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池塘暴发性大批量死鱼事故的处置情况
2020年7月16日晚,古田县水产局接到卓洋乡政府报告,卓洋乡林前村有一口池塘发生大批量死鱼事故,发函要求派员协助调查鉴定死鱼原因。7月17日早上,县水产局抽调笔者与渔业执法大队的王培新、余林、郑春官等,组成“死鱼事故调查组”,乘车前往卓洋乡林前村。一同前往的还有宁德古田县环境保护局的水样采集人员。在卓洋乡副乡长、林前村支部书记、村长等的引领下,10点许,调查组一行来到池塘现场。经现场了解观察得知:
池塘状况:池塘为长方形,东西长约80m,南北宽约40m,面积约4.8亩;池西端水深2-3m,东端1.2m左右;池中未安装增氧机、投饵机。池水水色、气味等未见明显异常。
鱼种放养情况:以放养草鱼为主,混养有鲢、鳊、鲫、倒刺鲃、黄颡鱼、日本沼虾等。该池塘实行轮捕轮放,池中留有2-3年龄的大草鱼和鲢鱼。
投饲喂养情况:该池塘都是投喂福州航盛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海盛903A混养鱼用膨化配合料(蛋白质含量28%),每天9∶00-10∶00投喂一次,每次25kg。
死鱼时间:据业主告知,16日上午9∶00许,由村民告知,自己的鱼塘发生了大批量死鱼。当业主到达时,大量死鱼已白花花漂浮在池塘水面上。
死鱼情况:调查组发现,除了池塘四周水边有另零漂浮着的一些发白、胀腹、发臭的死鱼外,大部分死鱼被风吹括集中在池塘东端水面上。初步估计,死鱼量达2000-2500kg。其时,还发现池塘中尚有部分存活的池鱼不断在水面嚎水打花。
死鱼品种:大部分为草鱼,大的有2.5-3kg/尾,小的0.5-1kg/尾;部分为1.5-2.5kg/尾的鲢鱼、150-250g/尾的鲫鱼、250-500g/尾的鳊鱼;还有少量的300-400g/尾的倒刺鲃和100-150g/尾的黄颡鱼及小手指大的日本沼虾。
死鱼原因:据业主反映:池塘养殖用水由20cm口径的PVC管从距池塘5公里外的林前村溪河上游边引来。林前村溪河上游的秀峰村,有一家花菇菌棒生产厂,其生产菌棒的木屑浸汁废水直接排至河沟流入林前村溪河,从而,导致林前村整条溪河水体发黄。这次池塘死鱼疑是被发黄的木屑浸汁污水毒死。
死鱼原因分析:由于当时未及时采样送检化验,所以很难直接确定死鱼的原因。调查组只好根据死鱼情况,死鱼品种和养殖水源状况等进行分析探讨。
一般池塘发生暴发性、大批量死鱼的原因有四:一是病毒性鱼病、二是缺氧、三中毒、四是水质污染。
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会造成暴发性、大批量养殖鱼类的死亡。但病毒性病害有专一性,比如,同一池塘里的草鱼发生病毒性出血病,那么同池塘的鲢鱼、鳊鱼等其他鱼类则不发病,也就是说草鱼出血病病毒它只专一感染草鱼。而这次池塘内的草鱼、鲢鱼、鳊鱼、倒刺鲃等多品种鱼类都出现死亡,这就可以排除病毒性病害的原因。
缺氧死亡。不同的淡水养殖鱼类,其需氧量是不同的。草、鲢、鳊等是需高氧品种,当养殖水体溶解氧低于2mg/L时,就会发生缺氧浮头,严重时开始死亡;而鲤、鲫是耐低氧鱼类,当池塘发生严重缺氧,需高氧鱼类发生死亡时,耐低氧的鲤、鲫鱼一般是不会死的。而这次池塘内死亡的不仅有草、鲢、鳊,还有鲤、鲫,这也可以排除缺氧的可能。
中毒死亡。常见的池塘养殖鱼类中毒,多为剧毒农药中毒。但,池塘一旦发生中毒死鱼,池鱼不论大小、不分品种,统统罹难。而,在这次现场观察时,发现池塘中尚有部分存活池鱼不断在水面嚎水打花,这也可以排除中毒死亡的原因。
水质污染。该池塘的养殖用水引自距池塘5公里处的林前村溪河水。而在林前村溪河上游的秀峰村,有一家花菇菌棒生产厂,该厂在生产菌棒时,将木屑浸汁废水直接排入河沟而流入林前村溪河。当调查组一行经过林前村溪河时,确实见到河水为淡黄异色。宁德古田县环境保护局人员对池塘水体进行了取样固定,以备带回实验室化验。至于这次死鱼是否真正因池塘水体被菌棒木屑浸汁废水污染所致,还有待环保局的水样化验结果才能确定。
由于池鱼濒死时的情况不明(比如,濒死前有否急速窜游、跳跃、抽搐等)、死鱼的情况复杂,仅凭调查组现场了解和肉眼观察,很难断定死鱼的真正原因。为此,调查组建议:由乡政府和村主干出面召集秀峰花菇菌棒厂老板和养鱼户进行协调处理。鉴于养殖户系林前村重点贫困户,在乡、村干部的动员劝说下,花菇菌棒厂老板出于道义和爱心,同意捐助1.3万元对养鱼贫困户予以救济助困。养殖户也因缺乏相关证据,亦愿意接受花菇厂老板的救助。至此,这起池塘暴发性、大批量死鱼事故,最后得以协调妥善处理。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