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病害来,春季高发鱼病要注意!

发表时间:2019/02/24 23:39:15  浏览次数:210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一年之季在于春,进入3月份以来,气温回升的速度很快,万物复苏、水体中大量有害病菌开始滋生,这时如果鱼虾抵抗力弱、水质恶化、天气多变,就极容易生病。而且很多水产一旦生病,就会很难控制。极为常见的就是水霉病、赤皮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竖鳞病等。

一、春季鱼病多发的原因:

水产养殖业鱼病鱼害的发生跟季节变化有着十分大的关系,春季节的水温升高后鱼类的生长便会持续一个飞速增长的阶段,同时各种细菌和病毒的繁殖也会更加旺盛起来,很容易滋生和爆发传染性鱼病。

而且水产养殖户在进行捕捞、对池塘进行清理、以及对鱼种进行投放的时候对鱼类造成机械性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水产养殖户应尽快采取消毒措施,避免产生水霉病的现象发生;在水库以及湖泊等大水面的养殖区域中寄生虫类鱼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这是由于这些大区域水面没法落实清塘寄生虫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鱼是冷血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水温急剧升降,鱼体不易适应,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鱼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也有一定的要求,鱼苗下塘时要求池水温度不超过2度,鱼种不超过4度,温差过大就会引起鱼苗的大量死亡。

造成越冬后鱼本质太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越冬前没有将鱼体调整到健康状态,甚至忽略了将水质调整好。

水温低,一般在8—10度,水体多清瘦、污浊,阳光普遍不足,藻类普遍生长不好,水中的有效营养物质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也差不多消耗完了,鱼和其他各种生物代谢物积存在池水中的底层,大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会大量的产生沉积,病害的发生,水体溶氧量低,由于水生动物在低水温期生长速度缓慢,对水体的溶氧要求没有高温期那么高,所以一般养殖户不太重视冬季的水体的肥度,导致在气温上升后不能满足水体内生态系统运行的需要。

因此,必须重视春季低温期的肥水工作,这样可以提供水体充足的溶解氧,促进池塘内正常循环。

二、春季常见病害的防治

1、水霉病的防治:

症状成因: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有时,因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溃烂处侵入吸取皮肤里的营养成分,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逐步长出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与作品的细胞组织编结黏附,使皮肤溃烂、组织坏死,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病鱼因体力衰竭而死亡。

水霉病在春季、晚冬最容易爆发,各种养殖鱼类从鱼卵到成鱼均容易被感染。密养越冬池中的鱼类、春季清瘦水体的鱼类或处于饥饿状态下的鱼类最易患水霉病。春季投放鱼种时如果操作不当,鱼体受伤,也会引起水霉病的爆发,尤其是当水体温度上升到15度时,病情将难以控制,用药成本较大。通常经验是要在水温达到12度前将病治好。

防治关键点:

几乎所有的越冬鱼塘都会发生水霉病,而且水霉发病非常的直观,能够导致鱼类较大死亡,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往往容易得到养殖户的重视。因此,无论是否发现病灶均应及时用药。此时用药非常容易治愈,等到发现明显病灶时,治疗难度加大。

2、赤皮病的防治:

症状成因:

赤皮病是细菌性疾病之一。常在运输、拉网等操作或寒冬鱼体表皮损伤后发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瘟、擦皮瘟等,常与肠炎病、烂腮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赤皮病主要表现在病鱼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鳃盖充血,在鳞片脱落和鳍条腐烂处常有水霉寄生。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衰弱,离群独游于水面。

赤皮症感染的速度非常快,可能今天检查只有百分之几的感染率,三五天后再看感染率就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

防治关键点:

注重冬季消毒,特别是鱼种下塘、气温回升和进水,冬季投喂优质饲料,注重多维特别是VC的添加,这样不光能保膘增重,更能增强体质,同时注重秋季锚头蚤的预防,防止带着伤口入冬。

3、小瓜虫病的防治:

症状成因:

小瓜虫病是南方鱼类冬春季节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河豚、黄颡鱼、草鱼格、泥鳅等危害更严重。若治疗不及时,处理不当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由于水温低,水质污染不易处理,换水困难等原因,常令养殖户损失惨重。

小瓜虫一般可分为营养体和胞囊两个时期。在营养体时期,幼虫钻进宿主皮肤或鳃瓣等处后,汲取宿主营养生长,形成白色脓胞,即肉眼见到的小白点,故称白点病。

小瓜虫的生殖方法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在宿主组织内进行分裂生殖。另一主要生殖方式为虫离开鱼体,在水中当环境不适,特别是低温时分裂繁殖。

幼虫形成后,需经5~8小时静息才开始活动,刚孵化出来的幼虫24小时内感染率较高。水温在15~20℃感染率最大。

小瓜虫病流行情况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较大,不论鱼的种类,从鱼苗到成鱼,均可发病,尤其在水质较差的水体或高密度养殖时更易发生;水温15~25℃,冬春季节易发。当水温降至10℃以下或上升至28℃以上,虫体发育停止不会发生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的症状主要是鱼类皮肤、鳃的表皮组织感染。小瓜虫主要表现为汲取宿主营养引起组织增生,并产生大量黏液,形成脓胞,肉眼可见鳃、皮肤和鳍上的小白点,严重时全身似粘满白粉。小瓜虫侵袭鱼眼角膜,严重时出现瞎眼。病鱼独游,行动迟缓、反应迟钝,病鱼食欲减退,呼吸困难,严重时停食乃至死亡。

防治关键点:

能否有效控制小瓜子虫暴发有一参考标准,鱼是否还保持吃食!只要鱼还有采食功能就有通过内服抑虫的药物达成控制小瓜子虫的目的。尤其是网箱养殖的品种,必须在易感季节投喂防虫药品才是最佳手段。

投喂药物及方法:计算好鱼的体重,评估好小瓜子虫的感染率,观察鱼的死亡及体质情况,用虫虫草及纤虫拌料内服。坚持内服管理及稳定水质,不滥用外用杀虫剂破坏水质影响体质是关键。

4、斜管虫病的防治:

症状成因:

该病由鲤斜管虫寄生于多种淡水鱼类的鳃和皮肤土引起。虫体腹面观呈左右不对称的圆形,后端稍凹入;侧面观背面隆起,腹面子坦:虫体大小为40-60微米×25-27微米。背面前端左角右侧为7条纤毛线,每条纤毛线上着等长的纤毛。

体内有一斜置的喇叭状口管,大小两个核和两个伸缩泡。繁殖以横分裂法进行,有性生殖营接合生殖。鲤斜管虫能寄生于多种鱼类,如最敏感的草、鲢、鳙、鲤、鲫鱼等的幼鱼。大量虫体寄生于鱼的皮肤和鳃瓣时,刺激分泌大量黏液,使病鱼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淡蓝色薄膜,并影响呼吸。病鱼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变黑,漂浮水面或作侧卧状,靠近塘边,呼吸困难,不久死亡。

水温条件适宜时,病原体大量繁殖,2—3天造成大批死亡。

防治关键点:

春季寄生虫卵刚刚孵化出,还没有寄生到鱼体上,幼虫还游离在水中,生命力不强,抗药性小,易杀灭。

同时一定要控制好杀虫的时间,不要提前,也不能退后。因为杀早了虫还没有出卵,一般杀虫药杀不死虫卵,杀迟了虫已寄生到鱼体上而杀不干净会留下大量的寄生虫的亲本危害以后的养殖生产。

5、车轮虫病的防治:

症状成因:

车轮虫病是目前养鱼生产中比较流行和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纤毛虫病之一,全国各地的海水与淡水养鱼区均有发生,每年的4月为发病高峰期,具体表现在病鱼分泌大量粘液,成群沿池边狂游,不摄食,鱼体消瘦,俗称“跑马病”。

车轮虫病的虫体主要寄生在鱼体的表皮、鳍条及鳃丝等和水体相接触的表面部分主要是寄生在鱼类的鳃部,虫体以宿主的皮肤和鳃组织作营养。少量寄生时对鱼体影响不大,但大量寄生时,会严重影响鱼鳃的正常呼吸和活动,致使鱼类窒息死亡。

车轮虫以直接接触鱼体而传播,离开鱼体的车轮虫能够在水中游泳,转移宿主,可以随水、水中生物及工具等而传播。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食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阴雨天气均容易引起车轮虫病的暴发。

防治关键点:

车轮虫的流行季节,要注意改良鱼塘底质和水质,为鱼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鱼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不要随意加注外源水,以防引入病源,定期对水体杀虫消毒。当水体出现氨氮或者亚硝酸盐超标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把它们降下来,避免水质继续恶化。投放苗种时,要用药物浸泡苗种后再行投放,以防带入病源。

6、竖鳞病的防治:

症状成因:

在养殖当中,放养、捕捞、运输,要避免鱼体受伤。鱼体受伤以后,要及时对鱼塘进行消毒。如不及时消毒,就会使鱼的病情加重,成为竖鳞病。

用手摸有粗糙感,鱼体后部部分鳞片向外张开像松球,鳞的基部小肿,以致鳞片竖起。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随之脱落。表皮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倒转,陆续死亡。 病鱼鳞片向外张开,轻压鳞片,鳞片随之脱落,并有渗出液溢出。严重时,全身鳞片竖起,体表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

防治关键点:

强化秋季培育工作,使越冬的鱼抵抗低温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在捕捞和运输等操作过程中严防鱼体受伤,以免造成细菌感染。加强鱼越冬前的育肥工作,尽量缩短停食期,早春水温回升后,尽量多投喂鲜活饵料或配合饲料,增强鱼的抗病力。定期向池中加注新水,保持优良的饲养水质。

就我国的水产养殖户的养殖现状来看,大多数水产养殖户都不能对自己的养殖水体进行精确的测量,而是对自家池塘面积、水面体积以及存塘量进行一个大致的估计,水产养殖业的病急乱投医以及药物的滥用都会给鱼病的病情造成耽误,进而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长期如此,水产养殖户由于使用药物的不适量导致大批鱼类出现鱼病鱼害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

水产养殖户只有在第一时间对鱼病进行正确的诊断,才能为鱼病的治疗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进而在接下来的鱼病治疗中使其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从我国的水产养殖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水产养殖户纯粹依靠经验养殖,不具备及时对鱼病做出正确诊断的能力,因此,水产养殖户一旦遇到鱼病鱼害的现象都要求助于专业的水产技术人员,水产技术人员在对鱼病进行诊断的时候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养殖鱼的种类、鱼病出现的部位、鱼病产生的季节因素以及水环境各项因素是否达标等方面,另外鱼病不能凭借肉眼做出诊断的时候还需要水产技术人员结合镜检对鱼病鱼害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陈伟荣】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