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常见水产病原病毒简介

发表时间:2023/09/24 15:27:45  来源:广州白云山宝神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473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1、疱疹病毒科

疱疹病毒科病毒颗粒呈球形,有多层衣壳,呈20面体对称,衣壳外有囊膜。病毒核酸为双链DNA,其中G+C含量为33-74mol%。疱疹病毒感染后,其核酸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中去而潜伏下来,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被激活,重新开始增殖,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有些病毒能使宿主细胞发生癌变。本科病毒分为甲、乙、丙3个亚科。从水生动物分离的疱疹病毒尚未划分到亚科,与鱼病有关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 鲑疱疹病毒是鲑科鱼疱疹病毒传染病的病原,病毒形态结构具有囊膜,大小150nm,衣壳直径为90nm,由162个质粒组成。虹鳟和红大马哈鱼对本病毒易感,大西洋鲑、河鳟、溪鳟等无感受性。人工浸渍感染尚未成功。腹腔注射虹鳟幼鱼,于10℃2-4周后开始发病。其症状表现为厌食、昏睡、体表发黑、眼晴突出。病理剖检可见肝脏、脾脏坏死,肾脏造血组织增生。死亡率达50%-70%。自然发病者见于产卵后的虹鳟亲鱼,其死亡率为30%-50%。
  • 红大马哈鱼疱疹病毒。本病是从红大马哈幼鱼中分离到的一种疱疹病毒,形态结构为有囊膜,直径为200-250nm,衣壳直径115nm。核酸为双链DNA。虹鳟和红大马哈鱼对本病毒易感,其中幼鱼的易感性较强。腹腔注射接种虹鳟幼鱼,于10℃1周后,试验鱼发病,死亡率达57%。病变特点为肝脏水肿和坏死,肾淋巴细胞巨细胞化,并有包涵体形成。
  • 麻苏大马哈鱼病毒。形态结构,病毒囊膜直径为200-240nm,衣壳直径为115nm。核酸为双链DNA。本病毒与鱼病的关系尚不清楚。但人工接种可感染虹鳟、红大马哈鱼、麻苏大

马哈鱼,鲑、细鳞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等鲑科鱼类。浸渍感染鲑幼鱼,在10℃2-3周后,试验鱼开始发病,3-5月龄幼鱼的死亡率达80%以上,病变表现为肝脏重度坏死,肝细胞巨细胞化,脾脏坏死,心肌水肿。试验耐过鱼在4个月后,以头部为主出现肿瘤病变。到第8个月,60%以上试验耐过鱼可见到肿瘤。

  • 班点叉尾鮰病毒

斑点又尼侧病属于疱疹病毒科,可引起斑点叉尾鮰幼鱼群暴发死亡率很高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形态与站构,病毒衣壳呈20面体对你,直径95-105m,壳粒数162。在细胞外或细

胞质空泡、核膜上的病毒粒子有囊膜包裏,大小为170-200nm。本病毒只感染斑点叉尾鮰,尤其是1周至6月龄的幼鱼,8月龄后则很少发病。野种鱼较人工饲养更易感。白叉尾、长鳍叉尾鮰、短棘鮰等则无易感性。病毒通过水传播,经口侵入鱼休。人工接种感染时、病毒最初侵害肾脏,然后是肠和肝脏,最后侵害神经系统。病毒在这些脏器中的细胞内增殖后形成包涵体、引起各脏器的出血和坏死。病鱼呈异常的游泳姿势。本病发生于夏季,最适水温25℃,死亡率可高达90%-100%。在20℃时潜伏期为10d,30℃时可缩短为2-3d。

  • 鲤疱疹病毒

鲤疱疹病毒是鲤痘疮病的病原。此病发现于1964年Schubert从病鱼表皮中,经电镜证实病原是一种疤疹病毒。形态结构,病毒颗粒有囊膜,直径为190nm.囊膜上有纤突,其长为20.5nm。衣壳直径113nm。鲤痘疮病是鲤、丁岁、拟鲤、红眼鱼等鲤科鱼的一种表皮肿瘤病。肿瘤发生于头部、躯干、尾部等处的皮肤,病初体表山现乳白色小点。随着病情发展,白色斑点增厚而成石蜡状增生物、形如痘疮,因此称之为痘疮病。病鱼在清水或者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一般在秋季至冬初或春季,水温为10-15℃时出现病例。

2、虹彩病毒科

虹彩病毒科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130-300nm,呈20面体对你,核酸为双链DNA。有些病毒有囊膜。在细胞内增殖。本病毒分成5个属,即虹彩病毒属、绿虹彩病毒属、蛙病毒属(Ranavirus)、淋巴囊肿病毒属和类金鱼I型病毒属。虹彩病毒属和绿虹彩病毒属能感染昆虫和甲壳动物,而蛙病毒属、淋巴囊肿病毒属和类金鱼I型病毒属能感染鱼类、两栖类及爬行动物。

  • 淋巴囊肿病毒

淋巴囊肿病毒是淋巴囊肿病的病原,此病在世界各地的海水鱼或淡水鱼中都有发生。形态和结构,病毒为正20面体立体对称。从不同宿主分离的病毒其大小有些差异,小的130-150nm,大的240-260nm,核酸为DNA。从铜吻鳞鳃太阳鱼分离的病毒大小平均为250nm,病毒粒子顶点有宽4nm、长200-300nm的丝状物。病原性,本病毒可引起33个科的100多种海水鱼和淡水鱼感染发病。主要通过水传播,侵害鱼的皮肤细胞。另外,外部寄生虫也可能是传播媒介。一般在夏季水温高时发病,水温下降时则逐渐消失,在养殖的真鲷中没有季节性。病毒侵人皮肤的结缔组织细胞,使其增大呈水泡样,因此称之为淋巴囊肿细胞。这些淋巴囊肿细胞在头部、躯干、尾部、鳍等处皮肤上散在或堆聚一起,使鱼体呈银白色。狮的淋巴囊肿细胞多散在,其黑色素细胞又较发达,因此外观呈黑点状,称之为黑点病。本病不影响鱼的活动,数月后鱼可自愈。

  • 红细胞坏死性病毒

红细胞坏死性病毒引起鱼的红细胞坏死,以前又称此病为鱼类红细胞坏死病。病毒存在于感染鱼红细胞的细胞质中,据电镜观察,本病毒的直径为310-360m,呈正20面体对称,与淋巴囊肿病毒等虹彩病毒非常相似。病毒粒子外侧电子密度较高,其厚度为35nm,其下面是厚度为16nm的电子密度较低的部分,中心部为204m的密度高的部分组成。病毒粒子中央有福尔根染色反应阳性的物质,为病毒的DNA分子。红细胞坏死性病是世界性海水鱼和溯河鱼的传染病,其中鲑科鱼类比较易感染。用病鱼脏器制成的乳剂经滤过后,腹腔接种于健康鱼,可以复制出本病。本病的特征为红细胞融解,细胞质内形成包涵体。每个感染细胞内含3-9个病毒颗粒。防治尚无有效防治措施。

  • 蛙病毒3型

蛙病毒3型最初是从豹蛙体内分离到的,属蛙病毒属。本属病毒是一些从两栖类动物分离的胞浆型DNA病毒,除蛙病毒3型外,还有分离自牛蛙、蝾螈和蟾蜍的许多胞浆型DNA病毒,如蛙病毒1-3型和5-24型,蛙病毒L2、L4、L5,蝾螈T6-20(NV-T6-20),蝌蚪水肿病毒LT1-4(TEVLT-1-4)和蟾蜍病毒T21(XV-T2)。形态结构,蛙病毒3型(FV3)具有虹彩病毒的典型形态结构,核衣壳直径120-130nm,有外膜包围。成熟病毒粒子含30%的DNA,56%的蛋白质和14%的脂质。DNA呈双股线形,相对分子质量为130×106。G+C含量为53-58mol%。病毒粒子的浮密度为1.16-1.35g/ml。含16种多肽,其中5种多肽与DNA核心紧密连接。有一些酶类,如存在于病毒核心中的核苷酸磷酸水解酶和存在于核心外和衣壳内的蛋白激酶。

病原性,蛙病毒3型在自然宿主(成年豹蛙)不引起疾病,但可能对豹蛙肾癌的发生呈现某种程度的辅助作用,并可引起蝌蚪的致死性感染。培养细胞在感染病毒后,其DNA和RNA合成迅速发生障碍,细胞核缩小变形,出现细胞病变。用Y射线灭活的蛙病毒3型也能呈现类似的细胞毒性作用,将大量蛙病毒3型注入小白鼠腹腔内,3h内可见到肝细胞核病变,小白鼠于18-36h死亡。而37-38℃的小白鼠体温对蛙病毒3型来说是非允许温度,病毒在这种温度下不能发生生物合成,更不能增殖。对蛙病毒3型在宿主细胞中生物合成和复制过程的深人研究,已作为一种研究模型,用来研究和探索病毒的生物合成及其与宿主加胞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能对人和动物肿瘤病发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3、杆状病毒科

杆状病毒科病毒的核衣壳均呈杆状,大小为40-60nm×200-400nm,为螺旋对称。浮密度(CsCl)为1.47g/cm3,其外有囊膜包裹。病毒粒子的浮密度为1.18-1.25g/cm3。病毒核酸为单分子或多分子双链DNA,相对分子质量(58-100)×106,其中G+C含量为28-59mol%。对乙醚和热敏感。本科病毒有核型多角形病毒属、颗粒体病毒属和杆状病毒属,前两属的代表种分别是首蓿根纹夜蛾核型多角形病毒和印度谷螟颗粒休病毒,杆状病毒属内原分为A、B、C3个亚群。A亚群病毒在细胞核内形成多角体形包涵体,其中含有许多病毒粒子;B亚群在细胞核内形成球形包涵体,C亚群则不形成包涵体,以上3亚群见于节肢动物。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又新设了D亚群,其为来源于昆虫的分节段的双链DNA病毒。目前发观有3种杆状病毒即对虾杆状病毒、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和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与虾病有关。

4、弹状病毒科

本科病毒为圆筒状,一端圆,另一端平,形如子弹。病毒颗粒有脂蛋白囊膜,囊膜上密布有

病毒特异的囊要突起,即纤突。囊膜包含一个由紧密盘绕、螺旋对称的衣壳组成的管状核心。病毒核酸为单链负股RNA。与鱼病有关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属水泡病毒属,是鲤春病毒血症的病原。此病是一种以出血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在春季水温低于15℃时,鲤鱼尤其容易感染此病。该病已被我国规定为出入境检疫的二类传染病。形态结构,病毒颗粒呈子弹形,长180nm,直径70nm。含单链RNA和依懒RNA的RNA聚合酶(最适活性温度为20-22℃)。病毒蛋白由5种多肽(L、G、N、Ns、M)构成。病原性,大小不同的鲤鱼对本病毒均易感,但由于季节的关系,以9-12和21-24月龄的鲤鱼为主要受害者。此外,狗鱼、草鱼、白鲢、鲫鱼、须鲶也可自然感染发病。人工接种还可以感染铜吻鳞鳃太阳鱼。病毒主要由水经鳃侵入鱼体。无临床症状的带毒鱼能持续数周不断地排出病毒。在水温很低(10℃)时,病毒能在被感染鱼的血液中保持11周之久,即呈现持续性的病毒血症。此时鱼类吸血寄生虫如鲤虱或水蛭能将病毒从带毒鱼传给健康鱼。感染一般发生在秋季选种时,在第二年春季水温上升时(10-17℃)引起发病。水温为14℃左右时,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温度超过20℃时,发病自然中止。病鱼表现为眼球突山,腹部膨胀,肛门红肿,鳃、皮肤、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肠、鳔等出血。防治除采取一般卫生措施外,应为越冬鲤鱼清除寄生虫(鲤虱和水蛭),并用消毒剂处理空塘。也可利用升高水温防止发病。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属狂犬病病毒属,是蛙科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病原。该病已被我国规定为出入境检疫的二类传染病。形态和站构,病毒颗粒长170nm,直径70nm,核

酸为单链RNA,相对分子质量3.57×106。病原性,本病毒主要侵害红大马哈鱼、大鳞大马哈鱼、虹鳟、麻苏大马哈鱼等鱼苗和鱼种,银大马哈鱼有较强的抵抗力。病毒可从病鱼和病后耐过鱼的卵巢液和精液中排出,其生殖产物和污染卵是很重要的传染源。污染水和摄食病鱼的野鸟和野生动物也是传播媒介。病毒经过鳃和消化管侵人鱼体。病鱼表现为活动迟缓,回旋运动,死前鱼体发黑,鳍部出血、肛门有不透明的黏液样粪便,病理剖检可见各脏器贫血和脂肪组织出血,病理组织学检查则可发现前肾、脾脏、肠管的变性和环死,细胞质内常含有包涵体。发病高峰在水温10℃左右的春季和秋季,水温在15℃以上的夏季则发病较少。防治方法,把鱼池的水温升到15℃以上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病毒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病毒(VHSV)属于狂犬病毒属,引起鳟鱼的出血性败血病。各种年龄的鳟鱼均可患病,其死亡率高达80%。目前,该病已被我国规定为出入境检疫的二类传染病。形态结构,病毒颗粒呈子弹形,平均长为180nm,直径60-70m。有囊膜。核酸为单链RNA,并含依赖RNA的RNA聚合酶。病毒结构蛋白由5种多肽构成。

病原性,不同血清型毒株的致病性有所差异。病毒常通过水机城水平传播,主要经鳃侵入鱼体。体长为5cm的幼鱼到200-300g的上市鱼都可受到侵害。鱼苗和亲鱼一般不发病。在水温14-15℃时潜伏期为1-2周。病型可分为急性、慢性和神经型3类。在流行初期多呈急型,以后转为慢性型,最后以神经型为主,一般症状为全身各组织脏器的出血,肾脏和牌脏造血组织的广泛坏死,肝脏、胰脏部分坏死。发病时期为水温在8℃以下的冬季到春季,水温在10℃,流行减弱,18℃时,停止流行,病鱼自愈或成为不显性感染状态。防治方法应做好鱼卵的消青工作。

  • 狗鱼鱼苗单状病毒

狗鱼鱼苗弹状病毒(PFRV)属水泡性口炎病海属,引起白班狗鱼的头部水肿或躯干的红肿以及内脏出血。形态钻构,病毒呈子弹形,长125±10nm,外径80±8nm,内径25±5nm,病毒突起长9±2nm。形态大小与SVCV相似。病毒核酸为单链RNA,其中鸟嘌吟占21,6%、腺嘌呤占25.1%、胞嘧啶占22.4%、尿嘧啶占30,9%。病原性,本病毒主要侵害狗鱼鱼苗,患病狗鱼有的表现为头部肿胀,眼球突出,称之为水头病。病理剖检可见中脑室浆液潴留,脑和脊髓出血。有时脾脏也出血,肾小管呈退行性变性。有的则表现为躯干有红色肿块物,脾脏、脊髓、胰脏、肾造血组织出血,称之为红病。防治方法,尚无疫苗使用,应采用一般防治指施。

  • 牙鲆弹状病毒

牙鲆弹状病毒(HRV)形态结构,病毒颗粒呈子弹状,大小80nm×(160-180)nm。病原性,主要危害牙鲆,自然发病时,水温一般在5-10℃,10℃为发病高峰期。人工感染时,以TCD50/尾的剂量腹腔接种95-265g的牙鲆,可导致20%的试验鱼死亡,并出现与自然感染发病鱼相同的症状,如性腺充血和出血,鳍端和肌肉出血。人工感染真鲷、黑鲷稚鱼、虹鳟、银大马哈鱼和鲑也能发病。但香鱼具有抵抗性。防治应加强对鱼卵的消毒,可以碘仿或紫外线照射消毒。养殖水体可用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消毒。若提高水温至15℃以上,可有效防止本病发生。

  • 美洲鳗鲡病毒

美洲鳗鲡病毒(EVA)是Sano于1974年首次从美洲鳗鲡幼鱼中分离到的,目前与鳗鱼感染有关的弹状病毒有4个血清型,即EVA、EVX、B12和C16,均属双股RNA。在RTG-2细胞上培养,可出现核膜浓染、核变形,细胞质内有不同规则的嗜碱性颗粒,最后细胞变圆、崩解。该病毒所致疾病主要在欧、美和日本等地流行,多发生在冬季,幼鳗死亡率高。也可感染虹鳟。濒死鳗表现肌肉痉挛或强直,出现间隙性穿游或翻滚。鳃丝肿胀、上皮细胞增生,黏液增加。消化道无食物,肾肿大,有腹水。肾小管细胞玻璃样变性,肾、肝、脾的间隙组织呈局灶性坏死。确诊时应进行电镜检查,观察病毒粒子。也可用培养细胞分离病毒。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提高养殖水温至24℃以上可避免本病发生。

5、呼肠孤病毒科

呼肠弧病毒是由呼吸道、肠道和弧儿3个词的词首命名的。本科病毒在人、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细菌、高等植物和真菌上均有发现。病毒颗粒呈球形,有两层衣壳,内衣壳结构稳定,含32个壳粒,20面体对称。病毒粒子有6-10种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20×106,浮密度(CsC1)1.36-1.39g/cm3,沉降系数为630S。病毒核酸为线性双链RNA,10-12个节段。无囊膜。在细胞浆内增殖。

本科病毒分为8个属,即正呼肠弧病毒属、环状病毒属、轮状病毒属、科罗拉多病毒属、水生呼肠弧病毒属、斐济病毒属、植物呼肠弧病毒属及水稻矮缩-条叶枯病毒属。水生呼肠弧病毒属的代表种类有金体美鳊鱼呼肠弧病毒、13p2呼肠弧病毒、大马哈鱼呼肠孤病毒、鲇鱼呼肠弧病毒、鲤属鱼呼肠弧病毒、圆鳍雅罗鱼呼肠孤病毒、银大马哈鱼呼肠弧病毒、文蛤呼肠弧病毒、草鱼呼肠弧病毒、大菱鱼呼肠孤病毒。这些从鱼、贝类发现的呼肠孤病毒有一些共性,即病毒粒子直径75nm左右,核心约50nm.在氯化把中浮密度1.36g/cm3,能抵抗乙醚和蛋白酶处理而感染性不受形响。双股RNA基因组有11个节段,相对分子质量为(0.3-2.5×106),总相对分子质量15×106。11个节段按长度分为3组,即3个L(长组,有3个节段,约4.5kb),3个M(中组,有3个节段,约2.3kb),5个S(短组,有4个节段,约1.2kb)。有5种主要结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34-135kb。至少还有2种次要的蛋白存在。在胞浆内复制能在鱼类细胞中增殖,形成仙斑或合胞体,病毒呈水平传播,尚未发现生物传播媒介。

  • 草鱼出血病病毒

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是草鱼出血病的病原,此病是草鱼饲养阶段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于1970年在湖北黄陂发现。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归属到呼肠孤病毒科,命名为草鱼呼肠孤病毒,现定名为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l988年,江浙等省从草鱼出血病病鱼分离到不同于呼肠孤病毒的类似于小RNA病毒的病毒也是草鱼出血病的病原。形态结构,本病毒为20面体对称,由双层衣壳构成,直径65-70nm。外层衣壳上的壳粒为中空型,内层衣壳直径50nm,其上附着有长7.5nm、内径6.4nm、外径10.7nm的圆柱形钉状物。病毒核酸为分节段的双链RNA,由11个节段组成,总相对分子质量15×10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形为3:3:3:2,病毒多肽组成成分也有11个,其中内层衣壳由6种多肽构成,外层衣壳由5种多肽组成,32-137kb。蔗糖浮密度1.30g/cm3,氯化钯中浮密度1.36g/cm’。实验证实,该病毒具有微弱凝集人的O型红细胞的能力,一般需在显微镜下辨认。其抗体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呼肠弧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尚未查明本病毒是否有不同的血清型。病原性,草鱼、青鱼和麦穗鱼对本病毒易感,从2.6cm的夏花草鱼开始感染,而以6-10cm的当年鱼种最为普遍而严重。1周龄以上的草鱼亦可发病。将感染的细胞培养液注射草鱼,在28℃中饲养,4-6d发病死亡。本病除注射能感染外,浸泡和接触感染亦能使草鱼发病死亡。成熟的草鱼卵也可带毒。而鳙、鲢、鲤、鳊等鱼不管在自然情况下,还是人工接利均不发病,但可成为病毒的携带者。

发病草鱼主要表现为全身各组织器官出血。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分为红肌型(肌肉严重充血

和出血)、红鳍红鳃盖型(鳃盖、鰓基、头顶、口腔、眼哐明显出血)和肠炎型(肠道全部和部分严重出血)。本病的流行季节很长,通常在4-5月份即开始流行。5月份,2龄草鱼开始发病。6月下句,当年鱼种出现流行,直至9月底为流行季节。水温在25-30℃时,发病普遍。28℃水温下人工感染,注射的需4-7d可发病,浸泡感染的需7-9d才发病。

  • 金体美编鱼病毒(GSV)由Plumb于l977年从发病的金体美鳊鱼分离,电镜观察其为20面体对称,直径20nm。可在FHM细胞、CHSE-214和BB细胞中增殖。在CHSE-214细胞上形成微小空斑。在FHM细胞上,空斑形成较为明显。空斑为被感染细胞的融合或坏死。最适宜增殖温度为30℃,潜伏期8h。本病毒对乙醚不敏感,对热也有一定的抵抗性,于pH为3、7和I0时均稳定。在人工饲养的金体美鳊鱼中感染率较高。
  • 鲑病毒(CSV)于l981年由Winton从鲑分离,病毒直径为75nm。外层衣壳可见20个外周壳粒围绕,其可被a-胰凝蛋白酶降解,形成只含内层衣壳,直径为50nm的亚病毒,亚病毒粒子的感染性更强。本病毒可在CCO、CHSE-214、CHH-1细胞中增殖,在CCO细胞中产生小的、在CHH-1细胞产生中等大小的、在CHSE-214细胞中产生较大的空斑。人工接种鲑和大鳞大马哈鱼,可引起低的死亡率,其病变主要为肝脏坏死。
  • 麻苏大马哈鱼病毒(LSV)是从人工饲养的麻苏大马哈鱼的腿和肝脏中分离。病毒粒子直径为28m,增殖温度范围为15-25℃,最适温度为20℃。木病毒可引起麻苏大马哈鱼幼鱼死亡,死亡率高达90%,临床症状为腹鳍和肠道出血。
  • 胡瓜鱼病毒(SV)由Moore等人于1988年从大量发病死亡的胡瓜鱼中分离、当时归属于细小病毒科。1990年,Marshall重新分析了本病毒的结构和核酸组成后,认为应归属为呼肠弧病毒科。其直径为10-80nm,含双层衣壳,可在CHSE-214细胞中增殖,初次分离时,需要培养13d才能出现细胞病变。继代后,细胞病变出现时间缩短到2d。

6、双RNA病毒科

双RNA病毒科病毒颗粒20面体对称,直径约60nm,核衣壳有32个壳粒,92个形态亚单位。无囊膜,表面无突起,无双层衣壳。核酸为双链RNA,胞浆内复制。由于形态和某些结构与呼肠孤病毒有相似性,以前都归为呼肠孤病毒科。但其核酸只有2个节段,而后者为10-12个节段。因此,1991年ICTV将这些病毒新设为一个科,1995年又将双RNA病毒科分设3属,即水生双RNA病毒属又称双RNA病毒属(代表种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禽双RNA病毒属(代表种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以及昆虫双RNA病毒属(代表种为果蝇X病毒)。该科的成员还有双瓣软体动物的Tellina病毒和牡蛎病毒。

  •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引起鲑鳟鱼鱼苗和稚鱼的急性传染病。此病只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流行,并引起很高的死亡率,遍及全世界。该病已被我国规定为出入境检疫的二类传染病。

形态结构,病毒颗粒无囊膜,20面体对称,直径60nm,在感染细胞的超薄切片中,核心的直径45nm.在CsC1中的浮密度为1,60g/cm’,壳粒数为92,由4条多胀(VP1-VP4)组成,VP4,可能是VP3的降解产物。核酸为双链RNA,由大小两个节段组成。大节段编码表面蛋白VP2和核心蛋白VP3,小节段编码核心蛋白VP1。RNA的3’末端无PolyA结构。不同毒株各多肽和核酸节段的分子质量不同。VR299 4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6000、56000、

30000和27000,大小核酸节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5×106和2.3×106。病原性,不同毒株的致病力强弱有所差异。人工感染时,在英国人工饲养的鳟鱼中分离的各毒株的致死率为43%-56%。但Ab株的毒力较弱,致死率只有15%左右。一般从非鲑鳟鱼中分离的IPNV的毒力较低(致死率仅6%-10%),但从鲤鱼分离到的毒株的致死率高达60%。人们发现SP株在细胞中传代会发生变异,变成弱毒株,空斑由原米的0.5mm变为2mm,并对正常的鳟鱼血清敏感。而从急性发病的鱼中分离的野毒株则有强的毒性(致死率为75%),在细胞培养中产生小空斑,不被正常虹鳟血清中和。虹鳟、美洲红点鳟、溪鳟、克氏鲑、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大鳞大马哈鱼、湖红点鲑等对IPNV具有易感性。从鲑科以外的多种鱼类如白斑狗鱼、白亚口鱼、金鲂、七鳃鳗、鳗鲡、大西洋油鲱、鲤金鱼、乌鲂以及牡蛎、蛤类、贝类、蟹类、日本对虾等也可分离到本病毒,这些宿主大多都无任何临床症状。

病毒存在于病鱼的各个组织器官,可通过病鱼的粪便、鱼卵、精液及被污染的水、物品而传播,经鳃侵入鱼体,同时也能经口感染。摄饵后2-8周的鱼易感性较强,较大的鱼可抵抗感染。病后残存者可数月、数年以至终生带毒。数周龄的幼鱼在12-14℃时潜伏期为1周左右。发病鱼的胰脏呈坏死性炎症变化,常常波及周围的脂防组织。有时也可引起肝脏的局部坏死、胃肠炎以及肾脏的坏死。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是北美鲑鳟鱼类已知病毒病中流行最广的一种,大部分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东南部的产鳟区。本病已传播到法国、丹麦、瑞士、瑞典、德国、英国、日本以及我国。

  • 欧洲鰻鲡病毒

鳃肾炎病是人工养殖的日本鰻鲡冬季流行的一种疫病,它的特征是鳃丝上皮细胞异常增生,

使其呈棍棒状,肾小球和肾小管变性。1973年,从日本静冈县养殖的有鳃肾炎病的欧洲鰻鲡中,此后又在同一地区的日本鰻鲡中都分离得一种病毒,取名为欧洲鰻鲡病毒(EVE)。

EVE的形态、理化特性、细胞病变等与IPNV完全一致。病毒颗粒呈多面体,在RTG-2细胞中的直径为68-77m。于20℃,3-4d内产生细胞病变,细胞病变以核浓缩、细胞呈细丝状为特征。本病毒对乙醚、乙醇、氯仿、甘油和pH3一9均稳定。EVE主要对幼鰻有致病性,对虹鳟幼鱼无病原性。在RTG-2细胞中继代3次的病毒,接种日本鳗鲡,可引起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不过鳃无异常。继代6次的病毒、不能再引起鳗鲡发病。

  • 鰤腹水症病毒

鰤腹水症病毒(YAV)是鰤幼鱼病毒性肝胰坏死病的病原。此病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日本的西部地区发现。1985年,反町原从发病的鰤中分离到该病毒。形态站构,在感染的细胞内,病毒平面呈六角形,无囊膜,大小62-69nm。核酸属RNA。病原性,用病毒浸渍或腹腔注射都可感染鰤,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鰤的易感性随体重增加而下降。以106.6TCID50/ml的病毒浸渍感染1g左右的鰤幼鱼,在20-50℃时,试验鱼于第3天开始发病、第4天出现腹水症状,第8天死亡率达到高峰。病理剖检可见肝脏出血以及肝脏和胰脏的坏死。自然发病鱼一般在1g以下,发病季节为5-6月,水温在20℃左右。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www.modaip.com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m.modaip.com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