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福:养殖鲤的几种病毒病及其防控方法
鲤是我国的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病害的困扰,尤其是几种致病性病毒引起的疾病,往往给养殖业造成极其重大的经济损失。现简要介绍养殖鲤的病毒病及其防控方法。
一、鲤春病毒血症(SVC)
这种疾病由属于弹状病毒的SVC病毒感染引起。在欧洲、俄罗斯、中东、美国及中国等地均有发生。我国已经将这种鱼病确定为淡水养殖鱼类唯一的一类疫病。这种疾病主要发生于水温18℃以下的春季。如果在低水温时发病,虽然日死亡数量不大,但是,死亡持续时间很长,故总死亡率很高。
在欧洲这种疾病可以导致养殖鲤的死亡率达到30%~70%。但是,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几乎不发生死亡。在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这种疾病在水温22℃以上时,停止流行。
SVC病毒的宿主很多,鲤、金鱼、鲫、鲢、鳙、草鱼、丁、斜齿鳊、圆腹雅罗鱼、欧洲鲇等鱼类体内都有发现该病毒的报道。不过,这种疾病还是对鲤的危害最大。
受感染鱼体的主要症状:会避开强水流,变得不活泼,反应迟钝。体色变黑,部分病鱼眼球突出或因大量腹水而导致腹部膨胀。但是,有些急性死亡病例见不到上述症状。这种疾病最特征性的症状为严重贫血和肌肉点状出血。
最重要的防控对策是采取彻底的防疫措施。如上所述,这种病毒的感染谱很广。病鱼可通过尿、粪、鳃、黏液等排泄体内的病毒。但是,在感染后存活鱼体内几乎检不出病毒,在产卵期的生殖液中有时可检出病毒。因此,有必要对受精卵进行消毒。鲤受精卵可耐受有效碘浓度为200毫克/升的聚乙烯吡咯酮碘、15分钟的消毒,通常在50毫克/升、15分钟的条件下消毒即可。
二、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
这种疾病由鲤疱疹病毒III型,即锦鲤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国外的情况是1998年以色列和美国发生了这种疾病,2003年5月日本冈山县的河川里发生了这种疾病,造成鲤的大量死亡,这是最先确认的这种疾病病例。这种疾病在水温16℃以上时,特别是20~23℃易发。从目前的情况看,水温在13℃以下或30℃以上时不发病,这种病毒在30℃以上不能增殖。患这种疾病后鱼体的死亡率高,有时可达80%以上。目前还不知道鲤之外的其他鱼是否具有易感性。在日本,野生鲤也有发病的报道,且具有通过水系形成感染链的特点。有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如果在开放水体中放流的观赏鲤中混有感染这种疾病的鱼,会加速扩大这种疾病的发病区域。我国养殖鲤的区域也经常受到这种疾病的危害。
受感染鱼体的主要症状:多数病鱼表现为眼球及头部皮肤凹陷(图1)。感染发生后,体表出现斑纹,背鳍似乎重叠。之后,体表分泌大量黏液。多数病例发生烂鳃(图2),我国辽宁部分地区的养殖业者将这种疾病称为“急性烂鳃”,有时候可以从病鱼鳃丝上检出柱状黄杆菌。内脏一般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图1 示病鱼眼睛及头部皮肤凹陷的症状
图2 示病鱼烂鳃的症状
最重要的防控对策是不引进带病毒鱼以及隔离饲养,这是针对这种疾病的基本防控方法。在天然水系中养鱼时,发病危险性增大。一旦发病,最好是将全池鲤捕杀并对鱼池进行彻底消毒。在池水消毒时,应使池水中的有效氯保持5.0毫克/升的浓度以上。另外,对受精卵用聚乙烯吡咯酮碘(有效碘浓度50毫克/升,15分钟)消毒有效。在欧洲,用升高水温的方法治疗这种疾病,即将水温升至30~32℃,维持1周以上。已经有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感染后出现黏液分泌明显增加的鱼体,将水温升高32℃并维持数小时便可抑制其死亡。但是,病愈后的鲤有可能成为带毒鱼,因此应该引起注意。
三、疱疹病毒性乳头瘤
(Herpesviral papilloma)
这种疾病由鲤疱疹病毒I型(Cyprinid herpesvirus I,CyHV-1)感染所致。这种疾病在中世纪的欧洲,作为鲤痘疮病(皮肤隆起)已被人们认识。日本的锦鲤、鲤也发生这种疾病。但是,几乎没有因该病致死的情况,患病鱼因外观受损而失去商品或观赏价值。当年鱼也发生该病,这种疾病主要发生于1龄以上的鲤。初夏至盛夏水温升高后,肿瘤组织退化、脱落而自然痊愈的情况较多。
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多数病鱼的体表特别是鳍条基部可见白色隆起(图3)。在组织学检查中可见上皮细胞增生,以及增生的上皮细胞深入结缔组织。患部因上皮增生,若无出血基本上呈白色,并有弹性。内脏各器官没有发现病变,也未发现病变向脏器转移。实验结果表明,用此病毒感染2周龄的仔鱼,死亡率可达60%~95%;数月后,幸存鱼中肿瘤发生率很高。
图3 示患病鱼体表和鳍条基部的白色隆起
对这种疾病的防控对策,由于在患病痊愈的鱼体脑组织可中检出该病毒的基因。因此,携带病毒的亲鱼可能传染下一代。另外,从体表脱落的肿瘤组织中也能分离出病毒。这些因素均有可能成为感染源。由于锦鲤通常是活鱼交易,以及将锦鲤拿到评价会上进行展示,故很难断绝病原体和锦鲤的接触。因此,根除这种疾病是比较困难的。
患病鱼在环境温度升高时肿瘤组织死亡、脱落而痊愈。在实验条件下将形成乳头瘤的鲤放入水温14~20℃的环境后,可见肿瘤退化,16天后,所有的个体均可自愈。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陈昌福)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