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渔药使用情况及其替代品发展简介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抗生素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许多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提高了水产养殖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也给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目前国家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严禁使用抗生素渔药的政策措施,抗生素渔药在水产上的应用面临新的挑战。
1 目前我国抗生素渔药的使用情况
我国是渔业生产大国,水产养殖产量世界第一。水产品为改善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增加了大量优质蛋白质,为国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水生动物的各种疾病发生与流行日趋严重。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水产学会的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各种病害造成的水产养殖动物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亿元以上。迄今为止,对于水生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疾病,国内外大多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我国是世界上抗生素使用最多的国家,从2015年6月公布的第一份中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单显示:2013年我国抗生素使用量达162 000 t,其中52%为兽用,在36种常见抗生素中,人用15.7%,兽用84.3%。在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危害会通过食物链的方式传给人类,集中表现有3个方面:一是细菌耐药性增强。长期低剂量使用,会培育出“超级细菌”,人类被感染后无药可治;二是破坏人体肠胃内的菌群平衡,损害人体健康;三是破坏生态平衡。部分抗生素进入江河湖海及土壤中,不易降解或降解缓慢。2013年,世卫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官员宣布抗生素时代终结,因为在过去30多年里,人们再也没有发现过任何一种新类型抗生素。
目前我国抗生素渔药使用面临的形势很严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渔药
虽然国家已出台了明令禁止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名录,但实际调查中发现生产上仍然有人在使用如氯霉素、痢特灵等禁用药物。这些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对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也会造成污染,自然环境的平衡被打破,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2 超剂量、超范围使用
国家对每种抗生素的应用对象和使用剂量都有明确的规定,实际生产上还存在将人专用抗生素应用到动物生产上,或将抗生素渔药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等。尤其是人畜共用抗生素,会加速人体内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最终导致人类无抗生素可用。福建省在调查中发现养殖技术人员对水产疾病正确诊断能力不强,能够正确诊断的养殖人员占总调查数的69%,其中草鱼、罗非鱼和对虾养殖人员对于养殖病害的正确诊断率要远低于这个水平。
1.3 不遵守国家规定的休药期
每种抗生素的使用国家都规定了使用时间和休药期。对水产养殖动物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破坏养殖水体中的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也会杀灭养殖动物肠道内的乳酸杆菌和部分弧菌等有益微生物,导致微生态环境恶化或水生动物消化吸收障碍而引发新的疾病。同样,水产品药物残留进入人体,会破坏人体肠胃内的菌群平衡,损害人体健康。通过调查发现:福建省也存在不遵守国家规定的休药期的现象,养殖人员对渔药的休药期认识不足,遵守休药期的人员仅占接受调查人员的56.1%。
1.4 不科学地对抗生素进行联合用药
抗生素联合用药必须是经过专业兽医开具的处方才能使用,但很多养殖户却擅自进行多种抗生素的联合使用,细菌有抗药性,抗生素联合用药会使细菌产生交叉耐药性,终将会导致养殖病害无药可治。
为治理抗生素渔药滥用现象,国家陆续颁布了《动物防疫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医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把规范用药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健全各级监测体系,深入开展对水产品中抗生素的监督抽查,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上滥用抗生素渔药的违法行为。
2 抗生素渔药替代品的发展简介
养殖生产上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全球性的。国内外专家正在研究抗生素的替代产品。近年来,我国一些具有抗病促生长作用的抗生素替代品应运而生,并且在水产养殖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们包括微生态制剂、中草药、抗菌肽、酶制剂、低聚糖、酸化剂等。
2.1 微生态制剂
目前在水产养殖生产上应用的有两大类:一类是体内微生态改良剂,将其添加到饲料中用以改良养殖水产品体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应用较多的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EM菌等;另一类是水质微生态改良剂,将其投放到养殖水环境中以改良底质或水质,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EM菌等。主要作用:分解有机污染物,净化环境、补充营养成分,促进养殖动物健康生长、抑制病原菌,提高机体免疫力。我国有通过CMP认证的正规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2.2 中草药
中草药是我国的瑰宝,水产用的主要有大黄、乌桕、五倍子、黄芩、穿心莲、黄柏、大蒜、楝树、水菖蒲、生姜等,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环保型绿色药物。中草药根据功效又可分为:抗菌类、驱虫类、促进生长类、抗病毒和清热解毒类。目前我国有专业的中草药生产企业100多家,用中药黄连、黄芬、苦参、五倍子等防治爱德华菌、弧菌、链球菌等细菌性疾病,极大地降低了病死率。日本用中草药桑白皮、杜仲叶等饲喂鳗鱼、虹鳟鱼,不仅改善了鱼的肉质风味,还可防治疾病,提高成活率。中草药制剂与微生态制剂联用可显著提高疗效,并可加快消化系统疾病的痊愈和减少复发。
2.3 抗菌肽
原指昆虫体内经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目前已经有500多种抗菌肽被分离、鉴定。不同动物的肠道内源性抗菌肽能抑制其相应的外源性病原菌,而对动物肠道中共生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动物细胞无杀伤作用,即高等动物肠道抗菌肽具有“种”特异性。抗菌肽产品可作为新型抗菌无公害渔药,替代抗生素制成饲料添加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可保障其健康发展和水产品安全,被认为是鱼、虾、贝等免疫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厦门大学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源于海洋动物的抗菌肽基因,通过发酵生产出具有高效抗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抗菌肽产品。目前,该产品已获批我国首个海洋动物抗菌肽基因工程产品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并已进入产业化前期阶段。
2.4 酶制剂
酶制剂是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生物体细胞或组织中产生的酶提取出来,并经加工后制成的仍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化学品,是一类高效、无毒、无副作用和环保性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植酸酶、果胶酶等等,饲用酶制剂在改善水产动物胃肠道内的微生物菌落、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改善饲料的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应用效果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中国饲料酶制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饲料中添加应用。酶制剂与其他物质(如有机酸)结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效果将更加理想。
2.5 酸化剂
酸化是人为地将有机酸或无机酸,单独或以混合物的形式添加到饲料中,以降低其pH的过程。主要作用机制:降低胃肠道pH值;调节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结构;使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加;增强免疫机能,缓解应激;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可作为饲料保藏添加剂。通过有机酸来抑制饲料原料或成品饲料中的沙门菌等病原菌,在欧洲得到广泛应用。酸化剂是一种无残留、无抗药性、无毒害作用的环保型添加剂。
2.6 低聚糖
也称寡糖,包括普通寡糖和功能性寡糖,以功能性寡糖为主。功能性寡糖可选择性地促进有益菌(主要是双歧杆菌)增殖,它的种类主要有:甘露寡糖、果寡糖、寡木糖、寡葡萄糖、寡乳糖等。它是一种不消化性糖类,不被胃酸胃酶分解,有一定甜度,人体摄入后基本上不增加血糖、血脂。进入肠部,在大肠中被双歧杆菌利用,而不被有害菌利用,所以可促进胃肠道有益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活菌制剂相比,低聚糖更稳定,对制粒、膨化、氧化和储运等恶劣环境条件都具有很高的耐受性,能抵抗胃酸的灭活作用,克服了活菌制剂在肠道定植难的缺点。它能维持胃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还可以结合病原细胞的外源凝集素,降低病菌吸附到肠壁上的概率,防止疾病发生。因此,添加一定剂量的功能性低聚糖可有效防止水产动物疾病。
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无公害、营养味美的水产品已成为了广大消费者的理想追求,消费“无抗”养殖水产品已成为了社会的共识,但是目前,无公害抗生素渔药替代产品的生产和应用,还远远滞后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使用抗生素渔药仍然是控制细菌性病害发生和蔓延的最便利的措施,全面实现水产养殖无抗化还不太可能,只有通过科学指导水产养殖生产规范性地使用抗生素渔药,同时通过媒体宣传、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使抗生素替代品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才能为未来实现全面禁用和少用抗生素渔药,保障绿色、健康、可持续水产养殖业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