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养殖概况现状及生物病害的现状

发表时间:2019/04/21 12:49:11  浏览次数:216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1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渔业以捕捞为主,水产总产量不足 50 万吨。从 20 世纪50 年代末起,特别是进入 80 年代,经过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渔业产业结构经过调整,我国渔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尤其是水产养殖业在渔业政策引导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飞速发展,90 年代初期养殖产量开始超过捕捞产量。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水产业的第一大国。2002 年水产品产量达到4561.8 万吨,占全球产量 40%左右,其中海淡水养殖产量达 2907 万吨,占总产量的 64%,约占全球养殖产量的近 60%;2004 年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 65%,世界总产量的 70%以上。从 2000年开始,我国水产品出口额跃居大宗农产品首位,出口额为 38.3 亿美元,2005 年出口额比 2000 年翻了一番,约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30%。养殖产品占出口产品的比重越来越大,一些优势品种所占份额明显,仅六大品种(对虾、鳗鱼、罗非鱼、大黄鱼、贝类、河蟹)就占一般贸易出口的 60%左右。

从 2006 年开始,我国水产养殖逐步实现增长方式的变革。“以渔养水,以水养鱼”的生态养殖理念得到推广,渔业科技入户活动使水产良种和科学养殖得到推广,养殖方式也从单一的池塘养鱼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已有淡水池塘养殖、淡水大水面养殖、浅海养殖、海洋滩涂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等养殖方式,养殖品种也由淡水鱼类扩大到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两栖类、爬行类等近百个品种。我国除自发培育“广特超”新吉富罗非鱼等品种外,还不断引进新的品种,如美国黑石斑鱼、海湾扇贝、康乐蚌等。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大缓解了食物对陆生农业的压力,增加了劳动就业机会,扩大了出口创汇,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海水养殖的产量从 1996 年 763.9 万吨,增加到 2005 年的 1384.8万吨,海水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由 26%提高到了 68%,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海水养殖的品种也日益增多,由最初的几十种发展到现在已形成养殖规模的鱼虾贝藻养殖品种有近 100 种,其中鱼类就有 80 余种。据统计,2004 年海水养殖鱼类的总产量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 4.3%,其中产量较高的海水养殖鱼类为鲈鱼、大黄鱼、鲆类等。

2 我国水产养殖生物病害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全球水产品流通日益频繁,导致水生动物疾病发生也全球化,传播速度加快,造成的损失被无限放大,以美国和加拿大养殖的三大鱼类(鲑鱼、虹鳟和鲶鱼)为例,每年因病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占到总产值的 10%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2002-2009 年,我国水产养殖病害平均年损失达百亿元之巨,其中鱼类约占 55%-77%,甲壳类约占 11%-28%,贝类约占 3%-16%。2002 年全国统计(近 20 个省市)因病害造成较大损失的传统淡水鱼类发病面积约 800 万亩以上,占传统渔业面积的 15%左右,产量损失约 5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估计在 13 亿-15 亿元(中国渔业年鉴,2005)。2004 年全国 30 个省内监测到的水产病害有 126 种,病害损失 151 亿元,其中鱼类损失 83 亿元(54.8%),甲壳类损失 41.63 亿元(27.5%),贝类损失 23.92 亿元(15.8%)。2006 年全国 80 种左右的水产养殖品类发生的病害达 180 种之多,全国 30%以上的养殖范围都遭到病害的威胁,直接经济损失达 140 亿元以上。2010 年上半年浙江省经过监测发现,全省 388 个监测点,28 个监测的水产养殖品类,除鲢鱼、乌鳢、美国红鱼、贻贝、缢蛏等5 个品类未监测到病害之外,其余 23 个品类共监测到各类病害 55 类,其中病毒性疾病 3 类、细菌性疾病 20 类、寄生虫性疾病 8 类。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