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鱼类低温受伤后发病:简析难治的赤皮水霉并发症及其防控措施

发表时间:2022/12/27 03:32:36  来源:x20230316  作者:刘文俊  浏览次数:2244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每年冬春低温季节的下塘鱼受伤后死亡,每年都在说,但每年都发生。低温时节的鱼儿受伤或者冻伤后的烂身病、赤皮病、水霉病相当严重,只要一有发病大多是死的多活的少。单说这是水霉病,似乎不足以说透问题的实质,因为水霉这个"角色"只是最后的出场而已,它还有很多"前奏"性的起因,因此,我们暂且称之为:鱼类低温受伤赤皮水霉综合症,或者:赤皮水霉并发症,较为妥当。本文仅以受伤后的发病及其预防施治作一探讨,仅供参考。

(典型的水霉病症表现)

一、发病原理:先受伤、后长霉。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通俗理解就是鱼生霉长毛了,在低温环境下又恰逢鱼受伤严重时最容易爆发。在高温时段即使鱼有伤情,也只能患发赤皮病,好治得多。凡是被“水霉”缠上的鱼,长出有棉絮般的"白毛"加身,表明已经病入膏肓,哪怕用了有人吹的"神药"加持,但最后绝大多数鱼儿仍都逃不出“牺牲阵亡”的悲催结局。

(经典的水霉病网络图片)

水霉菌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是一种腐生性微生物,主要寄生于水中动植物尸体上,也可在水生动物伤口和鱼卵上寄生,适宜低温繁殖,在水温10-15℃时最适合生长,13-18℃时繁殖最强,25℃以上时繁殖力减弱。触发条件主要包括:温度(低温)和被寄生对象(寄主,比如鱼类、鱼卵)的健康状况(主要是受伤、体弱)两个方面,需要同时满足,才能触发水霉致病。也就是说,水霉菌体无处不在,鱼体或者鱼卵必须有伤口,哪怕是冻伤,加上低温才会爆发流行。

因此,苍蝇不叮没缝的蛋,本病的防控重在提前预防,水霉菌只能在伤口上滋生,健康完整的鱼是不会发病或者被感染的,所以,让鱼不伤,鱼下塘后用药先行防范,让水霉无法滋生,保证鱼体不受伤才是最好的防范方法。

二、因为所以:人为因素很重要。

经过多年的经历和观察,其实我们在认知上产生了误解:大家都认为低温适宜于鱼的运输,其实这是针对上市场的成鱼来说的。但最不适合再养鱼(苗种)的放塘,因为鱼在低温时鱼鳞松弛,抗应激能力很低,容易受伤发病,治愈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是无药可救。因此,我们应尽量在水温15度以上放鱼,这个时候的鱼体耐运输和耐折腾的能力强一些。

在水产行业中,很多人喂得好鱼,但有一些人不一定弄得好鱼,甚至还有人连像样的网具也没有。有些人操作技术不熟练(比如收网过快、集鱼时水少且浑浊等),野蛮捕捞(比如动作强度过大,网线粗糙),拉网捉鱼不轻细,浑水呛鱼,或者像上市鱼那样的装鱼密度过大,或者装运的水质不好,或者远距离的长途运输(长途鱼),或者在过秤时沥水时间过长干水过久,或者苗种本身有病体质虚弱,或者暂养不当甚至没吊水,或者掉鳞落甲粗甲严重,或者体表黏液粘膜被破坏,等等。这些不当操作及其后果,如果打鱼上市场作为食用鱼去卖倒无所谓,如果作为再养鱼那就犯了大忌。

(呛了浑水的鱼)

还有,如果拉网次数过多,或者暂养不当致伤,鱼体折腾受伤当然就严重,这些受折腾后的下塘再养鱼,或转塘后或捕捞后余在原塘的留塘鱼,底泥泛起池水搅浑后又没及时水质处理,起初之时即使有异样也不明显让人不知不觉。也许到了一定时候触发塘鱼发病,由此,发病且难以治疗

(鱼体内伤的出血现象)

有时,虽然鱼体受伤不明显,甚至看不出有伤,但也有隐性受伤让人浑然不觉,比如内伤、松甲、脱粘粗甲、未见明显的表皮伤痕及脱鳞现象等。鱼是冷血动物,因温度低时其新陈代谢也不活跃,病症潜伏期拉长,寒冬腊月的水温10℃以下是潜伏期(水霉内生长期),一般春节后10℃以上的水温才开始爆发(水霉外生长期),因此,有时在长达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都还会引发受伤部位发炎,造成鱼类慢性发病,让人防不胜防。

三、尽可能的避免:鱼儿无伤是最好的防范方法。

本文主张避开冬末和早春苗种下塘,尽量避开水霉真菌的暴发适温阶段(水温18℃以下),在西南地区尽量在10月小阳春或者冬天来临(11月)之前,和3月份油菜花开了之后较为适宜,也就是说,在每年的3月以后或者11月以前,即使这时候的鱼有伤,大多也是赤皮病之类,相较于水霉病来说,容易救治得多,治愈率的可能性也大得多。

但也并不是说年底年初都不能买鱼下塘,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再养鱼最好是买一年到头没停喂的喂料鱼,周边邻近的短途鱼,抬网鱼、网箱鱼比拉网起捕的鱼要好,找有养殖经验、有责任心(信誉好、口碑好、技术好)的养鱼场点购鱼较为妥当。尽量不买体质差弱的鱼和长途鱼(疲劳衰弱)以及清塘鱼(干塘受伤、浑水呛),农贸市场上的鱼不能要。另外,湖泊、河道以及水库等大水面的鱼,这类鱼在宽大水体很少受到惊扰锻炼,有"娇生惯养"的不利因素,从而影响运输后的存活率。

(图示:这种线条棱鼓的舀鱼工具易伤鱼)

鱼儿受伤如果是鱼的头嘴部受伤,多是因鱼的撞伤造成。鱼的尾巴受伤,多是在过秤时因鱼扳得凶,尾巴在桶子口沿上扳伤刮碰造成,或者是鱼筛配用不当而被筛子夹伤,这些环节少有引起注意。因为大家在买鱼时最专注的是:鱼过秤时狠起沥水,深怕水没沥干占了重量,但是,其实这个时候的鱼"干扳"得在喊救命了(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当鱼体长时间在没水且又相互受压后,会引起瞬间生理机能急剧下降,引发严重的生命危机,对后续的生命存活影响很大。

(图示:本图柔和的舀鱼工具与上图比较,不易伤鱼)

转鱼工具(比如胶桶)或者过秤计重的装鱼容器中,如果鱼处于水少甚至没有水的情况下,鱼与鱼之间相互堆积压榨,这种鱼受伤的后果表现是:胸鳍基部或腹鳍基部常会出现充血、溃烂,这是因为鱼在受压时,用胸鳍和腹鳍或鳍条来支撑鱼体,承受堆积时的重压力的缘故。即使当时外表看到没伤,也容易发生内伤。

(抬网内的鱼在"暂养")

我们如果把鱼当人来看待的话,很多问题本就可以避免的。因此,装鱼密度不能大,舀鱼工具要柔和,沥水时间要短,要在装有水的鱼桶(器具)中过秤计数,切忌干整。捕捞后的鱼尽量在网内缓和留停一段时间,让鱼得到密集锻炼和应激适应,称为"暂养",增加鱼的耐运输性。还有一个建议:尽量不买大个子鱼,越大的鱼挣扎越凶,越容易受伤。带水过秤、带水装鱼,鱼儿平安有望。

四、尽可能的救治: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鱼类在低温时段受伤后发病,前期是赤皮病(尚可救治),后期严重时是水霉病(严重时无救),也就是说,先有伤口发生赤皮病,继而再在伤口上滋生水霉。因此,赤皮水霉并发症的形成链条是: 鱼受伤+病菌感染=赤皮病+真菌感染=水霉病,形成赤皮水霉并发症状,水霉应该算是二次感染

如果鱼儿伤得严重,基本上是无药可救。一些卖鱼药的人说他的药不分病情轻重能治好水霉,简直是鬼吹不要脸。提倡用药救治是为了对有些伤得很轻和处于前期赤皮病阶段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果鱼的伤口还没长出水霉,可能还来得及治疗,也许有一线希望。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虽然目前市售防治赤皮病、水霉病的药物很多,但效果大多不好,或许是因为水霉病本来就不好治的原因。

(孔雀石绿)

现在被禁用的孔雀石绿,对鱼卵进行"染色"预防水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也只能是提前防范。其疗效被人为的夸大、被神话、被妖魔化,其实用于治疗水霉病时的效果并不尽人意,现在反倒成了水产行业被诟病、被攻击、被谣言的借口。其实,可以用高锰酸钾替用。

(显微镜下的水霉菌丝)

常规的救治和用药,目前多采用如下方法:

1.先行用药:在鱼下塘前先行用药一次,以提前杀灭塘水中的病原,为鱼预设创造一个最适宜的生存环境。

2.浸泡药浴:用食盐水(1-3%或者再加数滴醋)、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放15-20克);或者用其它杀菌药液泡浴。

3.受伤治疗:在苗种下塘后,无论有伤无伤,都应全池遍洒1-2次杀菌消毒药物预防,防患于未然,即使苗种有伤在没有发病时用药,受损伤的鱼体也可以得到恢复。比如:聚维酮碘、苯扎溴铵、溴氯海因、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外用泼洒。另外,据有资料刊载可用:大蒜素+二氧化氯:每亩用250克大蒜素加250克二氧化氯混合后全池泼洒。强氯精+戊二醛:强氯精2斤/5亩,戊二醛125毫升/亩,全池泼洒。

4.食盐小苏打合剂:每亩水面1米水深,食盐5斤加小苏打5斤混合泼洒,第二天使用碘剂(复合碘、聚维酮碘等),其后可以再使用食盐加小苏打合剂一次,据说此法防治水霉病效果好。

5.水霉专用药物:硫醚沙星对水霉病之类的真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同时也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嗜纤维菌也有杀灭作用;水杨酸即常见的"水霉净"药品,对水霉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二硫氰基甲烷对水体病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都有杀灭和抑制作用。水霉专用药物种类还有多种,此处从略。

6.中药药物:五倍子有收敛伤口之效,磨碎后用开水浸泡,每立方米水体放2-4克,可防治鱼类白皮病、赤皮病、水霉病及烂鳃病。另外,据有资料刊载可用:每亩水面用烟叶1-2斤,加水煮2小时,连汁带渣兑水全池泼洒;每亩水深1米用樟脑精3两,化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大黄硫酸铜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用大黄2.5-4克、硫酸铜0.5-0.7克,全池泼洒。先将大黄用0.3%的氨水按1:20比例(没氨水时可按1斤大黄加20斤碳酸氢铵加水),浸泡12~24小时后使用。

7.生石灰:如果有伤后发病又遇水质不良,可以施用生石灰每亩20-40斤调水泼洒。据有研究发现,水霉菌在接近中性的水中更容易繁殖,而在偏碱性时则不易爆发,据此可以使用生石灰水泼洒提升pH值而予防控。

建议用药:

根据实践,用于赤皮水霉并发症的防治,建议推荐如下的一些(新型)药品和上列药物联用,因为属于新药,病菌尚未产生抗药性,力争有好的药效。

1.蛋氨酸碘

蛋氨酸碘,杀菌力广谱,有杀灭病毒的效力,并且没有药残。它可以和很多甚至是所有消毒药物配合使用,更能够发挥效果优势。用于水生动物的出血、烂鳃、腹水、肠炎、疥疮、腐皮、赤鳍、溃烂、烂尾、烂嘴、赤皮、打印、脱粘等疾病。

2.头孢类药物

头孢类药物,比如头孢菌血康,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阳性、包括B-内酰胺霉菌株均有强效。体内血药浓度可持续72小时,不易产生抗药性,是目前杀菌力最强的药物之一。可以用于鱼类暴发性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烂尾病、弧菌病、爱德华菌病、细菌性败血症,白头白嘴病,白皮病,腐皮病等细菌性疾病。

3.纳米银类药物

纳米银类药物,比如银菌静,可以迅速深入透析感染组织抑菌消炎,快速修复创伤组织,促进细胞再生的特点。纳米银具有超强渗透性,强大的抑制细菌(诺卡、杆菌类、肠炎类等)、病毒(虹彩病毒、出血病、白斑病、各类杆状病毒、传染性组织坏死病毒等)、真菌、弧菌、疱疹等功能,彻底清除水体常见的弧菌、真菌、霉菌、顽固耐药菌。

除了上述的施治药物,现在还有很多对于赤皮病水霉病的专用药物,均可以使用。但一般均须连用5天以上为一个疗程治疗,外用加内服,尽最大努力挽救以减少损失。

总而言之,对于赤皮水霉并发症,一经发病难有很好的治疗,原则上只能预防,救治无用,"防重于治"在这里非常受用,健康完整的鱼不会发病,"鱼体不受伤"才是最好的防范方法。不要看到鱼儿长毛了才着急,问东问西也为时已晚,恐有妙手回春之术也难有奏效。

一句话归纳:不买长途鱼,沥水干鱼不过久,不让鱼受伤,带水称重,提前用药预防,这就是最好的水霉病控制措施。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欢迎光临搜狐号"丰祥渔业"!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www.modaip.com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m.modaip.com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