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国内对虾养殖行业15年发展之路总结(2010-2025)——产量、模式、行情、规模与环保的深刻变

发表时间:2025/04/04 21:26:50  来源:虾说我道  浏览次数:20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过去15年,国内对虾养殖产量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正式进入微利时。

2010年国内对虾年产量不足200万吨,至2025年已突破5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这一增长得益于工厂化养殖技术的普及和养殖密度的提升。例如,惠来县数字化养虾基地通过智能监控将亩产量提升至1万斤以上。

早期以“量”为主导,近年转向“质”的竞争。健康虾苗普及率从不足30%提升至80%以上,病害防控技术显著降低死亡率,推动单产效益增长。

“养虾难”曾是行业痛点,如今技术赋能下,养殖户从“靠天吃饭”转向“数据驱动”,产量与质量的双重突破成为共同成就。

养殖模式经历了从粗放式到高位池再到智能化、生态化的迭代升级,早期依赖池塘养殖,2015年后工厂化、小棚虾模式上线兴起。如江苏如东小棚虾通过控温、循环水系统实现全年多茬养殖,产量倍增。2020年后,数字化技术(如水质传感器、物联网平台)普及,惠来县“无人虾池”成为行业标杆。

资本热钱快速涌入导致模式快速扩张也引发问题,如东小棚虾因盲目扩张导致市场供过于求,2023年价格暴跌,倒逼行业回归理性规划。

行情上从供需失衡到全球化竞,市场行情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波动显著。近年来对虾价格起伏很大,2015-2020年因消费升级,对虾价格年均增长8%;但2023年进口冻虾关税归零、国内产能过剩,价格同比下跌30%,部分养殖户亏损严重。

加上消费者对药物残留的担忧,促使高端市场对“无抗虾”“生态虾”需求激增,溢价达20%-30%;普通虾则面临低价竞争,倒逼养殖户转向差异化经营。价格战让我们意识到,唯有品质和品牌才能立足。

养殖规模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分散经营到集约化转型。养殖规模呈现“集中化+区域扩散”的双向趋势。广东、海南等传统产区通过技术升级巩固优势,2025年广东产量占比仍超40%。

在北方(如山东、河北)和内陆省份(四川、湖北)利用工厂化模式突破地理限制,形成新增长极。

大型企业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整合资源,海大集团、恒兴股份等龙头企业控制超30%的苗种和饲料市场。

养殖规模扩张伴随环境污染压力,如东小棚虾因密集养殖导致弧菌爆发,提示规模需与生态承载力匹配。

环保理念从忽视污染到绿色发展,环保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新”,成为行业生存底线。

政策驱动:2015年后《水产品质量安全法》《绿色养殖行动计划》等法规出台,强制尾水处理、禁用违禁药物。

技术突破:循环水系统、微生物菌剂广泛应用,减少换水率50%以上;数字化监测降低药物使用量

可持续认证:2024年CP Foods等企业获得“无抗虾”认证,推动行业与国际标准接轨。

15年间,中国对虾养殖业从产量、技术、市场、规模与环保的全面升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未来,行业需在智能化、品牌化、可持续化方向持续发力,以应对全球化竞争与消费升级的双重考验。过去拼的是规模,现在拼的是技术,未来拼的是眼界。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www.modaip.com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m.modaip.com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