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细菌性败血症)

发表时间:2023/10/11 13:36:56  来源:乡村发展网  浏览次数:274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该病的研究报道不少,提出的病原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菌等病原菌,此病的名称也较多,有叫溶血性腹水病、腹水病的。也有叫出血性腹水病、出血性疾病、出血病的,由于以前病因未查明,在1990年暂时统一用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这一名称。目前基本查明该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故有些学者建议称该病为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简称细菌性败血症。

[病原体]迄今报道的病原菌有多种,但报道最多的是嗜水气单胞菌。

孙其焕等(1991)报道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病原菌是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和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徐伯亥(1991)报道,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在3-4月份,鲢鳙鱼的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菌是鲁克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ruckeri),5月底以后整个高温季节为气单胞菌和弧菌。汪开毓等(1992)报道,鲤鱼的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Aeromonashydrophilasubsp.hydrophila)。

这种嗜水气单胞菌呈杆状,两端钝圆,中轴端直,0.5-0.9×1.0-2.0微米,单个散在或两两相连,能运动,极端单鞭毛,无芽胞,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少数染色不均,呈两极染色。琼脂平板上,菌落圆形,培养24小时,直径0.9-1.5毫米,48小时增至2-3毫米,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微凸,边缘整齐,不产生色素。R-S选择培养基上呈黄色圆形菌落,在假单胞菌分离培养基上不生长,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阳性,2,3-丁二醇脱氢酶测定阳性。

据陆承平(1991)报道,此种病原菌能产生外毒素,具有溶血性、毒性及细胞毒性;将该毒素注射小白鼠和鲫鱼均有强烈的致死性。

[流行情况]本病曾在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国内个别养殖场(如北京、浙江、江苏)有所发生,但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1986年10月又在上海市崇明县个别养鱼场的一足龄半异育银鲫发生大批死亡,其特征是病鲫充血、腹部膨大,有大量腹水,并发生溶血,故当时称为银鲫溶血性腹水病。接着于1987年在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流行,至1991年已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川、陕西、山西、云南、内蒙古、山东、辽宁、吉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流行。危害的对象主要是白鲫、普通鲫、异育银鲫、团头鲂、鲢、鳙、鲤、鲮及少量草、青鱼等。从夏花鱼种到成鱼均可感染,以2龄成鱼为主,且不仅是精养池塘发病,网箱、网拦、水库养鱼等也都发生。发病严重的养鱼场发病率高达100%,重病鱼池死亡率高达95%以上。流行时间为3-11月份,高峰期常为5-9月,10月份后病情有所缓和。水温9-36℃均有流行,尤以水温持续在28℃以上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保持在25℃以上为严重。

此病广泛流行,危害严重,经调查认为主要是由于:

(1)近年来放养密度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大幅度提高,但鱼病的预防工作未能同步加强,相反有的地方还把50年代以来总结出来的一套防病经验丢了。如鱼池多年来既不整塘,也不消毒,池底淤泥堆积很厚,病原体得以大量滋生;甚至上午将鱼捕起,下午就放入鱼种,入池鱼种不进行消毒,认为进行防病工作是多余的。

(2)饲养管理不良,鱼池水质老化、恶化,溶氧低,有害物质积累,鱼整天生活在不良的水环境中,导致抵抗力下降。

(3)长期以来近亲繁殖,体质下降。

(4)由配合饲料取代天然饲料,投喂不合理,什么便宜就吃什么,甚至霉烂变质的也投喂,常造成营养不全面,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肝脏受到损伤,鳃盖及肋骨变形,抗病力低下。

(5)现在各种水体都在养鱼,渔民仍缺乏防病知识,病鱼到处扔丢,发病后将池水向外排,因此,天然水域中的病原体也日益增多,以致暴发鱼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早期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时鱼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出血,眼眶周围也充血,尤以鲢、鳙为甚,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浑浊腹水;鳃、肝、肾的颜色均较淡,且呈花斑状,病鱼严重贫血;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脾呈紫黑色;胆囊肿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肠内没有食物,而有很多粘液,有的肠腔内积水或有气体,肠被胀大,有的病鱼鳞片竖起,肌肉充血,鳔壁充血,鳃丝末端腐烂。有的病鱼有时突然发生死亡,眼观上看不出明显症状,这是由于这些鱼的体质弱,病原菌侵入的数量多,毒力强所引起的超急性病例。病情严重的鱼厌食或不吃食,静止不动或发生阵发性乱游、乱窜,有的在池边摩擦,最后衰竭死亡。

显微镜下,红细胞肿胀,有的发生溶血,在脾、肝、胰、肾中均有较多血源性色素沉着。肝细胸肿胀、变性、坏死、崩解。脾脏的网状细胞和造血细胞变性、坏死、解体。肾小体坏死、解体。心肌纤维肿胀、变性、变曲,心内膜坏死等。

[诊断]

1.根据症状、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

2.在病鱼腹水或内脏检出嗜水气单胞菌可确诊。南京农业大学陈怀青、陆承平等在1991研制出嗜水气单胞菌毒素检测试剂盒,可在3-4小时内作出正确诊断。

[防治方法]本病应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基础上,外用与内服结合治疗。

1.冬季干塘彻底清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2.鱼种尽量就地培养,减少运输,下塘前进行鱼体消毒。

3.放养密度应根据饲养条件及防病能力进行适当调整。

4.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正确掌握投饲技术,不投变质饲料,提高鱼体抗病力。

5.流行季节用生石灰25-30ppm化浆全池泼洒,每半月一次,以调节水质。食场定期用漂白粉液进行消毒。

6.用优氯净0.3ppm或漂白粉精0.2-0.3ppm全池泼

7.用呋喃唑酮药饵,每100公斤鱼重用药3-5克,拌入2.5~3公斤饵料内,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天。

8.用鱼复康,按每100公斤鱼用药50-100克,拌入饵料中投喂,每天一次,连用2~3天。

9.每公斤饲料中加入病毒灵0.2克,碾碎后用水溶解,拌和在饲料中投喂,三天为一个疗程。若同时与复方新诺明联用,则效果更佳,复方新诺明的用量为,第一天每100公斤鱼种5-10克,第2-3天减半。

10.鱼血散(宁波激素厂生产),每100公斤鱼,用鱼血散100克,拌在3公斤左右饵料中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天。

11.可用上海水产大学与常州粮油食品工厂合作研制并生产的"鱼泰"7号、8号投喂,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