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对家养孔雀鱼色彩的影响
孔雀鱼色彩丰富,雄鱼比雌鱼颜色更加靓丽、丰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孔雀鱼体长4~5厘米,适应温度为22~28℃,普遍生活在硬水环境,喜欢微碱性水质,pH的适应范围为7.2~7.4。孔雀鱼有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易于饲养、养殖成本低等特点,在众多观赏鱼群体中占有重要地位(蒋明健,2021)。
一、喂养条件
2022年6月1日笔者入手22尾(11对)体长约1.8厘米的幼鱼,饲养在26厘米×20厘米×17厘 米的塑料箱中,水深10厘米,水体占总体积的1/2。2尾(1对)饲养在容积为1.2升的鱼缸中,水深4厘米,水体占总体积的2/3,便于集中观察。饲养用水为自来水,放置两天后再进行换水操作。饲料富含蛋白质、南极磷虾粉、多种氨基酸。两者饲养条件一致,后文叙述围绕1.2升鱼缸进行。
二、喂养过程
饵料投喂周期和水更换周期见表1。
表1 饵料投喂周期和水更换周期
三、结果及分析
6月1—10日喂养孔雀鱼的水体由于换水频率高,水中的含氮有机物浓度低,水草日趋减少。因为投喂频繁,所以每次喂食时少有争夺现象。6月10日,孔雀鱼身体的色彩相较于初期有所加深,更加艳丽。
6月11—19日的换水频率相较于初期有所下降,由于喂食频率不变,所以水体中的排泄物较多。经过19天的喂养,孔雀鱼体形明显饱满起来,体色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在此期间,水草减少到只剩几缕。
6月20日—7月4日由于喂食频率及数量有所降低,相较之前孔雀鱼有较明显的争食现象。占家智(2008)发现,早晨喂食比晚上喂食效果好,每天喂1次比喂多次效果好,这样的鱼吃食比较活跃,还有足够的时间游动和消化食物。喂食时孔雀鱼与人之间有所互动,待在人所在一侧的时间明显大于另一侧。由于换水频率有所下降,孔雀鱼进食后2~3小时排泄出粪便,但由于换水不及时,部分排泄物溶于水中,其结果为水草数量能够基本保持。孔雀鱼的颜色无明显变化,但身体没有6月上旬时饱满。7月4日在两尾鱼的基础上加入3尾(2雄1雌)同品种的孔雀鱼,体长约为2.6厘米。
7月5日—8月1日孔雀鱼身体有逐渐变小的现象,身体上的颜色逐渐褪去,变得暗淡。换水和喂食频率的明显降低,导致水草明显增多,但是孔雀鱼依旧很活跃。在此期间不仅喂食间隔时间长,而且鱼的数量有所增加,因此争食现象明显。8月1日换水时发现有1尾6月开始喂养的雄性孔雀鱼死亡。
8月2—28日孔雀鱼身体大小不再有明显的变化,身体逐渐变得透明。孔雀鱼依旧很活泼,但是不再亲近人。水草很茂盛。8月27日晚上投喂饲料,其中1尾(雄性)鱼潜在水底,待在水草密集区不吃食物,第2天早上发现其死亡,身体发黑,鱼尾颜色恢复(图1)。根据27日晚孔雀鱼身体呈现黑色,并且结合死亡后的状态,判定死因是由于水质太差所引起。剩下的3尾身体颜色有明显的恢复。
8月29日—9月8日孔雀鱼身体颜色基本恢复,身体明显充实起来。6月开始喂养存活下来的1尾雌性孔雀鱼从1.8厘米长至2.3厘米,一共喂养了100天,体长增加了28%。7月开始喂养的鱼大约从2.5厘米长至2.8厘米,一共养了67天,体长增加了12%。但是它们身体颜色整体偏向淡黄色,没有之前艳丽夺目。
图1 死亡的孔雀鱼
9月9日发现3尾鱼中的1尾雄性身体有发黑现象,鉴于8月28日死亡的1尾雄性孔雀鱼,可判定此时水质到达临界状态。
四、结论
1.孔雀鱼的颜色变化受食物和水质影响 投喂频率高,颜色饱满丰富;投喂频率低,颜色褪去;颜色褪去后再喂食,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充足的饵料可以保证孔雀鱼的健康生长繁殖,使其体色艳丽多彩(姚红伟等,2016)。水质过差孔雀鱼色彩暗淡,需要定期换水,保持清新水质,增加水体溶氧(刘进军,2017)。
2.孔雀鱼易于饲养换水频率从高到低时,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增加,有机物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并不会影响鱼的存活。
3.孔雀鱼雌性比雄性适应性更强在养殖过程中,同一环境下最先死亡的是雄性孔雀鱼。9月9日在3尾孔雀鱼中也观察到了1尾雄性孔雀鱼身体发黑,而2尾雌性孔雀鱼体色正常。且饲养在塑料水箱中的孔雀鱼,整个过程(6月1日—9月8日)死亡5尾,其中4尾为雄性。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