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鱼类饲料摄入量的五个因素
1、 饲料原料的影响
农作物的产地、施肥及收获物均会影响到其含量,从而影响鱼类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的量。
如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会增加ve的消耗量。
又如va(即维生素A,下同)在绿色植物和幼嫩植物中含量丰富,而老化植物叶中含量很少。
ve在成熟的玉米中含量丰富,而在未成熟时收获的玉米中含量大大降低。
如用含水量为13%的玉米作为vb1、vc和vk的载体,经过4个月的贮存,则60%的效价被破坏。
再如某些原料作物含脂肪氧化酶,则会破坏va、ve的活性。
2、 加工、贮存方法的影响
绝大多数的维生素在加工、贮存过程中,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脂肪酶含量、微量元素种类及多寡、ph值高低等因素均可能损害饲料中维生素的活性,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
颗粒饲料在制粒过程中,制粒温度、挤压温度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维生素的效价。
3、 鱼类本身的影响
鱼体内不能合成vc、胆碱、肌醇和烟酸,它们必须饲料添加,而且添加量较其他维生素的量要大得多。
另外,不同的鱼类、不同的生活条件、不同的生长阶段对维生素种类和数量的需求也不同。
温水性鱼类大约需要15种维生素;而冷水性鱼类除15种维生素外,还需要对氨基苯甲酸。
4、 疾病及应激的影响
随着集约化程度提高、饲养密度加大、生长速度加快,使鱼类处于不同的应激状态,从而导致鱼类对微生素需要量发生变化。
疾病的发生,将导致鱼体内酶系统活力改变。这就需要维生素的补给量随之发生变化,同时肠道内的寄生虫和细菌往往破坏其正常吸收功能,并竞争维生素的利用,以及体内病毒与细菌产生毒素的排除与降解均可导致对维生素需求的改变。
维生素的超常量添加,特别是vc和ve可降低鱼类应激和缩短治疗时间。
5、 维生素之间及维生素与添加剂的影响
添加维生素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一些易被破坏的维生素应选用包膜制剂。
微量元素的存在是维生素失去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例如fe、cu等微量元素与va、vd、ve、vb12、vc等混合,则会加快这些维生素的破坏。
胆碱易吸水吸潮,从而导致对其它维生素产生破坏。因而不宜直接与维生素混合。
vc不能与其他维生素混合,亦不能与无机盐直接混合。
因此,在制定鱼类维生素的营养配方时,应根据鱼类的营养需求、季节变化、环境和生理条件,充分考虑上述诸因素的共同影响,使维生素配方更适合生产需要。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