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一点红”病的诊治
黄颡鱼“一点红”病,又叫“裂头病”、“头肿病”,为近年来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
一、 症状和诊断
(一)、流行情况
从苗种到成鱼均会患病。1~3两之间的鱼发病较多,在苗种阶段,3cm左右的黄颡鱼苗易发此病。尤其是二龄鱼发病率较高。水温在18~30℃之间发病,25~28℃发病较严重,因此每年的6~9月为发病高峰期。该病病程比较长,短的几天、长的可达20天至一个月,累计死亡率比较高。温度降低时,病情可不治而愈。
(二)、病因
该病多由车轮虫等寄生虫寄生引起的细菌性并发病。是“爱德华氏菌”慢性感染造成的。其感染途径是经鼻腔感染嗅觉细胞,再进入大脑,经脑膜感染头骨。该病多伴随其他疾病发生,最常见的是败血症发生后易出现裂头病。当池塘水环境突变如倒藻,或水质恶化如pH值降低、氨氮增多、亚硝酸盐偏高、溶氧低,水体浑浊等也容易发病。另外,饲料营养、刮伤、抢食、机械损伤都可能诱发该病 该病是“爱德华氏菌”慢性感染造成的。其感染途径是经鼻腔感染嗅觉细胞,再进入大脑,经脑膜感染头骨。
(三)、症状
黄颡鱼“一点红”病主要表现为头顶“一点红”(充血症状)。发病初期,病鱼体表无明显临床表现,仔细观察可见病鱼体色变淡,背部有轻微浮肿。发病中后期,病鱼头顶部充血、出血,头顶向上隆起形成脓包、头部皮肤溃烂,严重时头顶穿孔,裂开,甚至将头盖骨蛀空,形成一个狭长的空洞,露出脑组织。严重的还有鱼鳍发红的症状。解剖可见腹腔有淡黄色透明状液体,个别出现溶血现象;肝脏肿大,充血变性,肝脏土黄色无光泽,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胆汁颜色变淡或变蓝;脾和肾肿大充血;胃膨大,胃壁充血较重,胃内无食物或有少量食物,个别有胃积水现象;肠道壁发红,肠粘膜脱落,剪开肠道可见黄色浓汁状液体。
头部“裂开”是“一点红”病的主要特征。“裂头”是发病的末期症状,但并不是发生“一点红”病的黄颡鱼都会出现“裂头”症状,多数没有发展到“裂头”阶段就已死亡。经观察,“一点红”症状尚未出现时,检查正常黄颡鱼的内脏特别是肝脏已有不同程度的轻微损伤和病性,主要表现为肝的质地变脆,无弹性,有轻微的变色。随着病程发展,病鱼食欲减腿,离群独游,有的在水面做间歇性狂游或较长时间头朝上、尾朝下垂直悬于水中,且来回转动。更有甚者鱼体弯曲成S型。发病鱼头顶部红肿、溃烂,直至将头盖骨蛀空,形成一个狭长空洞,严重的还有鱼鳍发红、内脏有少量腹水的症状。病鱼会在水面呈头上、尾下状缓慢转动。解剖可见腹腔有淡黄色透明状液体,个别出现溶血现象;肝脏土黄色无光泽,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脾和肾肿大充血;胃膨大,胃壁充血较重,个别有胃积水现象;肠道壁发红,肠粘膜脱落,剪开肠道可见黄色浓汁状液体。
(四) 、诊断
一般只要看到鱼头顶出现“一点红”症状,即可判断是此病。但由于病鱼体弱,鳃上常常会寄生大量的车轮虫,所以有人经常会误诊为车轮虫病,但这个寄生虫感染是继发的。
二、预防和治疗
因为感染是从鱼脑内向脑外,所以一旦发病,外用消毒、内服抗生素效果均不是太佳,所以我们认为,预防是关键。
(一)、预防的主要措施:
1、重可控:控制黄颡鱼的放养密度在2500~3000尾;选择适宜的池塘面积和水深,一般主养池塘面积为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以1.5~2米较为理想。
2、多增氧:黄颡鱼对低氧环境的耐受性比其他鱼差,放养密度较高的池塘应设增氧机防止鱼缺氧浮头,增氧机功率平均每亩1.5KW。
3、勤改底: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地质。
4、巧稳水: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微生物制剂,保持水质稳定。
5、常保健:选用优质饲料,定期内服维生素类,增加黄颡鱼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
6、善杀虫消毒:定期使用杀虫药如硫酸铜等;定期使用消毒剂消灭鱼体内隐藏的病菌、清除鱼塘内的病菌。
(二)、治疗:
由于发病起源于脑内感染,所以要选择一些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氟强、菌磺药物,某些头孢类药物,氧氟沙星等,都是一些比较好的选择,同时进行外用消毒,比较好的有二氧化氯。病鱼一般会并发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所以可以同时外用一些杀虫药如硫酸铜等。但是使用杀虫药时要注意不能影响到黄颡鱼的摄食,不能破坏水质。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