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病毒性疾病怎么预防?养鱼谨防呼长孤、虹彩、疱疹、弹状病毒!

发表时间:2024/11/27 18:11:04  来源:祺茂堂生物科技  浏览次数:113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淡水鱼类病毒性疾病都有哪些症状特点,应该如何防治?

一、鱼类病毒性疾病有哪些特点

1、用抗生素、消毒剂没效果

如果鱼类是因细菌感染发生死亡,通过全池泼洒消毒剂、或拌喂抗生素,其死亡量会明显下降。但如果鱼类是因感染病毒性疾病导致的死亡,通过泼洒消毒剂或拌喂抗生素,不但死亡量不会下降,有时还会导致死亡量增加。

2、病毒具有水温依赖性

大多数病毒性疾病都具有水温依赖性,例如锦鲤疱疹病毒病流行水温在15-30°C,适宜水温在18-27°C。鲫鱼鳃出血流行水温在15-33°C,适宜水温在24-28°C。草鱼出血病流行水温在20-30°C,适宜水温在27-30°C。加州鲈虹彩病毒流行水温在25-32°C,加州鲈弹状病毒适宜水温在25-32°C。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流行水温在20-30°C等等。

3、短时间内死亡量会暴增

病毒性疾病在发生初期死亡量较小,如果不能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会使鱼类在短时间内出现爆发性死亡。

4、同一池塘只有一种鱼类发生大量死亡

感染鱼类常见的病毒有:呼长孤病毒、虹彩病毒、疱疹病毒、弹状病毒等,在同一养殖池塘中,如果只有某一种发生大量死亡,其它动物并未为发生死亡,可作为诊断病毒病的依据之一。

5、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具有典型的症状,比如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口腔充血,斑点叉尾鮰临床症状为腹部膨胀眼球突出,鲫鱼鳃出血为鳃部出血等。

二、淡水鱼类病毒性疾病有哪些?

1.草鱼呼长孤病毒

草鱼出血病病原体是草鱼出血病病毒,为水生呼肠孤病毒,隶属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因此又称草鱼呼肠孤病毒,其基因组为含有11个片段的双链RNA,核酸的总分子质量为1.55×107Da。

该病毒的形态结构与正呼肠孤病毒相似,直径55~80纳米,20面体球形颗粒。草鱼出血病病毒颗粒排列在RNA核心与内、中、外壳层,呈现多层排列的特点。病毒的外衣壳是由200个按T=13对称排列的三聚体构成。

该病毒排列的特点是在5次轴上出现三聚体缺失凹陷区,三聚体亚单位暴露出中间层,而内壳层由T=1排列的120个病毒单体组成,对脂溶剂、热、酸均不敏感。

草鱼出血病病毒不仅能在草鱼体内繁殖,在草鱼的吻端、性腺、肾脏、鳍条等单层细胞中可复制,而且具有遗传性,能够在草鱼体内产生合胞体状细胞病变效应(CPE)。

草鱼出血病病毒可在GCO、GCK、CIK、ZC-7901、PSF以及GCF等草鱼细胞株内增殖,胞浆内的病毒呈晶格状排列,复制的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复制温度在28~30℃。

在温度为28℃时复制速度最快,一般情况下,草鱼在此温度环境下感染病毒12小时后病毒就开始复制,24~27小时后病毒开始大量繁殖,侵害草鱼体内的正常细胞,使细胞产生典型的病理变化(CPE),形成直径约为2毫米的空斑。

草鱼出血病病毒人工感染健康草鱼,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4~15天,一般7~10天。病程分潜伏期、前趋期和发展期3个阶段。潜伏期一般为1~3天,在此期间,鱼体外表不显示任何症状,活动与摄食正常。

潜伏期的长短与水温及草鱼出血病病毒浓度有密切关系,水温高,病毒浓度高,潜伏期短,反之,潜伏期则长,前趋期时间比较短,仅需1~2天,发病鱼的体色发暗、发黑,离群独游,停止摄食;1~2天病鱼表现充血、出血症状。

2.加州鲈虹彩病毒

鲈鱼最害怕遇到什么病?当属“虹彩病毒”!特别是当天气不稳定,出现强降雨时,这种疾病更为严重。

虹彩病毒作为加州鲈鱼养殖中主要防控的病害,应引起特别关注,虹彩病毒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生动物且危害较大的病毒性疾病。比如在加州鲈、罗非鱼、桂花鱼、石斑鱼、蛙类等体内已早被发现。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九次报告,虹彩病毒科下设五个属:虹彩病毒属,绿虹彩病毒属,蛙病毒属,淋巴囊肿病毒属和细胞肿大病毒属。

科研人员从其血细胞内分离出了一种病毒,命名为对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在造血组织、腮丝血细胞、肝胰腺和步足肌肉存在嗜碱性包涵体和核固缩。使用衣壳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这是一个新的虹彩病毒,但不属于已知的五个属。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该病毒表现出典型的二十面体结构。回归实验表明,通过肌肉注射、口服等方法感染加州鲈鱼均能造成100%的死亡率。

蛙虹彩病毒引起的加州鲈溃疡病主要表现为体表大片溃烂,裸露肌肉坏死并有出血,尾鳍、胸鳍和背鳍基部红肿溃烂。部分病鱼体色变黑,眼有白内障,或伴有心腔血块聚积,鳃动脉扩张淤血,鳃丝和肝脏发白。少数病鱼螺旋游动,肝、脾、肾肿大并伴有出血,未见鱼鳔异常。

虹彩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两种: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其中,水平传播有3种途径:一是通过受丢弃病鱼污染的外源水引入;二是原本加州鲈鱼的鱼种无携带病毒,但过塘感染;三是塘底清理不彻底,受去年加州鲈鱼塘残留的病毒影响而感染。

3.鲫鱼、鲤鱼类疱疹病毒

①鲤痘疮病:鲤痘疮病在我国不少水产养殖地区的养殖鲤中均有较高比例的发生,譬如在辽宁省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的辽中、新民等地,饲养的越冬鲤中,鲤痘疮病的发生比例就比较大。

鲤痘疮病是由鲤科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疾病。在发病初期鱼体出现薄而透明光滑的灰白色小斑状增生物,并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逐渐 扩大、增厚,数目逐渐增加,互连成片;形成表面平滑、呈乳白色、奶油色至棕色(随病灶处的色素而不同)在血管处则呈粉红色的“石蜡样或玻璃样”的痘疮增生物。这些增生物与鱼体的体表结合比较牢固,用小刀可以将其刮下。

②鲫造血器官坏死症:鲫造血器官坏死症是由鲤科疱疹病毒Ⅱ型引起的一种疾病。受病毒感染的养殖鲫体表和内脏器官出血、充血为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患病鱼 体被捕捞离水后,其鳃部就开始流出血液。

③锦鲤疱疹病毒病:危害锦鲤和鲤的所谓锦鲤疱疹病毒病,是由锦鲤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患病鲤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游动失衡;鳃出血坏死,眼睛凹陷,皮肤有灰白色斑点,黏液分泌增多。

4.加州鲈鱼类弹状病毒

近年来,广东地区的养殖场暴发加州鲈鱼苗大规模死亡的流行性疾病,用抗菌药物无效,具有典型的传染性,多从一个地区传染到另外一个地区,同一地区也有相互传染的特点。

濒死的大口黑鲈在水面漫游,烂身、烂鳍,停止摄食,严重者体色发黑;解剖病鱼鳃有少量出血点,肝脏严重肿大、充血,脾脏肿大,胃肠空虚,肾脏肿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一旦感染损失比较严重。

三.怎样预防鱼类常见的病毒性疾病

首先要知道,水产来的病毒病治疗起来非常困难,所以要有一个思路:可防!发病不要想着完全治好!增加免疫力减少伤亡,效益才最高!想要预防鱼类常见的病毒病,我们可以做以下措施:

1、抗应激要做好。

天气变化大,温差大的时候,增氧、稳水、抗应激措施都要做到位,并且要提前做!拉网、筛苗、运输过程中避免密度过大、缺氧、时间过长的情况!减少应激的可能,淡水鱼类的病毒性疾病病发几率就小!

2、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

增加免疫力就要考虑这几种因素:保肝、肠道调理、天气变化应激因素。在这里要进行肝肠一体防控,五黄粉和海得宝相互配合使用,肝脏好,肠道好,鱼体质好!活力、吃食、健康程度都有一个明显提高。

(1)五黄粉主要成分是大黄、黄连、黄柏、黄芪、黄芩等,不会污染水质,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扶正祛邪,抑菌灭菌的作用;健胃消食,泻热通肠,凉血解毒的作用,具有保肝、护胆的生物调节作用,增强体质,提高应激能力。每立方米水体用本品1g,兑水搅拌,全池均匀泼洒。或者每1kg饲料添加本品2-3g;与饲料均匀搅拌后投喂。

(2)保持养殖水质富含溶解氧,提高水产动物幼苗的存活率,促进其生长和发育,并防止生长过程中出现疾病。

3、加强水质管理。

良好的水质是淡水鱼类健康成长的基础。为了保持水质的良好,养殖户应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氨氮含量和溶解氧。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注意保持鱼池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底泥和死亡鲈鱼,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病原菌滋生。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