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育苗时鱼苗下塘及注意事项
在鱼塘养鱼过程中,鱼苗下塘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同时也影响鱼苗的生长和人们的经济效益。本文立足于此,分析影响发塘率的原因,并浅谈鱼苗下塘的技术要点,意在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养殖方面提供可行性参考,提高养殖效率。
1鱼苗下塘影响鱼苗发塘率的原因分析
1.1 鱼苗下塘方法不当
在鱼苗下塘时,如果放养的方法不当非常影响鱼苗的发塘率。首先是温度环境的变化,鱼苗在运输过程中大都利用尼龙袋和密封箱,尼龙袋的温度相对外界来说要高出好几度,所以当鱼苗下塘时外界温度的改变使鱼苗不能尽快适应,从而造成鱼苗死亡;其次,在放养过程中如果遇到大风天气或者放养的时间、地点不合适都会影响鱼苗的发塘率。
1.2 鱼苗下塘时的池塘环境影响
由于鱼苗身体小而且纤弱、抵抗力差,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因此如果池塘中没有及时清理杂质和进行全面消毒会造成很多微生物泛滥以及青苔疯长,会造成幼小的鱼苗被病原微生物侵害,或者是陷入到池塘中的青苔里无法挣脱,从而影响鱼苗的发塘率。
2鱼苗下塘的技术要点
2.1鱼苗下塘前的准备
2.1.1全面清塘消毒:池塘的卫生和消毒是保证鱼苗健康生长的前提,因此在鱼苗下塘前,养殖人员应对鱼塘进行全面的密眼拉网,及时清理空塘中的生物像杂鱼、青蛙、蝌蚪、水生物等等能够造成鱼苗敌害的动物,同时还可以将堆积在池底的药物充分溶解,避免药物残留对鱼苗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要利用生石灰进行鱼塘的全面消毒,在消毒完毕,及时检查药物残留。对此养殖人员可以取一桶池塘底部的水,放入几条小鱼苗观察8~12小时,确定鱼苗正常才可以大批量投放。还可以用检测塘水PH值的形式,以8.5为界,低于8.5则证明毒性消失可以投放。
2.2 检查塘水肥度
塘水肥度不仅为鱼苗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而且检查塘水肥度是鱼苗下塘时的技术要点之一。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塘水的颜色来判断,如果塘水呈灰白色或者淡黄色以及黄绿色而透明度在30~35cm之间,我们就可以判断塘水肥度适宜,可以下塘。如果肥力不够,会造成鱼苗的养分不足,影响生长。养殖人员可以立即在池塘中泼洒粉浆或者在向阳的池塘边进行堆肥,尽快培肥水质;如果肥力过剩则会造成池塘中滋生大量的水中微生物和鱼苗争夺养分,影响其生长,对此,养殖人员要及时加入清水进行肥水的稀释,待稀释完成才可以下塘。
2.3 掌握池水深度
池水深度是保证鱼苗光照和生长的前提,一般我们池塘的水深在40~50cm之间,既可以保证阳光照透,又能满足鱼苗正常的活动需求。水位过低会影响鱼苗的正常游动,影响生长;水位过高会影响池塘中阳光的吸收不利于培肥和饵料的繁殖。
3鱼苗下塘的注意事项
3.1放养时间
我们这里所说的放养时间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鱼苗的生长时间,一般在鱼苗孵出一周之内,我们能够用肉眼看到鱼苗的眼点和腰点,并能自主进行平游,我们就可以考虑将鱼苗下塘。如果时间过早,鱼苗太嫩,很容造成死亡;如果时间太迟,则会影响鱼苗生长。第二方面是指鱼苗放养的时间,一般我们选择晴天的中午或者下午,这时期不但阳光照射的水温偏高,而且水中的溶氧也充足,有利于鱼苗下塘后适应新环境。
3.2放养地点
放养地点,一般我们选择深水处的上风口,一定要避免在下风口放养,会造成鱼苗被风浪吹跑或者压到池底,从而造成大面积的鱼苗死亡,影响成活率。而且放养时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将鱼苗倒入池塘,而是要紧贴水面,让鱼苗自然而然的游到池塘中。
3.3放养状态
在鱼苗下塘中,我们实验发现让鱼苗吃饱下塘的成活率要高于饿着肚子下塘的鱼苗。因此我们在鱼苗下塘前,可以以10万尾鱼苗为单位喂养蛋黄一个。将煮熟的蛋黄用纱布包住在水中揉成蛋黄水,让鱼苗吃饱,在进行下塘。
3.4放养温度
前面我们提到,鱼苗下塘时的温度不合适也会造成鱼苗的成活率低。因此在鱼苗下塘时,要保证鱼塘和装鱼的容器温差不要超过3摄氏度。如果温差过大会造成鱼苗温度不适,降低成活率。对此,我们可以进行温度调整,待温差缩小再进行鱼苗下塘,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缓苗”。常用的缓苗方式是将装鱼苗塑料袋开口放入提前在池塘中安置的网箱内,待温度一致,撤出袋子,进行袋中水和池中水的融合,半小时左右,待鱼苗适应水温,再撤出网箱。
3.5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也是决定育苗成活率的重要环节,很多养殖户为了提高育苗成活率大批量投放,但是并未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要根据鱼苗种类的不同选择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保证鱼苗的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育苗下塘是鱼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鱼养殖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此在鱼苗下塘时有很多技术要点需要我们注意。我们需要严格遵循育苗下塘的技术要点,提高鱼苗的成活率,保证人们的经济效益。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