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鲈鲤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鲈鲤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陈修松1,邓思红2,李雪梅2,谭中林1,万玉芳2,姚玲2
(1.凉山科华水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四川西昌615000;
2.西昌学院邛海湿地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邛海土著鱼类繁育基地喜德正源水产有限公司,四川喜德615750)
鲈鲤(Pexcocypxis.pingi)又名金甲鱼、花鱼,鲤科、鲃亚科、鲈鲤属。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岷江、马边河(岷江支流)、青衣江、安宁河、细砂河(雅砻江支流)[1]。受生态环境的改变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导致其已面临灭绝[2],被评为长江一级急切保护动物[3],现已列为四川省珍稀保护鱼类[4]。鲈鲤肉厚脂细,味极鲜美,其营养极为丰富。肌肉氨基酸种类齐全,含12种脂肪酸,P、Zn、Fe、Se、Cu等矿物质元素丰富,维生素以VE、烟酸含量最为丰富,营养价值高于一般鱼类[5]。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味甘、平,有祛痰、止血、镇静的功效。能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出血、洛血、扭血、子宫出血、癫痫失眠,月经过多等症,全鱼可入药[6]。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
1生物学特性
1.1地理分布
鲈鲤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岷江、马边河(岷江支流)、青衣江、安宁河、细砂河(雅砻江支流)。
1.2形态特征
鲈鲤体呈棒形,头背部较平,略呈弱弧形,头后背部稍微隆起,显著高于头背部,口亚下位,下颌长于上颌。须两对,颌须较吻须长,其末端可达眼后缘下方。
背鳍1个,基本较短,外缘稍内凹,最后一根不分支鳍条为硬刺,后缘具锯齿。臀鳍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较至尾鳍基部稍近。胸鳍末端向后不伸达腹鳍基部。腹鳍起点稍前于背鳍起点,末端不伸达臀鳍起点。尾鳍深分叉,两叶等长,末端稍尖。
鳔2室,前、后室均呈圆筒形,后室末端钝圆。腹膜灰黑色。
体背部金黄色,腹部灰白色,体侧鳞片后部有黑斑,由此连接成许多纵行黑色条纹。
1.3生活习性
鲈鲤是一种亚冷水在急流中生活的鱼类,幼鱼栖息于静水浅滩处,成鱼喜栖息于大江大河急流险滩中。人工养殖鲈鲤幼鱼可在池塘培育,最适水温15~30℃;成鱼养殖需流水条件或有一定流速的网箱养殖,适宜水温2~28℃,高于28℃鱼体会逐渐不适应而发病、死亡。
鲈鲤幼鱼池塘养殖时常生活于水体的中上层,喜集群摄食和运动,游速较快。成鱼喜集群生活,在拉网、转池或惊动网箱等应激操作时,喜跳跃。
1.4食性
鲈鲤为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7],但在其生活史的不同阶段,摄食种类和强度是有区别的。稚幼鱼以食甲壳动物和昆虫幼虫及小型鱼类为主,成鱼以食其它鱼类为主,如鮈类、裂腹鱼类、麦穗鱼等;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摄食旺盛,生殖季节摄食量很小。当饵料不足时大个体会残食小个体。为伏击型摄食,平时静息于水边,当饵料出现时,立即捕食。人工养殖条件可驯化吃食人工饵料,善集群摄食颗粒饵料,甚至晚上也不间断。水温合适,摄食旺盛。
1.5生长特性
鲈鲤为亚冷水鱼类,温度适应范围较广,幼鱼适应水温3~30℃,生长最适水温为22~26℃;成鱼适宜水温2~28℃,最适温度为20~25℃。鲈鲤喜流水生活,对溶氧要求较高,养殖水体溶氧要求在5.0mg/L以上。鲈鲤为大型鱼类,个体较大,常见个体为1~1.5kg,最大个体可达18.2kg,雌性的生长速度快于雄性。
苗种培育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放养规格1.5~1.7cm的鲈鲤仔鱼,摄食生物饵料和投喂人工粉料,经10~12个月可长至20cm,重量可达0.1~0.15kg;在专池培育条件下,经40~50d培育,最大个体可达20.3cm[8]。第二年可长至0.3~0.5kg,第三年可长至0.75~1.1kg,可以上市销售。
1.6繁殖习性
3冬龄鲈鲤可达性成熟,雌性个体1.8kg以上,雄性个体1.5kg,即可参与繁殖。一生多次生殖,每年4-5月,水温上升至17℃时,在急流环境中,鲈鲤开始产卵,为一次性产卵鱼类[9]。一般怀卵量为3万~8万粒,成熟卵为橘黄色,沉性,卵径2.2cm,卵具微粘性,吸水膨胀后失去粘性。鲈鲤产卵场主要分布于木里河、小金河和卧龙河,尤以卧龙河的产卵场最具规模,这里水流湍急,滩多乱石多,到生殖季节,多数产卵鱼类从雅砻江进入小金河或由小金河进入木里河,再进入卧龙河,然后在卧龙河的急流险滩中产卵,卵在石缝下孵育,亲鱼产卵后可随水位下降而退回木里河、小金河下游[2]。生殖季节雌雄比为1∶2。
2养殖技术
2.1苗种培育
2.1.1池塘条件苗种培育池要求环境安静,注排水方便,池底淤泥少,最好是粘土和砂土(3∶1)混合底质。池塘面积一般0.067~0.2hm2均可,水深1.2m左右为宜,同时要建立防逃设施,并配置增氧机。
2.1.2清塘消毒清除过多淤泥,保留淤泥厚5cm即可。生石灰带水清塘(水深10cm),用生石灰375kg/hm2溶化后全池泼洒,然后用犁粑翻耕或人力搅动,以便淤泥深处消毒。石灰清塘可以促进淤泥中肥分进入水层。
2.1.3培育生物饵料消毒后,排干水,进行池塘曝晒,以淤泥龟裂为宜,以激发轮虫休眠卵和释放淤泥矿物质元素及有害物质。
进水要过滤,防治敌害生物进入;一次进水30cm,逐渐提升水温,直至加水至1.2m。加水后搅动池底,释放底部营养素和激活休眠卵。
晴天施用发酵腐熟的有机肥,追肥为豆浆或无机肥,待水色为黄绿色时停止施肥,用烧杯舀一勺水观察生物饵料的种类和密度,饵料以轮虫类和小型枝角类大量出现最好。
2.1.4鱼苗下塘与投喂待水色为黄绿色时,轮虫类和小型枝角类大量出现时,鱼苗及时下塘。将开口仔鱼饱食后下塘。放养规格以1.3~1.7cm为宜,放养密度120万~150万尾/hm2,其成活率可在80%以上。
鱼苗下塘后15d内,仔鱼靠摄食生物饵料生长发育;待饵料即将耗尽时,及时补充人工粉料。
2.1.5日常管理定期测量pH、氨氮、亚硝酸盐、H2S、溶氧和透明度(30~40cm为宜);查看天气状况以防漫水和缺氧以及调整投饵,视池塘水色变化,及时补充肥源和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定期捞取鱼苗观察发育状况,适时更换饵料和分筛入流水池培育。每天观察鱼体摄食、活动情况,每月取样检查生长发育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发生病害时对症治疗。
2.2成鱼养殖
2.2.1流水养殖
2.2.1.1池塘条件流水养殖池要求长方形,水源单进单排,保证最大水流,方便排污。
2.2.1.2放养规格和数量放养规格以1.3~1.7cm为宜,放养密度120万~150万尾/hm2,其成活率可在80%以上。
2.2.1.3饵料与投喂饵料为人工颗粒饵料,要求饵料粗蛋白在40%左右。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水温高于25℃,减少投喂甚至不投喂;水温20~25℃时,每天投喂量按鱼体重5%投喂;水温15~20℃时,按鱼体重3%投喂;10~15℃时,按鱼体重2%投喂;低于10℃时,每两天投喂一次。具体投饵量视鱼体发育阶段、健康状态等合理投喂,以鱼吃到七八成饱为宜。
2.2.1.4日常管理每隔1个月进行筛选,分级饲养。每隔15d对鱼体进行消毒处理。每月清洗一次池底和排出底污。观察鱼体活动状态,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2.2.2网箱养殖
2.2.2.1网箱设置养殖鲈鲤网箱应设置在有一定水流处,水深要大于9m。网箱规格:5m×5m×3m。鲈鲤受惊后易跳跃,故网箱要加盖网,防止鲈鲤外跳。
2.2.2.2放养密度与规格鱼体长10~14cm以下,以50尾/m3为宜;14cm以上,以25~30尾/m3为宜。
2.2.2.3投饵技术掌握“慢-快-慢”节奏和“少-多-少”的技巧,并根据天气因素,适当投饵;多使用浮性料,减少使用沉性料,减少浪费。
2.2.2.4日常管理定期清洗网衣,更换网箱,及时分筛,疾病预防,防止鲈鲤外逃。
3鱼病防治
3.1预防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调控水环境、病原体和鱼机体之间的关系,使这“三元关系”处于最优状态,减少鱼病的发生。
3.1.1调控水环境、优化养殖环境根据鲈鲤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生态习性,调控水流量和DO等,确保养殖环境始终处于最优状态。
3.1.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病原传播引进的鱼苗、鱼种和亲鱼要严格进行检疫和消毒;养殖用池和工具严格消毒和曝晒;养殖过程中尽量避免人为操作造成鱼体机械损伤;减少应激源(如水温变幅过大、药物刺激等)避免对鱼体造成应激伤害;疾病早期要及时对水体、鱼体消毒和药饵投喂处理;定期用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不投喂变质饵料等。
3.1.3增强鱼体免疫和抵抗力根据鲈鲤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投喂相应的营养素,确保营养全面;定期投喂免疫多糖、细菌多肽等药物进行免疫预防;采用合理的投喂方式和投喂策略。
3.2治疗
鱼病治疗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进行。在多发病季节(4-10月)根据鱼发病规律定期投喂大蒜素、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预防。鲈鲤主要疾病有车轮虫病、细菌性烂鳃病。
3.2.1车轮虫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鲈鲤苗种阶段,是由车轮虫寄生于皮肤或鳃部引起的,镜检鳃丝、鳍条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车轮虫布满鳃部。
症状:鱼体呈黑色,瘦弱,摄食离群,游动缓慢。
治疗方法: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用硫酸铜0.5mg/L和硫酸亚铁0.2mg/L或单用硫酸铜0.7mg/L,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疗效较好。
3.2.2细菌性烂鳃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鲈鲤成鱼阶段,发病初期肉眼检查鳃丝变白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亦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
症状:病鱼游动缓慢,体色暗黑,头部颜色特别暗黑。
治疗方法:用漂白粉1mg/L溶解后全池泼洒;用二氧化氯0.5mg/L,溶解后全池泼洒。
4注意事项
鲈鲤苗种虽然可通过驯化改食人工配合饵料,但在人工培育条件下,投喂浮游动物的鱼苗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效果要比投喂配合饵料好很多。
在苗种培育过程中,根据苗种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和分级培育,是保证苗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技术措施。
鲈鲤对饵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过低会导致鲈鲤生长不良,采用合理的投喂方式和投喂策略,投饵要缓慢,诱其群起抢食,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避免投喂过量饵料造成浪费。
鲈鲤对碘制剂较敏感,用量过大时容易中毒死亡。所以在选择渔药治疗鱼病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种类和浓度。
参考文献:
[1]
丁瑞华.四川鱼类志[M].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1994:319-321
[2]王强.雅砻江凉山州段鱼类资源现状调查[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刘军.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受威胁及优先保护顺序的定量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4,24(4):395-399
[4]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新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EB/OL],2000,8,15
[5]易建华,马秀慧,于丽娟,等,人工养殖鲈鲤肌肉生化成分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7):62-68
[6]伍汉霖.中国有毒及药用鱼类新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492
[7]韦先超,金灿彪,邓思红.鲈鲤养殖技术的初步研究[G].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146-148
[8]邓思红,陈修松,谭中林,等.鲈鲤苗种培育试验[J].水产养殖,2014(5):31-32
[9]韦先超,金灿彪,邓思红.鲈鲤人工繁殖试验[J].四川水产,2006,81(2):22-23
(收稿日期:2014-12-18)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