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的病害防治

发表时间:2020/09/02 13:07:45  浏览次数:200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鲟鱼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之一, 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的鲟鱼养殖业自上个世纪90 年代起步后发展迅猛,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流水养殖都形成了一定规模。近年来伴随人工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鲟鱼病害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广东、湖北、四川等地发病情况均比较严重, 给养殖户和鲟鱼产业带来危害。下面就鲟鱼人工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疾病与防治概述如下:


1 鲟鱼病害的预防


鲟鱼养殖方式大多为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鲟鱼很容易因环境不良、投饵不当致病,一旦发病就会迅速在个体间传染,以致在很短时间里发生较大规模的群体疾病,药物治疗较难控制。做好鲟鱼疾病的预防,是控制鲟鱼疾病的首要工作。一是鲟苗放养前,对养殖设施必须进行药物消毒,如用高锰酸钾溶液(20mg/kg)浸泡或用生石灰(150mg/kg)全池泼洒。值得注意的是养殖设施消毒后,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药物残液或让消毒药物药性消失(生石灰要等5~7d)后,才能放鱼。二是鲟鱼苗种放养时,需用3%的食盐水浸泡5~10min。三是在鲟鱼发病高峰的仔鱼开口和幼鱼转食时期,需定期用聚维酮碘(PVP-I)0.5mg/kg 对水体消毒和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预防肠炎等。四是对鲟鱼食用的生物活饵料(水蚤、水蚯蚓等)需严格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是将待用的活饵料用紫外线照射30min 后,再用5%食盐水溶液浸泡10min。五是对危害较大的鲟鱼病毒或细菌性疾病,可采用疫苗人工免疫的方法。六是加强日常管理,定时排污、换水,及时捞出死鱼,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坚持巡池,防止鼠、鸟、蛇、猫、凶猛鱼类侵袭。


2 常见病害防治


2.1 细菌性败血病


2.1.1 病原。该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该菌在自然界尤其是水体中广泛分布,为条件致病菌。


2.1.2 症状。病鱼行动迟缓,摄食量下降,体表症状为腹部、口腔周围、骨板基部出血,肛门红肿,鳃丝颜色较淡;剖检有淡红色腹水,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有坏死灶,后肠及螺旋瓣出血发炎,并充满泡沫状黏液物质。


2.1.3 危害。该病可感染人工养殖的各种规格的鲟鱼,在管理不善、连绵阴雨天时较易发病,该病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如控制不及时,死亡率很高。


2.1.4 预防与治疗。保持池水清洁,不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定期用二氧化氯(0.3mg/kg)进行水体消毒,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菌药物、维生素A、维生素E等。发病时,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消毒,用量为1m3 水体用药0.3g;每100kg 鱼每天用恩诺沙星2.0g 拌饵,分4 次投喂,6d 为1 个疗程。


2.2 细菌性肠炎病


2.2.1 病原。该病病原为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f.intestinalis Wang)。


2.2.2 症状。病鱼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检查病鱼,可见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流出;解剖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或者全肠呈红色,肠内无食物且积黄色黏液。


2.2.3 危害。多种鲟鱼的稚、幼鱼(250g 以下)易染此病。在水温高于20℃时,因养殖水体水质变差或鲟鱼摄食变质饲料易发此病,常引起大量死亡。


2.2.4 预防与治疗。保持水质清新,水量充足。投喂天然饵料,一定要新鲜;投喂人工饲料,要选用颗粒大小适中的全价饲料。尽量做到定时定量投喂,定期投喂药饵(每10kg 饲料中添加大蒜素2g)。发病治疗时采用外用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外用为1m3 水体泼洒溴氯海因0.3g 或土霉素合剂2~6g(比例为1∶3)。内服为1kg 鱼每天用0.02~0.04g 大蒜素或痢特灵,拌饵投喂,连服5~6d。


2.3 肿嘴病


2.3.1 病原。从该病对一些抗菌药物较为敏感的现象来看,普遍认为该病病原为细菌。但目前未见有关病原的筛选、回感、鉴定等详细研究资料。


2.3.2 症状。病鱼口部四周充血、肿胀,有时伴有水霉着生,口腔不能活动自如,摄食困难。


2.3.3 危害。该病在20cm 以下的幼鲟阶段发生较多,可造成幼鲟死亡。


2.3.4 预防与治疗。常换新水,不投喂变质饲料,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定期对饲料台消毒。发病时,1m3 水体泼洒恩诺沙星1g,连泼3d;100kg 鱼每天用土霉素3g 拌饵投喂,连喂3d。


2.4 烂鳃病


2.4.1 病原。该病病原为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该菌在20℃温度时,生长良好,毒力强。


2.4.2 症状。病鱼体色较淡,行动迟缓,离群独游;鳃丝发白,呈斑块状腐烂,覆盖带水中泥土杂物的胶混黏液。


2.4.3 危害。该病主要危害20cm 以下的鲟鱼。染病后2~3d,病鱼因呼吸困难而死。


2.4.4 预防与治疗。及时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每15d全池泼洒1 次生石灰(CaO), 使池水浓度为40mg/kg。发病时,1m3 水体泼洒二氧化氯0.3g,连泼2d。每天用4~8mg/kg。呋喃那斯浸泡病鱼1h,连泡2d。全池泼洒季铵盐类药物,如水产用双季铵盐碘,1m3 水体用药0.5mg,疗效显著。内服治疗可用土霉素拌饵投喂,每天用药50mg/kg 鱼体重,连用3~5d。


2.5 卵霉病


2.5.1 病原。该病由水霉属(Saporlegnia)和绵霉属(Achlya)等水生真菌寄生引起,常见种类有同丝水霉(S.monica)、鞭毛绵霉(A.flagellata)等。


2.5.2 症状。受感染的鲟卵上,菌丝像根状物侵入卵膜,外菌丝穿出卵膜或辐射状浸在水中,使鲟卵像一个白色绒球。


2.5.3 危害。在15~20℃水温条件下,鲟卵易感染水霉,传染快,死亡率高。


2.5.4 预防与治疗。提高鲟卵受精率,改进孵化方法,保持良好水质,或采用人工方法不断清除坏卵。发病时,每天用2mg/kg 的亚甲基蓝浸泡鱼卵10min。


2.6 肤霉病


2.6.1 病原。同卵霉病病原。


2.6.2 症状。此病多为鲟鱼体表受伤而继发感染。病鱼伤处灰白色,滋生大量棉絮状水霉菌丝。患病鲟鱼早期离群在水体上层不正常游动,不摄食,鱼体逐渐消瘦,直至死亡。


2.6.3 危害。各种规格的受伤鲟鱼均可感染,严重者可致死。


2.6.4 预防与治疗。放养仔、幼鱼的鱼池池壁池底要光滑,避免擦伤。运输、转池和放苗时,操作要细致,经过操作后的鱼苗下池时,需用2%~3%的食盐水浸洗5~10min 消毒。发病时,工厂化养殖方式可采用提高水温进行控制,效果较好(水温控制在25℃以上,以28~30℃为好)。全池泼洒食盐、小苏打合剂,1m3 水体用药量为食盐400g+小苏打400g。

2.7 车轮虫病


2.7.1 病原。病原体为车轮虫属(Trichodina)和小车轮虫属(Trichodinella)的一些种。


2.7.2 症状。病鱼体表无光泽,消瘦,游动迟缓。打开鳃部,可见鳃丝暗红色,黏液较多。镜检可见在体表和鳃上有大量车轮虫寄生。


2.7.3 危害。该病主要危害静水池塘中培育的稚、幼鲟,大量寄生时,虫体成群地聚集在鳃的边缘或鳃丝缝隙里,破坏鳃组织,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使鱼死亡。


2.7.4 预防与治疗。预防同口丝虫病。发病时,将病鱼用5%食盐水浸浴1h,转入流水池中饲养,病情可好转而痊愈。用15%~25%的福尔马林可去除鱼体和鳃上的车轮虫。


2.8 小瓜虫病


2.8.1 病原。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Fouquet.1876)。


2.8.2 症状。患病鱼体日渐消瘦,游泳能力大大降低,且浮躁不安,食欲减退。肉眼观察,病鱼体表布满白色小点,在鳃丝和鳍条处严重。镜检体表黏液或鳃丝可见大量多子小瓜虫。


2.8.3 危害。该病多发于水泥池静水饲养的鲟鱼苗种,水温20~25℃条件下,易暴发此病。虫体侵袭鱼的皮肤和鳃瓣,在组织里以组织细胞为营养,引起组织坏死,阻碍呼吸,导致鱼窒息死亡。


2.8.4 预防与治疗。鱼池在放苗前应用生石灰(150mg/kg)或高锰酸钾(20mg/kg)彻底消毒。增强鱼体体质,在水泥池养殖鲟鱼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流 水量。发病时,提高池水温度至30℃进行控制,效果较好。用50mg/kg 福尔马林溶液浸浴30~60min, 重复3d; 用3.5%食盐+1.5%硫酸镁溶液浸浴15min;用0.38mg/L 干辣椒粉+0.15mg/L 生姜片混合加水煮沸后全池泼洒。


2.9 气泡病


2.9.1 病因。本病是水中氮气或氧气含量过饱和时(氮气饱和度达125%以上时即会发生氮气所引起的气泡病;在氮气饱和度达130%以上时,短时间内即会引发致命的危害),使鱼的肠道、鳃、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进而使微细血管产生栓塞,造成组织水肿等现象,而使鱼致死。养殖用水使用地下深层水或自喷地表水时,极易取到氮气过饱和的水而引发此病。


2.9.2 症状。病鱼游动缓慢、上浮贴边,或分布在水流较缓处的中上层水中,病重者腹部膨大明显,下沉困难。肉眼检查,可见在口前两侧的两条沟裂内有许多呈线形排列的气泡;剖腹可见部分胃内有食物,肠内有黄色黏液和气泡。镜检鳃丝发白,鳃丝间黏液较多,有许多小气泡,鳃丝完整。


2.9.3 危害。该病对鲟鱼幼鱼(15cm 以下)造成危害最大,严重时,3~5d 就可使大部分的鱼死亡。


2.9.4 预防与治疗。减少水源过度曝气,防止水源中气体过饱和。鲟鱼转食期间,池中充气头罩上网罩,可避免鲟鱼误食气泡。发病时,全池泼洒食盐,使池水浓度为0.5%。把有病的鱼收集到经处理过的较低温水中,加大水流速度,增加鱼的运动量,使鱼通过体循环,较快地排出体内气泡。针穿刺病鱼腹部放气,效果较好。


2.10 肝性脑病


2.10.1 病因。长期投喂来自污染严重、体内富积大量有毒物质的水蚯蚓,或长期大量施用某种防病药物。


2.10.2 症状。病鱼患病早期有跳跃、乱窜等极度兴奋行为,散游或独游,食量减少,后期处于昏迷、昏睡状态,停食,直至死亡。肉眼检查病鱼体色、体表正常,偶有头部前端和吻部的腹面表皮脱落、背面粉红,或胸鳍基部、口周围有一些增生物,或肛门红且稍突出。解剖可见肝脏紫色或褐色或灰色,严重者肝糜烂,胆囊正常,肠内无食物,肾脏、脾脏、心脏正常;肝病变较轻者(活力较好者)脑形状正常可辨,眼观无异常,解剖针可挑起;肝病变较重者(濒死、死亡者)脑糜烂、破碎,难辨结构,针拨动呈豆腐状,解剖针不能挑起,颜色呈乳白色。


2.10.3 危害。该病主要危害人工转食阶段的各种鲟鱼,可造成大量死亡。


2.10.4 预防与治疗。注重水质调节,保持良好水质。投喂人工养殖的水蚯蚓,减少或避免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在饲料中添加乳果酸或乳梨醇对史氏鲟肝性脑病有治疗作用。


2.11 心外膜脓肿


2.11.1 病因。推测饲料中的氧化脂肪是该病的原因,具体的致病物质及机制还尚未清楚。


2.11.2 症状。病鱼患病初始阶段,食量减少,散游或独游于池中,后期游动日渐缓慢、停食,最终死亡。患病鲟鱼体色正常,体表除心脏部位外突外无其他结构上的异常。 


解剖可见肝脏的外形略显肿大,颜色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有程度不同的淤血点,个体较大者呈紫黑色,小的则为红色或局部出现灰红色。心脏外表呈不规则凹凸瘤状,腹面颜色由红到白,动脉球红紫色。个体大的鱼体,心脏前端为灰色,后部为紫色。稍小的鱼体表现出心房肿大。鲟鱼前肠空,后肠食物饱满。肠壁、肾脏、鳃、脾、脑等器官,从外观看无异常,体腔内无异常结构。


2.11.3 危害。该病的发生集中在体重15~200g、体长15~30cm的鲟鱼幼鱼。患病鲟鱼有史氏鲟、俄罗斯鲟、杂交鲟等。


2.11.4 预防与治疗。投喂无污染的水蚯蚓,减少或避免饲料中的药物添加可有效预防鲟鱼心外膜脓肿。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


2.12 大肚子病


2.12.1 病因。该病为消化不良或气单胞菌引起。2.12.2 症状。病鱼体色正常,腹部膨胀,腹部向上浮在水面无力游动;解剖胃中食物较多,肠道边有气泡,有的胃中食物不多,但有气。


2.12.3 危害。该病主要危害转食期间的鲟鱼幼鱼,染病率低,传染率也不高,患病幼鱼不会很快死亡。


2.12.4 预防与治疗。改善水环境,降低养殖密度,增加水流量。发病时,1kg 饲料添加氟哌酸2~6g+干酵母8~12g+大黄3g,拌饵投喂,5d 为1 个疗程。若发现病鱼群粪便变稀,大黄应减量或停喂。


2.13 蛀鳍病2.13.1 病因。该病病因为在鲟鱼开口期或转食期,由于放养密度过大,规格不整齐,个体大、活动强的幼鲟把个体小、活动弱的幼鲟的鳍条当食物咬伤所致。


2.13.2 症状。病鱼游动失去平衡,在水体上层靠池边活动;肉眼可见病鱼胸鳍、尾鳍破损、分叉,严重者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继发水霉。


2.13.3 危害。该病主要发生在稚鲟开口期和幼鲟转食期,易继发水霉引起死亡。


2.13.4 预防与治疗。保持鲟苗放养密度合理,同池鱼规格整齐。仔鲟开口期和转食期要少量多次地投喂充足适口的饲料。及时挑出患病幼鲟,进行常规消毒后单养,以防继发水霉引起死亡。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