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生态养殖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盐碱地生态养殖技术进组分析和讨论。
一、我国水产养殖现状
1、缺乏科学的水产养殖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的数量及面积正在不断增加,但渔民的专业养鱼水平却不高,乱用、滥用药物的现象还常有发生。渔民安全用药的意识过于淡薄,相关部门对此的监督和指导较少,导致不规范的行为不断出现。在用药的过程中,渔民对药物的用途和药性没有进行了解,甚至不看说明书,对药物的剂量、给药方式、用药部位等模糊不清。加之平时不注意鱼病的预防,鱼类一旦发病,局面就变得非常难以控制。
2、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渔药发展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且从事专门研究的人才匮乏,缺乏最基础的理论研究。而鱼药的生产没有专门的机构,多是顺带着生产。由于缺少研究和实践上具体的数据,很多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风险,如毒副作用大、效果差、药物残留等问题。
二、盐碱地特性
盐碱土也叫盐渍土,包括盐土和碱土两种性质不同的土壤。所谓盐土,主要是指土壤内含有过量水溶性盐分的土壤,多属中性盐,呈碱性反应,pH值在7~8之间。盐害主要是由于钠离子(Na+)浓度过高引起的。盐土一般土壤剖面形态无显著构造,表土在干燥季节,特别是无植物生长处,常呈白色,甚至形成盐结皮。盐土可分为滨海盐土、洪结盐土、沼泽盐土、草甸盐土等。滨海盐土主要是受海水影响而形成的;盐土
和盐化土是由氯化钠、硫酸钠等中性盐组成,碱性不强。所谓碱土,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水溶性的碱性盐,呈较强的碱性反应,pH值在8.5以上。碱土土壤结构极坏,湿时泥泞,干时板结龟裂,造成植物出土困难。碱土有腐蚀性,能破坏植物细胞组织,危害植物生长。碱土组成以碳酸钠和生碳酸钠为主。
盐碱土中除盐土、碱土外,往往多是以盐土为主且含碱土,或以碱土为主且含盐土的混合盐碱土。盐碱地绿化中,园林植物不仅受到盐土、碱土的危害,而且还常常受到盐碱灌溉水的危害,如果浇灌碱性水、咸水,即使是良田也会变成盐碱土。通常,矿化度超过2g/L的水即为咸水,咸水会对植物产生盐害。此外,咸水中往往还伴有碱性水,不适合用来浇灌园林植物。
三、盐碱地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1、放苗前的水质调控
通过对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13项指标(水温、气味、水色、比重、pH、K+、Na+、Ca2+、Mg2+、Cl-、SO42-、碳酸盐碱度、矿化度)的测定结果,针对养殖区不同水质类型进行综合水质调控和管理(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等方面),维持良好的水域环境,减少病害发生。
2、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
水质调控的好坏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水质直接影响了养殖生物的生存和生长,要保持好的水质,关键是将水的温度、盐度、pH、碳酸盐碱度、营养盐因子和有益微生物等维持在合理的水平,避免出现“应激反应”造成对生物的伤害,导致各种继发性疾病暴发。水质调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水体浊度和黏度,控制适宜透明度。定期使用沸石粉等水质改良剂和水质保护剂,降低水体浑浊度和黏稠度,减少有机耗氧量。
(2)稳定水色,保持合理的藻、菌相系统。定期向养殖水体投放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促进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根据水色情况,不定时施肥。
(3)合理加水,视具体情况在初春后要注重养殖池塘的蓄水。放苗后,根据条件许可和需要补充新水。每次加水应控制在10厘米左右,以10天加一次水为宜,以改善水质,促使对虾蜕壳和鱼类生长。
(4)科学投饵,使用质高品优的饲料,合理投喂,避免劣质饲料引起有机质大量积累,导致池水污染。
(5)定期消毒,在养殖过程中应坚持7~10天使用一次消毒剂,减少水质中的细菌总数。注意消毒剂使用应和生物制剂错开5~7天使用,以免影响生物制剂的使用效果。
(6)合理使用增氧机。一般半精养模式4.5亩必须配备3千瓦增氧机一台,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增加。只有在养殖水体中保持较高的溶氧水平(5毫克/升以上),才可有效减少鱼虾的发病率,促进生长。
水产养殖从最开始的传统养殖法向着现代化、集约化以及高密度化发展,在水产养殖中,病害的威胁是养殖者最头疼的,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且延续性影响大。加强盐碱地生态养殖技术是提高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途径。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