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的刺激隐核虫病---白点病
不论是在淡水,还是在海水,不论是在水产养殖业界,还是在水族观赏鱼界,有一种鱼病总是让人不由得抓狂。那就是万恶的——“白点病”!
“淡水白点病”
这病不光看着瘆人,致死率也极高。更让许多路人闻之色变的是,这还是一种由寄生虫导致的疾病!其中海水病原体引起的“白点病”更是“荣登”我国“二类动物疾病”名录,这也是我国“一、二动物疫病”名录中唯一的一种水产寄生虫病!(淡水病原体所致白点病为“三类水产动物疫病”)
“海水白点病”
再来细说这两种病,“淡水白点病”的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海水的病原体则为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这两种寄生虫都寄生于鱼体体表和鳃部,造成一个个小白点,故此病得名“白点病”。
多子小瓜虫
图源:http://www.freshwaterlife.org/imagearchive/main.php?g2_view=tags.VirtualAlbum&g2_tagName=Protozoa&g2_itemId=3926
今天我们先不谈淡水的小瓜虫,先来讲讲这海里的一大“祸患”。
“海水白点病”的病原体——刺激隐核虫隶属于假菌界Chromista(色藻界)纤毛亚门Ciliophora前口纲Prostomatea前口目Prorodontida隐核虫属Cryptocaryon。这是一种专寄生于海水鱼体表和鳃上的原生纤毛虫,可以感染几乎所有海水硬骨鱼类,并引起致死率极高的——刺激隐核虫病(海水白点病)。
刺激隐核虫
图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ryptocaryon_irritans.jpg
刺激隐核虫的生活史包括滋养体、包囊前体、包囊和幼虫4个阶段,完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史大约需要7天(27±0.5℃),这一时间会随温度和宿主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其中只有在滋养体期才营专性寄生生活,并以宿主的组织碎片、体液以及完整细胞为食。滋养体发育成熟后(3~5天)就会达到包囊前体阶段。包囊前体会脱离宿主,寻找其他固体附着物并继续发育形成包囊。包囊会快速进行无性繁殖,分裂出极多的幼体。幼体身体具有纤毛,可以自由活动,不会进食而是会在水体中寻找宿主,这时便是感染期虫体。幼体在孵化的2小时内具有最强的感染力,18小时后完全丧失感染力。
图源自参考文献《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正因为它们的生活史中有包囊前体这样一段脱离宿主的阶段,鱼类养殖过程中会出现“鱼儿体格强壮便能自愈”的假象。然而若发现鱼患病却不做处理,之后疫病的爆发只会一次比一次猛烈。同样的,也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一特性,将病鱼在虫体即将脱离的阶段进行隔离,再将脱虫后的鱼进行药浴处理后重新入缸,以此分离感染源。当然,这种方式仅适用于家庭小型水族饲养体系,对于食用鱼类的高密度养殖或是大型水族馆的密闭系统,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海水养殖水域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在养殖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杜绝养殖生物与感染源接触的可能。加之养殖密度的不断提升,这也使得疾病的爆发越发频繁,高致死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群“小瘟神”,人也是费尽了各种心思,使用过甲醛、过氧化氢、生石灰等传统药物,也使用过铜离子药物、硝唑尼特等药性较强的新型药物,还尝试过中草药,甚至是使用食用的腌制杨梅汁来作为防虫剂!更为新颖的手段还比如利用免疫应答的原理,给养殖生物注射或是投喂灭活或可控的具活性虫体,进而使得被感染鱼体获得获得性免疫,以此来避免之后可能的感染风险。
治虫之道,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就目前而言这些手段要么“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要么就是效果“暧昧不清”。不论是在食用鱼养殖业还是水族观赏界,刺激隐核虫病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难题,是需要鱼儿们继续咬牙坚持的坎儿!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