亲鱼分别进行催产。细鳞鱼繁殖期间具有婚姻色,雄性体表明显变黑并带有红斑,雌性腹部膨大松软、生殖孔突出、红肿。
1.3 亲鱼暂养
春季将性成熟的亲鱼集中放入池中,雌雄比例为1∶1.2。调整进水量,保持溶氧在5 mg/L以上,水池加盖网防止亲鱼跳出。水温达到6~7 ℃时催产亲鱼,本溪桓仁养殖场2018年1-10月份的水温变化见图1。
1.4 精子的活性与检测
亲鱼提前挤精液镜检观察精子的活性,包括镜检精子的激活率和活力,方法是使用针头在载玻片上涂抹少量的精液,在显微镜40×10倍下,在精液上滴一滴清洁的水,用针头快速搅拌后观察。观察并记录精子的激活、精子运动状态,激活率=运动精子数量/精子总数×100%。
早期细鳞鱼亲鱼进行药物催产,所选药物为HCG+S—GnRH—A+DOM(药物为宁波激素总厂生产)。雌鱼每kg鱼注射剂量l mL,雄鱼减半。将雌鱼擦干体表水分,用人工挤压法将卵挤入盆中,雄鱼擦干体表挤出精液,立即加入卵中,加入生理盐水搅拌,再加入水搅拌1~2 min,然后静止2~3 min,用清水反复清洗受精卵2~3次后,加入清水静置约30 min,使受精卵充分吸水膨胀,并计算卵数。
1.6 孵化管理及鱼苗培育
受精卵的孵化水槽规格(25 cm×25 cm×10 cm),每个水槽放卵1万粒,流水孵化,保持DO 5 mg/L以上。3~5 d用50 mg/L福尔马林消毒1次,防治水霉菌。鱼卵遮光流水培育,早期孵化期间减少人为操作,以免影响受精卵发育。受精卵发眼后不再消毒,保持弱光,每天挑出死卵并计数,计算受精率、孵化率。
受精率=受精卵数/总卵数×100%。
孵化率=孵出苗数/受精卵数×100%。
破膜时捞出卵膜和死苗,防止排水孔堵塞和水霉菌滋生。按1万尾/m3的密度进行鱼苗培育。饵料采用活饵逐步向人工配合饲料过渡的驯化方式:1~7 d投喂水蚯蚓;7~14 d投喂水蚯蚓+配合饲料;14 d后投喂配合饲料。
1.7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用SPSS13.0软件进行生物学统计。
2 实验结果
2.1 亲鱼选催产效果
性成熟时细鳞鱼亲鱼从外观可以区分雌雄,雌性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突出、红肿,雄性体色发黑、体侧有大块暗红色斑点,生殖孔内凹,人工养殖培育的亲鱼体色有时不易区分,需要仔细检查。3~4龄细鳞鱼需进行药物催产;5~8龄亲鱼不经过药物催产也可产出。检查亲鱼发育状态,选择可以挤卵的亲鱼进行繁育,挤卵进行人工授精,结果发现,雄性亲鱼各个年龄组的精液均可挤出;雌鱼3~4龄需经过药物催产,只有少部分鱼可以达到产卵要求,需要继续培育1~2年,5~8龄雌鱼未经药物催产可以进行人工挤卵。
2.2 精子活性检测
细鳞鱼寿命较长,繁殖开始时间相对较晚,其精液质量不稳定,在人工授精时需检测其精液活性,实验检测4~8龄雄鱼,发现精液质量基本较好,激活率可达到80%以上,检测的雄鱼精液质量没有明显差异,个别3龄雄鱼精液激活率低于60%,影响授精效果。
2.3 繁殖指标和效果
细鳞鱼一般在3~4龄达性成熟,最小性成熟个体为3龄,雄性成熟率可以达到100%,3~4龄雌性产卵率率约40%,5~8龄产卵率超过80%。
人工养殖的亲鱼初产的产卵量较少,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大,产卵量逐步增加,7~8龄时达到高峰。3~4龄的亲鱼,平均产卵量较低,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较低,孵化率平均只有57.33%±946%;5龄开始,亲鱼的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较高,其中孵化率达到了70.43%±1506%,5~6龄亲鱼产卵量稍低于7~8龄,精子激活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差异不明显,主要是产卵率不稳定(见表1)。
3 讨论
3.1 不同年龄细鳞鱼亲鱼繁育效果分析
自然条件下,细鳞鱼在春季繁殖,水温达到6 ℃时开始产卵,卵沉性,有埋卵习性。人工养殖条件下亲鱼不能自然产卵,需要人工挤卵进行人工授精。研究发现完全依靠亲鱼自然成熟进行繁殖有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繁殖周期长、产卵不集中、成熟度不宜掌握,同时频繁的成熟度检查会影响亲鱼发育,造成一定的死亡率[1-3]。人工催产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催产率可以达到70%以上。
目前没有对不同年龄细鳞鱼繁育效果的研究。主要介绍繁育技术的报道较多,不过根据一些报道可知,细鳞鱼的繁殖年龄在3、4龄,养殖条件下3龄可以成熟,自然条件下4龄成熟,雄性比雌性早1年[2,4],很多研究主要受限于亲鱼的限制,没有合适年龄的亲鱼,本实验所在养殖场位于本溪桓仁,繁育细鳞鱼近10年,亲鱼的数量丰富,因此,我们选取了3~8龄亲鱼进行繁育效果的比较。结果发现,细鳞鱼7~8龄亲鱼的产卵量明显高于3~4龄的亲鱼,亲鱼的体重也较大,因此可以看出,7~8龄亲鱼的繁殖年龄比较合适,亲鱼可以从4龄开始使用,用到9~10龄,细鳞鱼是一种冷水鲑鳟鱼类,生长和发育速度相对较慢,存活年龄较长,自然亲鱼4、5龄才可以产卵,人工条件下生长速度加快,营养充足,但是低龄亲鱼的体重和繁殖效果仍然较低。
以往报道的多是低龄亲鱼的繁殖技术研究,且多数低龄细鳞鱼繁育效果较差,产卵率低、孵化率低。如张德隆等[3](2006)选用3~4龄细鳞鱼亲鱼,发现亲鱼成熟率普遍较低,40尾雌鱼仅有1尾鱼成熟采卵,只有1尾4龄雌鱼亲鱼采卵3 000粒,受精率较高98.3%,发眼率80%,孵化率95%,但上浮率较低,仅24%;同样刘希泰等[1]在2000年人工繁育细鳞鱼发现,4龄雌鱼占产卵亲鱼的66.6%,4龄以下的亲鱼没有产卵行为。产卵雌鱼只有6尾,获发眼卵2 600粒,上浮仔鱼1 970尾,上浮率为95.6%;唐敬伟等[5](2013)報道,选取3~4龄原产地乌苏里江的细鳞鱼雌鱼1尾,采卵总数约3 300粒,受精率97.9%,发眼率80%,孵化率95%,雌性多为 4 年,怀卵量 1 000~4 000粒,范围1 010~3 748粒。
只有白亚荣等[6](2015)报道低龄细鳞鱼繁育效果较好,其外购3+龄以上人工养殖的亲鱼300 kg,平均规格约0.75 kg/尾,雌雄比为3∶2。经人工注射催产药物后,有207尾细鳞鱼亲鱼能够产卵,催产率达到86.25%,受精率达到97.32%,孵化出上浮仔鱼苗518万尾,孵化率达到91.13%。
大部分研究均采用3龄和4龄亲鱼进行繁殖,一些研究没有报道具体繁育年龄,从重量推测也是采用4~5龄的亲鱼,目前没有直接报道年龄对细鳞鱼繁育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直接说明7~8龄细鳞鱼的繁殖效果仍然很好,说明细鳞鱼在繁殖生产中可以选择5~8龄亲鱼。
曹永芬等[4](2015)介绍人工养殖条件下,细鳞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雌性3龄,体重0.2 kg以上;雄性2龄,体重0.1 kg以上,推测最佳繁殖年龄是雌性5~8龄;雄性4~7龄。牟振波等[7](2013)报道结果与我们相似,人工养殖的细鳞鱼亲鱼初产亲鱼产卵量相对较少,产卵率低,随着鱼年龄、体重的增大,产卵量逐步增加,6~7龄时达到高峰,因其后续更换亲鱼,没有年龄再大亲鱼的介绍了。
3.2 不同年龄细鳞鱼精子活性分析
鱼类的精巢除了含有精液外,还存在很多其他物质,这些物质有些可以抑制精子活动,同时通过减缓运动强度来减少精子能量的消耗。这对促进精子的成熟和精子的储存有帮助。因此,雄鱼在繁殖季节可以不断地产出有活性的精子[6-7]。3~4龄细鳞鱼雄鱼性腺刚开始 发育,其精液质量不稳定,在人工受精时需检测其精液活性,镜检精子激活率对于生产具有指导作用,8龄雄鱼检测发现精液质量基本较好,激活率可达到80%以上,说明实验组中8龄鱼的繁殖性能仍然较高,细鳞鱼作为冷水性鱼类,寿命较长,繁殖开始时间相对较晚,一般亲鱼4龄开始使用,5~8龄进入高产期,9~10龄逐渐淘汰,这样亲鱼在繁殖上可使用4~6年,有利于苗种生产中亲鱼的高效使用。
实验做了精液保存的初步研究,在4 ℃时,12 h内精液激活和活性变化不大,24 h活性基本消失,因此繁殖时精液可以提前取出,但不能超过12 h,隔天的精液不能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希泰,曹杰英.野生细鳞鱼池塘驯养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淡水渔业,2000,30(12):3—6.
[2] 焦永发,孙锴,曹永芬.细鳞鱼的保护开发价值及繁养技术[J].河北渔业,2010(11):16-18.
[3] 张德隆,杜晓燕,张雅斌等.细鳞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J].淡 水 渔 业,2006,36(2):49-50
[4] 曹永芬,李壮,焦永发.细鳞鱼和花羔红点鲑在自然与人工养殖条件下繁殖习性的比较[J].河北渔业,2015(9):41-42.
[5] 唐敬伟,任 波.细鳞鱼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J].黑龙江水产,2013(1):2-6.
[6] 白亚荣,武二栓,宗振东,等.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 )人工繁育及大型水域放流增殖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5):101-103.
[7] 牟振波,李永发,徐革锋,等.细鳞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J].水产学杂志,2013,26(1):15-17.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