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鱼类鲺病
鲺病为鱼类的常见病,危害多种鱼类,并有因此病导致幼鱼大批死亡病例,全国各地均有流行,南方各省较为严重。
【病原】有日本鲺、大鲺、中华鲺、喻氏鲺和椭圆尾鲺等。鲺的个体较大、扁平,体色接近于宿主颜色。雌鲺较雄鲺大。虫体分头胸腹3部分,头部两侧向后延伸形如马蹄形的背甲,圆或椭圆形,背甲腹面有1对复眼,复眼间的下方有1 只3个单眼组成的中眼,有附肢5对,其中1对小颚变成吸盘,位于口管两侧。胸部4节,有4对双肢型胸足。腹部不分节,为1对扁平椭圆形的叶片。寄生于体表、鳃盖内侧。
【流行病学】雌鲺产卵时离开宿主,在水中植物、石块、螺壳等固体物上产卵,孵化出幼虫。幼虫即需寻找宿主寄生,经6~7次蜕皮后发育成熟。产卵、孵化、发育与寿命均与温度有关,25~30℃为适宜温度,故6~8月为发病高峰季节。由于鲺的幼体或成体均可随时离开鱼体在水中游动,并寻找另一寄主,故极易随水流、动物、网具等传播。
【症状】由于鲺在鱼体表面活动,刺伤、撕开表皮,使鱼不安。感染量大时,鱼群集水面跳跃急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捞起病鱼,用肉眼即可见到鱼体上吸附的鱼鲺。
【防治方法】全池遍洒90%晶体敌百虫,浓度为0.4~0.5mg/L,即可杀灭鲺的幼虫、成虫。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