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人工繁殖概况
鱼类人工繁殖是根据鱼类的自然繁殖习性,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生态、生理的方法,促使亲鱼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获得大量的受精卵,并在适当的孵化条件下最终孵化出鱼苗的生产过程。整个过程包括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和人工孵化三个主要技术环节。鱼类人工繁殖可稳定而大量地提供养殖用种苗,为水产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的文献中就有关于将成熟的雌雄鲤鱼配对,注入新水并投放鱼巢以促使鲤繁殖的方法,这可能是人类最早采用的鱼类人工繁殖技术。1842年,法国采成熟鳟的精、卵进行湿法人工授精取得初步成功。1859年,俄国改用干法人工授精,提高了受精率。1871年,美国开展了西鲱(Alosaalosa)的培育和驯化,并形成了一定规模。1885年,美国渔业委员会在伍兹霍尔建立了商业性的海水鱼类孵化场,进行鳕的孵化,以后又在格鲁斯托港建立了第二个大规模孵化场。1891年,麦克唐纳成功孵化比目鱼(Pseudopleuronectesanmericanus)、鲭(Scomberscomber)。1905年,美国在布恩贝湾建立第三个孵化场。前苏联的鲟和鲑的人工繁殖场约有90多处,每年放流鱼苗约10亿尾。1934年,巴西用鱼类脑下垂体提取液对一些鱼类催产获得成功。此后注射催情剂促使鱼类繁殖的生理方法逐渐在生产中应用。1958年,中国在池塘中首次培育出成熟的亲鱼,并以注射鲤脑下垂体提取液和辅以适宜的生态条件刺激,取得鲢、鳙全人工繁殖的成功。20世纪60年代日本海水鱼繁殖取得巨大进展,1965年,小笠原大量培育真鲷苗成功,1968年获得了大量人工培育的黑鲷仔鱼。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后,中国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作为催情剂,取得较好效果,使淡水鱼类的繁殖技术逐步趋于完善。四大家鱼和鲤、鲫、鳊、鲂的人工繁殖技术已在中国全面推广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完成了鲤、鲫杂交和三倍体选育工作,并成功推广了世界上第一个雌核发育养殖品种异育银鲫的养殖,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中国已经能进行人工繁殖的淡水鱼类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长吻鮠、大眼鳜、中华鲟、长江鲟、瓦氏黄颡鱼、南方鲇、泥鳅、乌鳢、胭脂鱼、岩原鲤、倒刺鲃等几十个品种。与此同时,中国海水鱼类的人工繁殖也取得较好的效果,先后完成了海马、黄鳍鲷、黑鲷、青石斑、东方鲀等21属44种海水鱼类的人工催产繁殖和孵化。20世纪90年代成功进行的大黄鱼人工繁殖,对天然资源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鱼类人工繁殖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催情剂的研究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中国淡水养殖鱼类苗种90%来自于人工繁殖,海水鱼类人工繁殖近年来发展较快,有效促进海、淡水鱼类的养殖。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