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最新动态调查情况发布
栖居在长江南京段的江豚在增多,而其所在家园的生物多样性正日趋丰富。市绿化园林局昨天发布2023—2024年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动态调查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保护区内江豚、鸟类的数量均有所增多;珍贵濒危物种和湿地植物分布丰富;水环境达到渔业水质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值。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平稳向好。
新变化:保护区江豚数量从62头增加到65头
长江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检验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
南京是整个长江流域唯一在城区中心江段能够近距离观赏到野生江豚的大城市。2014年,南京江豚保护区正式设立,西起江宁区新生洲,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相邻,东至南京长江大桥,规划总面积80.3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51.52平方公里、实验区28.86平方公里。
此次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动态调查,时间自2023年秋季至2024年夏季,根据4个季度的调查分析,江豚保护区内的江豚数量呈增长趋势。
市绿化园林局一级调研员张瑞忠介绍,保护区内长江江豚数量约65头,较2022年本底资源调查结果的62头增长4.84%。江豚总体上呈连续分布,其中新济洲—子母洲水域和潜洲水域为热点区域。分布也存在季节性差异,其中新生洲至大胜关长江大桥水域季节性变动更为显著,主要受地理位置、水文条件和鱼类资源影响。调查周期内还观测到母子豚9次,意味着保护区长江江豚种群发展潜力良好。
新发现:生物资源丰富,珍稀鸟类黑鹳首次现身
一头江豚要能繁衍就须健硕,要健硕就得有充足食物。长江里江豚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节制的渔业捕捞导致江豚食物来源减少。随着长江十年禁渔在南京深入实施,不仅让长江得以休养生息,也为江豚等珍稀动物提供了宝贵的生存机会。
张瑞忠介绍,此次调查发现,保护区内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分布有不少珍贵濒危物种。调查共采集鉴定浮游植物105种、浮游动物59种、底栖动物56种、鱼类47种;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江豚外,另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胭脂鱼,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物种长体鳜及江苏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长吻鮠、鳗鲡、鳊和铜鱼。
保护区及周边还分布有多种鸟类。调查共记录鸟类12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除黄胸鹀、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外,黑鹳首次在保护区现身;另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种:水雉、白胸翡翠、震旦鸦雀、云雀、黑鸢、游隼、红脚隼、燕隼、普通鵟、赤腹鹰、白尾鹞、雀鹰、鸿雁、小天鹅、小白额雁、鸳鸯、白额雁、花脸鸭、小鸦鹃和白琵鹭。
新成效: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平稳向好
张瑞忠介绍,此次动态调查发现,保护区及周边分布有较为丰富的湿地植物。调查共采集鉴定湿地植物367种,其中裸子植物门5种、蕨类植物门5种、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267种及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90种。分为4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和49个群系。同时还发现水杉、银杏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及莲、樟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水杉、银杏和樟均为人工栽培。
调查显示,保护区内的水环境质量良好。水体的pH值、溶解氧、总磷等5项主要理化指标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值。采样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值47.03,其中63%的水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30—50的范围内。
此次动态调查由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组织实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合作承担。
统筹负责此次动态调查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凯认为,从整体调查结果看,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平稳向好,长江江豚数量呈增长趋势,生物多样性总体保持稳定。
记者了解到,保护区自设立以来便密集推出诸项江豚保护创新举措,如全国首创并出台《南京市长江江豚保护工作职责清单》,建立江豚保护长效协调机制;联合镇江、马鞍山两省三市跨省域协同立法,出台《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并实施,成为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逐步构建起巡护救护常态化保护体系,以及国内首创应用“水上—水下—岸线”监测体系。眼下,结合江豚活动习性和栖息地环境研究,保护区还在不断提升智能化、精准化和科学化保护水平。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