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pH值的作用和调节措施:酸碱度是水质的主要指标

发表时间:2024/05/14 23:11:43  浏览次数:2080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池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其酸碱度是鱼池水质的主要指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病情等。PH值是养殖水体的一个综合指标,但很多人往往忽视它的存在,殊不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PH值在水产养殖中至关重要。

鱼类在养殖过程中,pH值过高或过低,不仅会引起水中一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发生变化,甚至会使化学物质转变成有毒物质,对鱼类的生长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不利,还会抑制光合作用,影响水中的溶氧状况,阻止鱼类呼吸。

鱼类适宜中性或在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即pH值为6.5-8.5,鱼类生长最适宜在微碱性的PH值为7.8—8.5,在pH值6-9时,仍属于安全范围。如果pH值低于6或高于9.5,就会对鱼类造成不良影响。池塘中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水体中的PH过高、过低或变化幅度过大,都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1、pH值的作用

实践证明鱼类在酸性(pH值低于5.5)条件下,水体中鱼类对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不缺氧,也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在酸性环境中,水体中磷酸盐溶解度受到影响,有机物分解率减慢,物质循环速度慢,使细菌、藻类、浮游生物的繁殖受到影响,而且鱼鳃会受到腐蚀使鱼的血液酸性增强,降低载氧能力,尽管水体中的含氧量高,但鱼仍会浮头,造成缺氧症,鱼的活动减弱,新陈代谢急剧减慢,摄食量减少,消化能力降低,不利于鱼的生长发育。

同时,偏酸性水体会导致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大量发生,如纤毛虫病等。pH值在5-6.5之间,又极易导致甲藻大量繁殖,对鱼的危害也较大。在低pH值下,Fe2+离子和硫化氢(H2S)的浓度都会增高,而这些成分的毒性又和低pH值有协同作用,pH值越低,毒性越大。

在氮的循环中,pH值也起着重要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都以弱碱性pH值7.5-8.5最适宜。高pH值会增大氨的毒性。pH值还会通过影响其他的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到鱼的生长。

pH值还严重影响到水体的生物生产力。pH值的不适宜会破坏水体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磷酸盐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如果池水偏碱会形成难溶的磷酸钙,偏酸又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这都会降低肥效。

2、pH值的决定因素---二氧化碳

决定pH值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水中游离二氧化碳(CO2)和CO32-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二氧化碳(CO2)和CO32-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CO2)的增减而变动,二氧化碳(CO2)的增减又是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决定的。

3、pH值的变化规律

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步上升至下午17:30左右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变化范围为0.6-1.5,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

pH值日变化规律是因为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CO2),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CO2)变化,二氧化碳(CO2)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掌握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pH值可以用来作水质判断的标准:如果看到一个养鱼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二氧化碳(CO2)偏高和溶解氧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如果pH值过高,也可能是硬度不够,以及植物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过强或池中腐殖质不足。

4、pH值出现异常的原因、危害性及处理办法

1)pH值偏高或过高

①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

②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光合作用很强,到下午17时左右,pH值往往会上升到9.5以上。

③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pH值也会偏高。

鱼的碱中毒的症状:受刺激且活力减弱;鳃盖腐蚀损、鳃部有大量分泌黏液甚至水体呈碱性,一般pH值大于9;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PH值过高或上升过快会造成水体中氨氮转化为分子氨,毒性成倍增加,尤其是PH值达到10以上时;PH值高的水体中易形成水华;PH值过高对鱼的鳃、皮肤及粘液有腐蚀作用,致使鱼分泌大量粘液,影响呼吸。

水体中PH值偏高可采用如下措施调节:
1、不宜使用生石灰清塘。
2、施用明矾:每亩可施用0.5—1公斤明矾。
3、用盐酸:根据PH值高低,全池泼洒盐酸,每亩用300—500毫升,必须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以免局部酸中毒。
4、用滑石粉:用量为每亩1—2公斤,全池泼洒,可使水体PH值降低0.5—1
5、使用降碱及水质调节剂。

2)pH值偏低或过低

①养殖时间较长的池水且透明度低,pH值偏低,甚至下午还达不到7.5。

②受酸性物质污染。

鱼的酸中毒症状:体表明显发白;水生植物呈现褐色或白色;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水体呈酸性,一般pH值小于4;水体中有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PH值过低、下降幅度过大通常是水质变坏、水体中溶解氧降低、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的综合体现。PH值过低或下降幅度过大都会降低和削弱水产动物的载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鱼活动能力减弱,新陈代谢程度降低,减少摄食量、生长缓慢。也会降低水体中磷酸盐的溶解度,进而导致浮游植物的繁殖减弱、有机物分解速度降低,而且在酸性水体中鱼类更容易感染寄生虫病。

水体中PH值偏低可采用如下措施调节:
1、用生石灰调节 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根据PH值高低适量使用。
2、用氢氧化钠调节 施用时要注意少量多次,方法:先配制成1%原液,再用1000倍水稀释,然后一边加水一边泼洒,并及时测定水体PH值,以免引起局部碱中毒。
3、加速培植浮游植物,促使藻类繁殖茂盛,PH值也随之升高,可经常使用藻类再生剂处理。
4、排掉池中的老水,加注新水,反复2——3次,以调节水中的PH值。

5、使用水质调节剂。

5、处理办法

①经常检测水体pH值的变动,最好每天早晚各1次,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②新水最好等水质稳定再放鱼种。

③出现蓝绿藻要及时控制或更换池水,培育新的藻相,必要时追施藻种。

④养殖时间过久的池塘,淤泥的有机质太多,有条件可以适当增加换水量,但还使用底改和改水;

⑤当pH值一直很高,没有其它办法情况下,可用降碱类药物降低pH值。

6、pH值调节方法

①尽量不使用高pH值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方法,防止池水pH值过高;

②盐碱底质土壤的鱼池,不宜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值上升;

③鱼池中要除去过多的水草,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

④控制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可用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泼洒;

⑤控制pH的日变化,可采用定期补充池塘碳源,可全池泼洒“红糖”或“葡萄糖”。

(综合:西南渔业网)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侵权可删,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