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鱼人工驯养与繁殖技术
铜鱼人工驯养与繁殖技术
吴兴兵,杨德国,朱永久,何勇凤,李学梅,朱挺兵,孟子豪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223)
铜鱼〔Coreius heterodon(Bleeker)〕属鲤形目、鲤科、亚科、铜鱼属,俗称金鳅、尖头棒、油铜等,为长江特有种,分布于长江干流及其支流中,是长江流域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和优势鱼类。铜鱼为半洄游性鱼,喜流水性生活,平时多栖息于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沙壤底质河段,喜群体集游。铜鱼为杂食性,主要摄食底栖生物,如淡水壳菜、蚬、螺等,也摄食高等植物碎片、硅藻、水生昆虫、虾类和幼鱼。近年来因水工程建设、过度捕捞及环境恶化,其资源急剧下降,现已被列进《江苏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和《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铜鱼含脂量高,肉味鲜嫩肥美,深受产地广大群众欢迎,被列为上等食用鱼之一,拥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受限于自然种群的衰退及人工驯养繁育技术不成熟等难题,对铜鱼的消费需要难以得到满足,铜鱼人工增殖放流也无法开展。因此,开展铜鱼人工驯养与繁殖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仅见少量驯养的报道,未见人工繁殖成功的报道。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从2015 年开始进行铜鱼人工驯养与繁殖技术研究,目前已连续4年实现铜鱼人工繁殖。现将铜鱼人工驯养与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野生亲鱼收集与驯养
野生亲鱼于2015-2018 年收集自长江上游干流江段。收集到的铜鱼先暂养于网箱1周,然后挑选体表受伤较小、活动正常的个体低温麻醉运输至养殖基地。运到后采用2%食盐水浸泡15 分钟,放入室内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简称养殖系统)中驯养。养殖桶直径1.98 米,水深70~75 厘米,进水口流量3.0~3.2米3/小时。每隔1天注射1次护理液,连续注射3次。护理液主要由抗生素、抗应激药物和能量合剂组成,具体组成为恩诺沙星50毫克、布他磷500毫克、VB120.5毫克、VC200毫克、ATP 10 毫克,用 0.7%的 NaCl 配成 20 毫升溶液,使用时按2 毫升/千克鱼的剂量胸腔注射,药液现配现用。
采用动物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相结合的驯食方法驯食,即在放入养殖桶的第2天开始投喂鲜活水蚯蚓,待摄食水蚯蚓1周后,逐渐减少水蚯蚓的投喂量,增加配合饲料的投喂量,直至完全摄食配合饲料。
驯养过程中水体溶氧≥6毫克/升,氨氮0.03~0.16毫克/升,亚硝酸氮0.003~0.026毫克/升。
二、亲鱼培育
选取人工驯养的成熟个体进行亲鱼培育。亲鱼培育用养殖桶直径1.98 米,水深70~75 厘米。每桶放亲鱼30尾,雌雄比例为1∶1。
亲鱼培育期间投喂膨化饲料和水蚯蚓。其中膨化饲料粒径2.0 毫米,粗蛋白质42%、粗脂肪5.2%、灰分16.4%、水分12.1%。每天投喂两次,投喂时间为8:00 和21:00。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并根据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及时调整,以鱼饱食且无残饵为宜。水蚯蚓投喂量为配合饲料日投喂量的25%,每天8:00投喂。
亲鱼培育时室内白天照度平均87.6 勒克斯,自然光周期。水质各参数范围:pH 7.17~7.40,溶氧7.27~10.86 毫克/升,氨氮0.01~0.059 毫克/升,亚硝酸氮0.01~0.143 毫克/升,硝酸氮4.93~11.03毫克/升,水温8~23℃。
三、人工催产与孵化
1.成熟亲鱼挑选
成熟雄鱼挑选采用精子活力观察法判断。取精子于显微镜下进行精子活力观察,精子快速运动时间≥10秒的个体为成熟雄鱼。成熟雌鱼采用亲鱼外部特征和挖卵相结合的方法判断。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变红;挖出的卵粒大小整齐、饱满,经鱼卵透明液处理后,全部或大部分卵核出现偏位的个体为成熟雌鱼。
2.人工催产与授精
选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2 号(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等催产激素进行人工催产。采用一针注射法,雌鱼注射的催产剂剂量为LRH-A26微克/千克+DOM 5毫克/千克,雄鱼剂量减半。
在水温22~23℃的条件下,效应时间为14~15 小时。当即将达到效应时间时应及时检查,轻压雌鱼腹部,泄殖孔有卵粒流出时即可进行人工取卵、授精。采用干法人工授精法授精,雌雄比例为1∶2。
3.受精卵孵化
受精卵采用锥形孵化桶流水孵化,孵化桶水体体积0.23~0.25 米3,每个孵化桶放卵1 万~2 万粒。孵化水体温度为20~22℃,溶氧8.36~9.06 毫克/升,氨氮<0.1 毫克/升,亚硝酸氮<0.05毫克/升,水流1.4~1.5米3/小时。孵化过程中定期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并及时清除成团死胚。
四、苗种培育
1.仔鱼培育
出膜仔鱼平游后转入小型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培育。养殖桶直径80厘米,水深50厘米。每桶放平游仔鱼1 000~1 500尾。
用鸡蛋黄作为仔鱼开口饵料,每天投喂4 次,分别为8:00、12:00、16:00、20:00。仔鱼开口摄食15 天后,逐渐减少鸡蛋黄投喂量,增加丰年虫投喂量,直至完全摄食丰年虫。投喂丰年虫1个月后,逐渐减少丰年虫投喂量,增加微粒子饲料投喂量,直至完全摄食微粒子饲料。仔鱼完全摄食饲料后,每天投喂两次,分别为8:00、16:00。日投喂量为仔鱼体重的5%,并根据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及时调整,以鱼饱食且无残饵为宜。
培育期间水温20~22℃,溶氧≥6 毫克/升,pH 6.5~8.0,氨氮<0.1 毫克/升,亚硝酸氮<0.05 毫克/升,硝酸氮≤50 毫克/升。保持微流水,以鱼苗能在养殖桶内正常游动为宜。
仔鱼培育期间要按时排污,统计并清理死鱼。仔鱼完全摄食配合饲料前每天排污3次,分别为9:00、14:00、19:00;摄食配合饲料后,每天11:00排污1次。
2.大规格苗种培育
仔鱼在小型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培育3 个月后,转入大型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大规格苗种培育。养殖桶直径1.98 米,水深70~75 厘米。培育初期放养密度2 000~2 500 尾/桶,并根据苗种生长情况调整养殖密度。
大规格苗种培育期间投喂配合饲料。饲料蛋白质水平≥38%。粒径根据苗种规格调整。每天8:00、18:00各投喂1次。
大规格苗种培育期间,每天9:00 排污1 次。水体溶氧≥6毫克/升,氨氮<0.1毫克/升,亚硝酸氮<0.05毫克/升,水温为8~23℃。
五、疾病防治
铜鱼驯养、亲鱼培育与苗种培育期间的病害防治坚持“防重于治、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首先要保持水质清新,使铜鱼生长于良好的水体环境中,减少病原体尤其是寄生虫的滋生。发现鱼患病后,要及时隔离病鱼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