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烂尾病
1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Aromonsa hydrophila)和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等。嗜水气单胞菌菌体呈杆状,两端钝圆,中轴端直,0.5~0.9?m×1.0~2.0?m,单个散在或两两相连、能运动,极端单鞭毛,无芽胞,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温和气单胞菌菌体大小为0.3~0.5μm×0.8~1.3μm,两端钝圆,单个、成对或短链,有运动能力,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无荚膜,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2.流行情况
鲤鱼、鲫鱼、虹鳟、罗非鱼和草鱼等都可感染发病,特别是对草鱼危害较大。当鱼尾部被擦伤,或被寄生虫等损伤后,鱼体抵抗力下降,水质又较污浊,养殖密度高,水中病原菌又较多时,就容易暴发流行,引起鱼种大批死亡。发病季节多集中在春季。
3.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初尾柄处皮肤变白,随后,尾鳍开始蛀蚀,并伴有充血,最后,尾鳍大部或全部断裂,尾柄处皮肤、肌肉溃烂,严重时露出骨骼。
4.诊断方法
根据外观症状可初步诊断;确诊应做进一步病原分离鉴定。
患病虹鳟尾鳍腐烂(仿P.George)
患病罗非鱼尾鳍腐烂(仿P.George)
患病草鱼尾鳍腐烂,尾柄鳞片脱落(汪开毓)
患病鲤鱼尾鳍腐烂(仿杜军)
5.防治方法
(1)保持养殖水体清洁,控制放养密度。
(2)全池泼洒二氯异氰尿酸钠或三氯异氰尿酸0.3~0.5毫克/升,或二氧化氯、溴氯海因0.1~0.2毫克/升,或遍洒30微升/升的福尔马林。
(3)拌词投喂脱氧土霉素30~50毫克/公斤体重/天,或氟苯尼考10~20毫克/公斤体重/天,连用5~7天。
(4)施用杀灭细菌专用药物。
另请参阅中国西南渔业网相关文章!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