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挑选投喂鱼饲料防止营养性肝病发生
当前我国比较突出的鱼类肝胆综合症主要发生在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等常规主养鱼类中。营养性因素、毒性物质和药源性因素等原因均是此类疾病的诱因。因此,引起鱼类肝病的病因较多。具体发病原因概括如下:
1.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
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2.饲料营养不适合鱼类营养需要。
如蛋白质含量过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偏高或长期使用动物性脂肪和高度饱和脂肪酸等,导致饲料能量蛋白比过高。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
3.饲料氧化、腐败、发霉、变质。
脂肪是易被氧化的物质,脂肪氧化产生的醛、酮、酸对鱼类有毒,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鲤鱼采食1个月后,患瘦背病,肌纤维萎缩、坏死;草鱼、团头鲂等鱼类采食后,极易引发鱼类患肝胆综合症。
4.滥用药物。
长期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喹乙醇、黄霉素等促生长的药物,将造成鱼类肝脏损害。杀虫灭菌药物也容易蓄积在鱼体内,直接损害鱼体肝脏。
5.维生素缺乏。
如胆碱、VE、生物素、肌醇、VB等都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缺乏上述维生素均会造成鱼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积累,诱发肝病。
6.饲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如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引发鱼类的肝胆类疾病。
一些营养性疾病可以导致养殖鱼类死亡,而某些营养性疾病虽不会直接导致养殖鱼类死亡,但由于鱼类抗病力下降而易受病原侵袭发病或影响商品价值。鱼类营养性疾病发病率的增高,警示我们应该重视水产饲料的质量问题。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