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浮游藻类培养关键技术节点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水的关键则是培藻。培藻能够提高池塘溶氧、吸收络合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同化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调节酸碱度、培育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浮游动物,为苗种提供优良饵料、增强养殖动物抗病力、抑制有害藻类、底生丝藻繁殖、营造良好水色和合适透明度等等。培藻的目的是将有益藻类培养成优势种群,构建一个平衡稳定的藻相。影响培藻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藻种、光照、营养、温度、酸碱度、水体硬度等等。
一、藻种
在自然水体中,藻类种类丰富,根据对水产养殖是否有益,分成有益藻类和有害藻类两种类型,常见的有益藻类主要有小环藻、小球藻、四球藻、栅藻、针杆藻等,有害藻类主要包括三毛金藻、刚毛藻、微囊藻、念珠藻、水绵等,有益藻类和有害藻类属于相互竞争关系,因此可通过定向培养有益藻类来控制有害藻类的数量。消毒药和杀虫剂使用不当、池水放置时间过长、进水滤网过密、丝状藻类(青苔)过多等都会导致藻种缺乏。新开挖池塘中的藻类数量和种类较少,需补充外来新鲜藻种以利于快速培藻。培藻时要注意根据养殖品种和养殖阶段选择不同类型的藻种进行扩培。
二、光照
光照是影响藻类生长最重要的生态因子,对藻类的光合作用速率、自身物质合成、藻体颜色、细胞形态和生长繁殖都有重要的影响。不同藻类对光照强度、光谱和光照周期的需求存在差异,蓝藻和绿藻对光照需求较高,通常分布于养殖水体表层,而红藻、硅藻、褐藻对光照的需求较低,能够利用绿、黄、橙等短波光线,可在深水中生活。在一定范围内,藻类的生长速率随着光照持续时间延长和光照强度增强也相应提高,因此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培藻。
三、营养
营养因子是藻类生长和增殖的根本。不同藻类的营养需求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营养素定向培养有益藻类,以达到控制有害藻类的目的,蓝藻、青苔、裸藻、三毛金藻、甲藻均可以通过定向培藻的方式加以控制。在养殖水体中,限制藻类生长的营养因子主要有碳、氮、磷,其最佳比例是2∶2∶1,其次就是钾、硅、微量元素等。根据藻类水色变化,适当补充碳源,改变水体的氮磷比,从而达到培养优势藻类的目的。在选择肥料时要注意,无机肥见效快,但是肥效不持久,而有机肥培藻肥效持久,但是见效缓慢,因此可以采用无机肥和有机肥搭配使用,少量多次。
四、温度
温度是藻类生长繁殖重要的影响要素,调控藻类细胞内酶的活性和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溶解,影响藻类生命活动,决定藻类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不同藻类对温度的适应性存在一定差异,可以根据季节、温度情况来扩培不同类型的藻种。藻种适宜温度范围是10℃到32℃,最适宜温度是25℃到28℃,极限温度是34℃,超过34℃以上1个小时基本全部死亡。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中藻类的生物量随着水温降低逐渐变少,并通过萎缩、休眠的方式度过不良环境,因此低温天气培藻应选择低温藻种如硅藻类小环藻等,温度达到20℃可以选择小球藻或其他绿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水温越高,藻类繁殖速度越快,因此可以选择低温藻种以到达快速繁殖的目的。
五、增氧
在培藻过程中需要适当的进行增氧。藻类中有很多不能游动的,需要开动增氧机,对水体进行相应的搅动,才能够让池塘中的藻体不断变换位置,同时使池塘水体受的光照和池塘的水温均衡,加强池塘中营养素的均匀分布,使池塘中所有的藻都能够均匀的发生光合作用和吸收营养,保持藻活力、促进藻体的均匀生长和繁殖。与此同时,开动增氧机能够补充池塘碳源、提高水体的碳含量,而且会加速池塘中氧气迅速扩散,避免出现局部溶解氧太高的现象。增开增氧机,能够有效提高池塘溶氧,加速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分解。
六、硬度
水体的硬度与藻类生长代谢密切相关。总硬度是指水体中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的总和,钙是藻类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对蛋白质合成代谢和碳、氮、磷的吸收转化具有重要作用。镁是叶绿素的关键组成元素,直接影响藻类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速率。不同类型的藻类对钙和镁需求不同,水体钙离子和镁离子的缺乏会抑制藻类生长。当水体硬度过低,总硬度小于10mg/L,可以用磷酸二氢钙或石灰石粉来提高水体的硬度,确保培藻顺利进行。
七、解毒
养殖水体环境污染、消毒剂、杀藻剂、杀虫剂使用不当、药物残留严重且时间过长,都是导致藻种大量死亡、藻种缺乏或抑制的重要原因。通常不同的毒素应该选择不同的解毒药品,例如养殖水体余氯、重金属超标可采用硫代硫酸钠、腐殖酸钠或EDTA解毒,硫化氢、可溶性有机质、氨氮含量过高都可以全池泼洒有机酸进行解毒,水体中菊酯类、有机磷类和藻毒素含量超标可以使用硫代硫酸钠或有机酸进行解毒。池塘发生中毒,可以先进行解毒,再重新引进20厘米深新鲜藻种的水,进行培藻工作。
八、微生物
微生物能够及时分解转化池塘中各种有机物质,为藻类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并且能够净化水质。目前水产养殖过程中常用微生物制剂包括复合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EM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制剂的使用应该根据池塘透明度适当调整,当水的透明度低于30cm,应及时补菌;当透明度高于50cm,需要进行肥水,应适当减少微生物使用频率。活菌制剂使用过多,会大量消耗水体中营养,影响藻类繁殖。当池塘水色过浓、有害藻类过多时,不宜进行全池杀藻,可以采取局部杀藻并解毒,再使用光合细菌、EM菌或复合芽孢杆菌,可有效控制藻类的过度繁殖。做到藻相、菌相、有机质间的平衡,有利于保证水环境稳定。
九、酸碱度(PH)
水体酸碱度(PH)与藻类生长密切相关,对藻类细胞内酶活性、营养物质吸收、藻种类型组成以及分布都有重要的影响。水体PH通过调节不同形态无机碳分配关系及碳酸盐平衡系统来影响藻类的生长 。不同藻类的PH适应范围有所差异,即使同一属的两种藻PH适应范围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别。藻类可以在PH范围4-10进行生长,最适宜PH范围是6.5-7.5。水体PH异常会损伤藻类细胞,影响藻类细胞代谢,水体PH过低,会增强水体重金属毒性,抑制硝酸还原酶活性,导致藻类缺氮,可采用生石灰进行调节,而PH过高会导致水体中矿物质及营养元素被吸附沉底,不能被藻类吸收,可以泼洒有机酸来降低PH。
十、敌害生物
池塘中敌害生物过多,会大量摄食藻类,严重影响藻类的生长繁殖,要注意及时清除。敌害生物主要有浮游动物、杂虾、杂鱼、杂蟹等。杂蟹、杂虾可以泼洒氯氰菊酯进行杀灭,杂鱼可以使用茶粕(5-10千克/亩)来杀灭,浮游动物可以泼洒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杀灭,消灭敌害生物后,必须使用有机酸解毒后才能进行培藻。
十一、水位
培藻池塘水位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水位不宜过高也不能过低,一般水位保持在1.2米左右。在春季水温较低,藻类光合效率低,因此水位不宜过高,以保证池塘整个水体里大多数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在培藻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机械增氧,因此水位不能过低,以保证藻类足够生长空间,避免增氧机打水导致水体浑浊,影响藻类生长和繁殖。
十二、水体浑浊
水体浑浊和悬浮物过多都会导致光照不足和营养物质被悬浮物吸附不能释放,影响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繁殖。水体浑浊可以采取部分换水或全池泼洒沉淀剂,如腐殖酸钠、聚合氯化铝、硫代硫酸钠等,吸附沉降水体中悬浮物质,提高水体透明度,再进行施肥培藻。
作者:罗金强,单位: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