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鲤鱼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4/10/10 22:29:28  来源:中国水产 2023年10期  作者:侯永红 曹玉莲  浏览次数:22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鲤鱼是河南省主要养殖品种之一,也是国内重要的经济鱼类。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面积增大的同时,鱼病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每年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河南省养殖常见鱼病的流行情况、发病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为养殖户鱼病防治提供思路。

一、总体情况

河南省养殖鱼类常见病害种类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真菌病及其他疾病。受水温、气温、降雨量等因素影响,水产养殖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疾病发生,但每年的6月~8月是养殖鱼类发病种类和发生疾病数量最多的月份,因此要格外提高警惕。

二、鲤鱼常见疾病

(一)烂鳃病

在养殖生产中烂鳃病一般分为病毒性烂鳃、细菌性烂鳃、寄生虫引起的烂鳃、鳃霉菌引起的烂鳃以及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烂鳃。其中鲤鱼急性烂鳃病又称锦鲤疱疹病毒病,仅危害鲤鱼,其他几种烂鳃病也属鲤鱼常见病,现针对这几种烂鳃病及防治方法做简要介绍。

1.鲤鱼急性烂鳃病(锦鲤疱疹病毒病)

(1)流行情况

该病一般每年两个发病高峰,分别是6月初~7月末和9月,这两个时段水温在18℃~28℃,水温太高、太低都不发病,初夏发病较秋季严重,当水温超过30℃,发病池塘病鱼死亡率开始下降,烂鳃开始自愈。

(2)主要症状

该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病鱼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在水面漫游与鱼群分离;鱼体软绵、体表黏液增多,局部体色淡;体表不出血或少量出血,鳍基部表面出血;眼球凹陷、鳃丝成暗红色,灰色或灰白色。肾脏、肝脏、脾脏肿大;病鱼体常伴有寄生虫寄生且有细菌。

(3)发病原因

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锦鲤疱疹病毒感染、环境恶化等综合原因引起,该病通过水传播,且只有鲤鱼、锦鲤及其普通变种易发病。

(4)防治方法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避免购入带病苗种或从疫区引入苗种;发病时保持较好的水质,溶氧保持在5mg/L,投喂量和投喂时间减少至平时的一半,内服抗病毒药物和增强免疫力药物,为防止细菌和寄生虫继发感染可在饵料中添加抗生素,外泼抗病毒及经审批的调节水质药物;减少应激性操作,降低病鱼死亡率。

2.细菌性烂鳃

(1)流行情况

细菌性烂鳃一般发生在高温期,水温20℃以上就开始流行,每年的4月~10月为流行期,6月~9月为发病高峰期。从种鱼到成鱼均可受害,水温越高发病越严重,鲤鱼的死亡率可达60%,夏季病鱼死亡周期可持续1周~2周,低温季节呈慢性发病,死亡率有所降低,但病程较长。

(2)主要症状

病鱼一般鱼体发黑,尤其是头部;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鳃丝溃烂并有较多白色黏液和淤泥,严重时鳃盖骨内皮肤充血,表皮腐烂,常被叫作“开天窗”。

(3)发病原因

一是养殖过程中拉网、转塘等操作可能造成鱼体受伤,抵抗力下降。二是投喂量大,水质差,水体中悬浮的剩余饲料形成的黏粒过多,容易使鱼类鳃部的上皮细胞受损。三是水体中细菌越多、密度越大,鱼的抵抗力就随之下降,细菌便会乘虚而入。

(4)防治方法

预防重于治疗,池塘需进行冬季晒塘并用生石灰消毒,平时要定期消毒,可用生石灰进行泼洒,减少细菌数量。改善和优化养殖水环境,可酌情使用经审批的微生态制剂、中草药以增强鱼体抵抗力。鱼种放养前用2%~2.5%食盐水浸洗,时间控制在10min~20min。投喂饵料量不要过大,尤其高温天气。鱼发病时需向池塘泼洒0.3mg/L的二溴海因,泼洒3d后再向全池泼洒光合细菌1mg/L,可在饲料里搅拌入适量恩诺沙星药物连续投喂3d~5d。

3.寄生虫引起的烂鳃

(1)流行情况

导致鲤鱼烂鳃常见的寄生虫有小瓜虫、车轮虫、指环虫、中华鳋、斜管虫等。每年的5月~6月是寄生虫大量繁殖的季节,为发病初期,夏季为发病高峰期,病鱼常伴有细菌感染。

(2)主要症状

病鱼游动异常,体色变暗甚至发黑,有的鳃盖张开不能闭合,病鱼的鳃盖内表面组织一般无损伤,不充血,有些病鱼眼睛突出,鳍部发红或溃烂。因鳃丝组织受损导致鱼的呼吸功能受损,容易引发鱼的缺氧浮头。不同寄生虫确诊方式不一样,有些可肉眼判断,如中华鳋、孢子虫寄生,而小瓜虫、指环虫、斜管虫、车轮虫等则需要通过显微镜判断。

(3)发病原因

池塘消毒杀菌没有做好,饲养密度大,没有及时调节水质,鲤鱼鳃片鳃丝感染寄生虫以后,寄生虫在鳃上寄生,活动过程会严重损害鳃的上皮细胞,造成鳃组织的损伤,引起鳃部细菌、真菌的继发感染,导致鳃组织的炎症和局部坏死,影响鱼的呼吸及内脏功能。

(4)防治方法

同样是预防重于治疗,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池塘水质良好才能增强鱼体的抵抗力。河南地区常在冬季晒塘,要注意清除池底淤泥,水泥池底要强力彻底冲刷,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购入检验检疫合格的苗种,或在鱼苗下塘前进行抽样检查,如果发现有寄生虫寄生,需要用药物进行药浴处理。对于已经发病的池塘,需要杀虫并消毒,可选用中草药为主的杀虫药,配合大蒜素使用。同时使用消毒剂以防止继发感染并改善水质,也可在饲料中加入提高鱼体免疫力的药物。药物的用法用量可根据说明书具体使用。

(二)细菌性肠炎

1.流行情况

细菌性肠炎病在水温20℃以上开始流行,25℃~30℃为流行高峰期,肠炎病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2.主要症状

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或不吃食。腹部膨胀有红斑,肛门外突红肿,按压腹部,肛门会有血液或黄色黏性液体流出。解剖病鱼,可见病鱼肠壁充血发炎,消化道呈红色。

3.发病原因

主要因为水质差,饲料变质,溶氧低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大量增殖,鱼抵抗力下降,感染该细菌引发肠炎病。

4.防治方法

要预防该病,首先要保证水质良好,定期向池塘加注新水,保持水体呈弱碱性,高温季节提高水位,防止水温过高。定期为水体消毒,可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4g/m³~20g/m³。投喂饲料要新鲜,不使用腐烂或变质的饲料。对于发病池塘可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有效碘1.0%)0.2mg/L~2mg/L,每天一次,连用3d~5d。每千克体重口服大蒜素0.1mg~0.2mg,每天一次,连用4d~6d。

(三)细菌性败血症

1.流行情况

细菌性败血症又称淡水鱼类暴发性鱼病,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危害鱼的种类也多,如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等。该病常年发病,冬季气温9℃以下时较少发病,水温25℃以上时发病情况较严重。

2.主要症状

病鱼厌食、停食,在水中不动或阵发性狂游。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皮肤充血、出血,眼球突出,鳃丝灰白,腹部膨大,轻压腹部即有淡黄色积水流出,剖开后可见腹水,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肠系膜、肠壁充血、出血。

3.发病原因

细菌性败血症发病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因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引起。养殖过程中如不注意池塘消毒,池塘淤泥过厚会给病原菌提供生长繁殖条件。长期投喂高营养的饲料容易给鱼肝脏增加负担,肝脏受损往往会引起鱼类营养代谢失调,免疫系统紊乱,抗病力变差。投饲不科学造成的饲料过剩容易造成池塘水质变差,拉网过程使鱼体受伤导致鱼抵抗力下降等多种原因,都会诱导细菌性败血症发病。

4.防治方法

首先要注意池塘清塘消毒,水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消毒,科学投喂。对已发病鱼塘,全池泼洒三氯异氰脲酸0.3mg/L~0.5mg/L,隔天用药1次,连用3次。每千克体重口服磺胺间甲氧嘧啶(与甲氧苄氨嘧啶以4:1比例同用)50mg,每天一次(首次药量加倍),连用4d~6d,每千克体重口服维生素K5mg~8mg,连用4d~6d。

(四)水霉病

1.流行情况

水霉病是一种因真菌感染引发的常见水生鱼类疾病,水霉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13℃~20℃最适宜其生长繁殖,该病发病主要集中在4月末、5月初,温度25℃以上鱼类不易感染发病。

2.主要症状

初期病灶不明显,数天后病灶部位长出肉眼可见的白色棉絮状菌丝,在体表迅速繁殖扩散,形状不规则,多部位均可出现。病鱼多游动缓慢,食欲不振。

3.发病原因

该病发病主要因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继而引发水霉菌感染导致。水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广泛存在于淡水中,在适宜温度时游动的孢子附着在鱼体表受伤部位,开始生长繁殖侵害鱼体。

4.防治方法

春季是该病发病高峰期,预防重于治疗,要做好清塘消毒,清除过多淤泥,池塘消毒可用漂白粉(有效氯30%)用水溶化后全池泼洒,用药量为每亩水面15kg(水深1m),也可根据池塘具体情况调节用量。二是养殖生产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对已发病鱼,可用食盐10g/L~30g/L浸浴5min~10min,或用2mg/L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也可用市面上防治水霉病的药物,但要注意用药量。

(五)竖鳞病

1.流行情况

竖鳞病又叫鳞立病,是一种鲤鱼常见病,在水温20℃左右即春季多发,冬季亦有发病情况,该病可侵害鲫鱼、草鱼、鲢鱼等多种鱼类。

2.主要症状

病鱼主要表现为鱼体表面不平整,眼球凸出,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发病初期部分鱼鳞向外张开,发病后期全身鱼鳞向外张开,按压鱼鳞有液体流出,鳞片极易脱落,严重时致鱼死亡。

3.发病原因

竖鳞病发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养殖池塘水质变差,不注意杀菌消毒,养殖过程操作不当导致鱼体受伤,鱼的抵抗力下降引发水型点状假胞菌等细菌感染。

4.防治方法

鱼病重在预防,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做好池塘的清塘消毒工作,尤其是疾病高发季节更要做好水质管理。捕捞,拉网过程要尽可能保护鱼体,不要使其受伤。对于已发病池塘,可以加注新水,并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用法用量可参考制剂说明书。将病鱼隔离,并用3%食盐水浸泡10min~15min,每天1次,连续3d~5d。

(六)小瓜虫病

1.流行情况

小瓜虫病又叫白点病,各种淡水鱼均可感染小瓜虫,该病病死率高,流行范围广,在养殖密度高、水质环境差、鱼抵抗力下降时多有发生,温度在15℃~25℃时发病率最高,以春、秋为主。

2.主要症状

小瓜虫主要侵入鱼的皮肤和鳃,引起组织增生发炎并产生大量黏液,观察病鱼可见鱼体表、头部、鳍、鳃甚至眼角膜上有白点且伴有黏液,严重时鳞片脱落,鳍裂开,鳃腐烂坏死,瞎眼。病鱼呆滞,游动缓慢,好侧身与池壁等固体摩擦蹭痒,游动逐渐失去平衡,若不及时救治,短短几天就会引起大量死亡。

3.发病原因

诱发小瓜虫病原因主要有:引入的苗种不符合检验检疫标准,养殖池塘底质脏,不注意改底;水质偏瘦,不注意肥水;不注意定期消毒导致水质差,鱼的抵抗力下降。

4.防治方法

引入苗种要经检验检疫合格。池塘要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清除过多淤泥。定期改底,给水体消毒,注意肥水。喂鱼要使用营养全面的饲料以提高鱼的抵抗力。对于发病池塘,每立方米水体可用400mg干辣椒粉和150mg生姜片混合加水煮沸后全池泼洒3d~5d。可将病鱼放入1.5%硫酸镁和3.5%食盐的混合液中浸洗5min。操作工具要彻底消毒,防止再次感染。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