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院士”别污了院士的名
到底是正常的学术荣誉还是灰色的商业交易?近日,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持续引发舆论质疑。综合各方报道来看,至少有三大层面的疑点待解。
一是入选者年龄创纪录。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此番之所以“暴得大名”,起因是西安一名90后博士田某当选该院院士,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那么,这位90后博士拥有哪些科研成果,展现了怎样的才能,是否担得起院士称号?
二是“服务费”疑云。国内有多位教授披露曾收到有关参选该院院士的邀请函,声称付40万元至100万元服务费,就能增选成功,有的则表示“18万元包过”。虽然有声音表示这些费用是中间方代为翻译、整合材料的服务费用,而非该院直接收费,但当中流程依然值得进一步透明化。
三是疑似“量贩”名额。有媒体报道,2022年5月到2024年4月间,该院院士数量增长300%;今年前四个月,该院已向国内至少30多位教授、校长或者老板授予院士头衔。短期内集中“收录”这么多院士,又有这么多来自中国,到底是那边“找到门路”了,还是这边“开拓渠道”了,抑或是一场“双向奔赴”?
当疑点太多,就不能怪网友疑心太重,这也不是一两句解释就可以搪塞过去的。5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发文,对此类现象发出警示。称各部门机构不应为“投机者”捧场站台。若想平息舆论质疑,还得回归事实调查。当然,这类“跨国业务”往往查起来比较难,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束手无策。
一方面,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组建专业的调查组,查清这些大量授予院士头衔的机构,究竟是什么性质,其权威性如何,含金量又有多高。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黑白名单或含金量说明书,并通过媒体广泛传播。道理很简单,一旦大家都知道某些院士头衔不值钱,无论买方还是卖方都会失去市场。
另一方面,包括科研经费、学术奖金、职称评定等涉及科研者实际利益的事项,其分配或评选标准不能笼统看身份头衔,而要注重对科研能力和学术价值的考量。当那些五花八门的院士头衔不好使了,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事实上,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对这些舶来的院士头衔来者不拒或趋之若鹜,是因为它们处于一种模糊状态,甚至有点狐假虎威的意味。要知道,在我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学术荣誉,其权威性、专业性和在学界的地位,都有官方加持;但是,国外的很多“科学院”是民间机构。
对于不明就里的普通民众来讲,一听说某人是“某某科学院院士”,会想当然地认为其学术成就很高。不排除一些申请者、当选者就是为了利用这种大众心理。甚至也不排除一些高校、机构和企业,有用这些“院士”凑数、撑场面并依此谋求资源倾斜的企图。
说到底,或许这些疑似“批发院士”的海外民间机构是合法的,或许国内一些专家教授参选也不违反规定,但一切的前提是透明,不能让信息差成为一些别有用心者沽名钓誉、谋取利益、扰乱科研环境的工具。
(浙江日报,作者李哲)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