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食性鱼类对大水面水体的净化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4/09/27 08:34:58  来源:河南水产 2019年4期   作者:詹新生,王乐平  浏览次数:27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经济短缺、物质匮乏,全国各地鼓励开发水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但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当时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的经验及重要性认识不足,水库化肥养鱼技术、网箱养鱼技术一度被作为经验广泛推广,人工围网、围栏养殖迅速发展壮大。由于过度开发,人工投入品如:人工饲料、药品的使用量不断加大,导致湖泊、水库水质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全国各地掀起了拆围、拆网行动,重还水库、湖泊自然生态环境。

近期有些地方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出现了全面禁止在自然水域进行水产养殖的情况。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和经验,就“人放人养”养殖模式对自然水体污染和滤食性鱼类对水质净化的作用提出自己看法,与水产同仁共商榷探讨。

一、传统养殖模式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人放人养”养殖模式一般是指采用在自然水体中设置定置网箱或者围网围一片水域、拦网拦自然库叉,投入规格较大、密度较大的杂食性、肉食性鱼类鱼种进行人工养殖。为追求养殖效益,促进鱼类快速生长,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工饲料或小杂鱼等作为饲料,保持鱼类长期不间断饱腹状态,结果导致大量的残饵及鱼类粪便滞留在水体中而污染水质。由于局部养殖鱼类密度过高、长期摄食过饱、活动场所及活动量小、人工饵料营养不全面、周边水质较差等因素,导致人工养殖鱼类极易暴发各种疾病。养殖者为了减少损失,不管鱼类是否生病,定期泼洒或投喂一定量的药品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当鱼类生病时,用药量更大,造成自然水体药品污染十分严重。

前几年养殖生产者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渔业生产比较普遍,养殖者为了提高自然水体渔业生产力,人为采取直接向水体中投入大量化肥和畜禽粪便,增加水体营养元素,促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这一基本食物链的形成,该项措施明显使自然水体的鱼产力大幅度提高,但对水体环境的污染也十分明显,修复治理所需成本与水环境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相比,代价太大,教训深刻,必须坚决制止。

二、导致自然水域富营养化的因素

1.工业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飞速发展,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废水对地面水流和地下水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环保政策的落实,工业排放造成的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但对重金属、营养元素氮、磷的去除并不彻底,同时以前在流域内的污染沉淀依然存在。

2.农业污染

每年向耕地内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粮食拌种和喷施农药、使用农膜等,这些肥料和农药除作物吸收和自我降解外,一部分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渗漏到周围的河流水系,最终进入水库、湖泊;同时,部分农作物秸秆及其残体、杂草等有机物通过地表水进入水库、湖泊,形成水污染。

3.生活垃圾污染

随着城市、乡镇、农村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口居住日趋集中,生活污水和垃圾不断增加,随意倾倒、丢弃和排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雨污混排等情况依然存在;流域内畜牧业的发展,其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大量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未经科学处理进入水库、湖泊,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

4.气体污染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占比为78%,空气中的氮元素以不同途径进入自然水体,增加水体中的N元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的河流有近1/4因污染达不到农业灌溉用水的水质要求标准,全国水库、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富营养化污染,水体富养化已经成为许多湖泊、水库的主要环境问题,被人形象地称为“生态癌”。富营养化水体的营养盐是藻类生长的驱动力,有了充足的养料保证,藻类等浮游植物在适宜条件下疯狂繁殖,吸收水体氮、磷元素,利用体内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快速生长。水体中生长的藻类应及时滤出,否则死亡的藻类不仅产生大量的毒素,残体分解释放依然使水体维持较高的总氮和总磷,而且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水体的氧平衡遭到破坏,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有机物质无机化不完全,会引起水质的进一步恶化,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自然水体藻类污染的程度逐年加深,有些水域已经丧失水体功能,如太湖、巢湖、滇池相继大规模暴发蓝藻,一些重要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

四、降低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效途径

为减少水库外源污染物污染,降低水库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最经济、最有效、最合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种植水生植物。但其缺点是投资大、劳动强度大,经济价值低,水生植物仅适合在浅水区种植生长,且必须定期清理水生植被,否则极易造成二次污染。二是投放滤食性鱼类。鲢、鳙鱼是中国特有的生态净水鱼类,先后有27个国家引进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净化,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水域生态学研究领域Shapiro等(1975)最先提出了经典生物操纵理论[1][2],认为通过人工清除水体中滤食鱼类或增加肉食鱼类的数量,可以导致浮游动物数量的增加和组成种类体型的大型化,从而提高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效率,降低浮游植物的数量。在经典生物操纵理论指导下的研究表明,浮游动物的数量增加能够有效降低浮植物数量,加大水体透明度,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3]。但伴随着大量大型肉食性浮游动物的出现,水体中以浮游植物为食的小型性浮游动物如轮虫、小型枝角类等会遭受到高强度攻击,数量显著下降,减小了对浮游植物的捕食压力,浮游植物出现反弹性大量增长[4]。因此,目前大多采用与经典生物操纵相反的途径,即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直接控制浮游植物数量的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

采用往大水面中放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控制蓝藻水华,控藻效果显著。采用鲢、鳙控制藻类,是因为鲢、鱇等滤食性鱼类具有特殊的摄食器官,鳙鱼具有梳状鳃耙,白鲢具有海绵状的鳃耙,能够有效过滤藻类,取食范围在0.01~1 mm之间,绝大多数浮游生物都在这个范围之内。鲢、鳙具有较长的肠道,对浮游生物具有很好的消化率。滤食藻类后,水质由混浊转为清爽。鲢、鳙滤食器官具有很高的滤水效率,鲢的平均滤水量达到589.5 L/(h·kg),鳙具有较鲢更高的滤水效率[5]。鲢、鳙属于中型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易捕捞等特点。因此,鲢、鳙成为人们通过非典型生物操纵途径控藻的主要生物工具,形成有机物→分解微生物→氮、磷等营养元素→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其中部分浮游动物也可直接利用有机碎屑物质)→鲢、鳙鱼的生物循环圈。鲢、鳙每天的滤食量可分别达到其体重的12.5%和9.5%。鲢、鳙鱼高蛋白低脂肪,属于天然放养的绿色食品。

鱼类体重增加1kg, 可以把水体中32g氮、4.5g磷转化为优质蛋白质。从大水面中捕捞一定量的鱼类,相当于把大量的氮、磷及其它营养元素转移出水体,可以大大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生态渔业是净化水库水质,维持生态平衡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合理制定水库、湖泊内滤食性鱼类投放和捕捞计划,动态调整鲢、鳙鱼放养比例,使其达到科学利用水库、湖泊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最佳配比例。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八部委最近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十三条要求:“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鼓励在湖泊水库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等增养殖,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有序发展滩涂和浅海贝藻类增养殖,构建立体生态养殖系统,增加渔业碳汇。加强城市水系及农村坑塘沟渠整治,放养景观品种,重构水生生态系统,美化水系环境”。

因此,坚持人放天养、自然生长、自然增殖、生产养殖管理全过程不施肥、不投饵、不施药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仅对水库、湖泊的水质净化及维护生态平衡作用突出,而且变废为宝,为社会提供丰富优质蛋白质来源,在解决就业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鱼水情深”——“以水养鱼,以鱼净水”,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