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20/11/13 19:52:00  浏览次数:171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防治技术

  徐腊芬

养 殖水 体 亚 硝酸 盐 超 标是 制 约 养殖 鱼 类 生长,诱发养殖 鱼 类 发病、死亡的隐形杀手。因 为 在 养殖过程中,一 般 关 注水 质 水 色“ 肥 、活 、嫩、爽”,pH值、透明度、溶氧等理化指标,而忽视了亚硝酸盐检测。

一、养殖水体亚硝酸盐的来源

1. 投入物料:水体亚硝酸盐一部分源于人为投入的有机、无机物,如残余饵料和水生动物排泄的有机废物经氮化作用产生氨,鱼的泌氨作用也产生氨,人为施用氮肥也产生氨。这些氨在水体硝化细菌作用下逐步氧化为亚硝酸盐再转化为硝酸盐,此过程称硝化作用。硝化作用一旦受阻,如缺氧环境长期存在,结果就会引起硝化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在水体累积。

2. 外源水的注入:畜禽养殖发达的地区,由于过去对环保的轻视,乱排乱放造成地表水污染严重。池塘的水域一般靠抽入河流水,有的河流水色清澈见底,看似水好,经检测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因为底泥储存吸附大量的富营养物质,由于缺乏硝化细菌的转化,故亚硝酸盐超标。下图是今年端午节期间,雨后对浠水县清泉镇新铺大畈河进行检测的水质。

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防治技术

二、养 殖水 体 中亚 硝 酸盐 毒 性机 理 及危 害 表现

1.机理

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可通过鱼体表的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血液,使血液中亚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由于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从而使血液丧失载氧能力。所以在水体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时,即使水体溶氧较为充足,鱼体也无法有效吸收利用水体溶氧,鱼缺氧下,易应激发病。

2.危害表现

① 一般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安全含量要低于0.1mg/L。

② 当养殖水体溶氧降低,氨及硝酸盐水平较高时,往往导致水体亚硝酸盐水平增高,当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0.1-0.5mg/L,并长期维持这一水平时,鱼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丧失,造成鱼慢性亚硝酸盐中毒,表现为摄食量下降,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

③ 当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高于0.5mg/L,鱼中毒症状继续加剧,体力衰退,游泳无力,某些代谢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养殖户可能听说过或见过,有时在很好的晴天鱼浮头泛塘死亡,其直接因素就是亚硝酸盐这个隐形杀手作怪,如下图所示:

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防治技术

④ 长期处于高浓度亚硝酸盐的水体中,鱼鳃受损变黑,严重时导致死亡。缺氧浮头,清晨尤其严重,会导致鱼大量缺氧浮头甚至死亡;另外就是明显减料甚至不吃料。

⑤ 繁殖鱼苗时亚硝酸盐超标,受精卵被杀死,导致孵化率低甚至基本不出鱼苗。当催产非常顺利时,养殖户告知客户估计什么时候提水花或准备好夏花培育池塘工作,满心欢喜后,鱼卵进入环道、孵化缸孵化时,待到破膜时间节点,没有破膜,其原因是受精卵被杀死。

⑥ 表层水没有亚硝酸盐而地层水含有,在天气突变或倒藻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浮头泛塘事故。

三、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防治技术

1.合理使用增氧机,提高水体溶氧,使硝化作用得以完全彻底,减少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形成的机会。在高密度养殖水体的池塘,后期养殖水体载鱼量大,向水体投入物料进入高峰期,几乎每天下半夜提前开启增氧机向水体输入氧气,使鱼提前集中在增氧机周围。

2.因地制宜制定合理养殖密度及优化品种搭配。

3.投喂利用率高、吸收好的优质饲料,降低水污染。切勿投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尽量不投喂单一饲料,如菜饼、油糠、小麦、尾粉、豆渣等。

4. 合理使用有机肥、无机化肥,尽量使用利用率高的生物鱼肥。

5.科学合理投料:坚持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四定”原则,根据天气、养殖品种健康情况等及时调整投料,减少浪费,减少有机质在水体累积。

6.换水,稀释亚硝酸盐浓度。必须检测外源性水的水质,如果水质不理想,尽量做到晴天加水,切勿在外源性水的亚硝酸盐超标的凌晨向养殖水体注水,否则会雪上加霜。

7.解毒:有机酸解毒灵全池泼洒解毒抗应激。

8.改良底质:减少底部耗氧,间接增氧。底部耗氧占整个水体耗氧的8成以上,而水生生物养殖品种的耗氧不足1成。平时应做好定期改底、定期调水等预防工作。

等到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时,处理得不偿失,事倍功半,处理效果不佳,处理成本也高。因此,建议大家做好日常预防工作。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下一篇:水的特殊之处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