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胭脂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胭脂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文/田甜 唐大明 郭柏福 文志豪
在胭脂鱼的养殖过程中突发死亡病例,以患病胭脂鱼为研究对象,从疾病过程、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水质检测及镜检结果多方面综合分析,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根据诊断结果,结合以往的防治经验和病情实际情况,采用外用抗生素药浴的方法成功治愈此病。为今后胭脂鱼的健康养殖和疾病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俗称黄排、火烧鳊、中国帆鳍吸鱼,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也是迄今为止胭脂鱼亚科分布于北美洲以外唯一的一种。胭脂鱼由于性情温顺,色彩艳丽,体型别致,游动时背部犹如大海上扬帆起航的风帆,美丽动人,素有“一帆风顺” 的美称。胭脂鱼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由于其生长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同时又是重要的名贵经济鱼类。近年来,随着胭脂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和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也随之越来越严重,目前已成为制约胭脂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细菌性烂鳃病是淡水养殖鱼类的常见病,在各养殖阶段均可发生,常给养殖业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17年5月,中华鲟研究所黄柏河基地养殖的4龄胭脂鱼暴发细菌性烂鳃病。本文将该病的发生过程、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及治疗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胭脂鱼的健康养殖和疾病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
一、病例基本情况
患病胭脂鱼来自中华鲟研究所黄柏河基地,系2013年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胭脂鱼。病鱼全长33cm~41cm,体长25cm~34cm,体质量350g~600g;平均全长37cm,平均体长30cm,平均体质量480g。
发病胭脂鱼饲养于黄柏河基地小型水泥池内,池内表面光滑,养殖池面积11m2,水深0.75m,流水养殖模式,水源为井水,养殖密度约6.0kg/m3,投喂配合饲料,每天一次。发病前鱼体活力、摄食行为正常,未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现象。
二、发病过程及主要症状
2017年5月上旬胭脂鱼突然离群独游,活力下降,停止摄食,部分鱼漂浮在上层水域出现类似缺氧的症状,部分鱼侧翻池底不动。用工具触碰鱼体,鱼体反应迟钝,严重者无快速躲避行为,且已出现死亡病例。
病鱼体表外观完整无伤,无充血、溃疡现象,无体色发黑现象。打开鳃盖可见双侧鳃丝色浅呈粉红色,鳃丝肿胀,伴大量黏液,鳃丝末端局部失血呈灰白色,鳃丝局部淤血呈紫红色,未见鳃丝出现大面积腐烂和软骨外露现象,鳃盖内表面无“开天窗”现象。用解剖镊触碰鳃丝,局部存在出血现象。解剖见体腔内无腹水,无充血现象,内脏器官肉眼观察未见明显异常现象。
图1 患病胭脂鱼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三、疾病诊断
采用便携式溶氧仪、便携式pH计、氨氮和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剂盒对发病鱼池的水体进行水质检测,结果如下:水温17.2℃,溶解氧6.5mg/L,pH值7.6,氨氮0.01mg/L,亚硝酸盐0.05mg/L,符合渔业水质要求,排除因缺氧或氨氮、亚硝酸盐中毒导致的死亡。根据病鱼鳃丝色浅,肿胀,黏液增多,局部失血和淤血现象,可初步诊断为烂鳃病。在载玻片上滴加2滴~3滴无菌水,无菌操作取鳃部黏液置于载玻片上与无菌水混合均匀,盖玻片封片于显微镜下观察。镜检可见黏液中含有大量血细胞和运动的细菌,未见寄生虫和真菌。取鳃丝按上述方法制作水浸片,放置30分钟后再观察,可见鳃丝局部失血色浅,局部淤血色深,部分鳃丝棍棒化,高倍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渗出的血细胞和大量滑行运动的杆状细菌,未见寄生虫和真菌。结合镜检结果及剖检变化,进一步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
四、治疗措施及效果
本次病例呈急性发病状态,一发病即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由于胭脂鱼已停止摄食,无法采用外用+内服相结合的方式,只能采取单一药浴方法进行治疗。结合以往的防治经验,考虑到鱼体活力下降,反应迟钝,鳃部组织渗出大量血细胞,为避免刺激性药物导致过多的渗出使得鳃小片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分离,进而影响呼吸,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放弃氯制剂和NaCl等刺激性较大的药物,选择相对温和的抗生素进行药浴治疗。具体措施如下:将左氧氟沙星用池水溶解完全后,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为8mg/L,静水浸泡2h后打开进水(全程治疗期间加入增氧设施以保证溶解氧充足),每天1次,连用5天。用药后第二天日死亡量从30尾/天降至3尾/天,第四天停止死亡,开始摄食,鱼体恢复活力,反应敏捷,基本恢复正常。跟踪一段时间未见复发。
五、讨论
鳃是水生动物重要的呼吸器官,主要用于完成机体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鳃组织非常娇嫩,由于其直接与鳃腔中的水流频繁接触,所以极易受到化学、生物等外界因子的损害,从而引起鳃组织发生病变,造成机体发生呼吸机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烂鳃病是多种鱼类各阶段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死亡率较高,常给养殖业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烂鳃病根据病原种类可分为三类:寄生虫性烂鳃病、细菌性烂鳃病和真菌性烂鳃病,其中以前两者发病的频率较高。故在养殖鱼类发生烂鳃病时,首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诊断明确病原体种类,再制定相应安全有效的治疗对策来控制疾病的蔓延,否则盲目用药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次病例呈急性发作,发病时鱼体已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如离群独游,活力下降,停止摄食,反应迟钝,甚至部分鱼由于鳃组织受损严重而影响呼吸,漂浮在上层水域出现类似缺氧的症状。通过对发病池进行水质检测,排除缺氧和水质恶化中毒因素。对病鱼鳃部黏液和鳃丝制作水浸片,镜检未见寄生虫和真菌,可见大量渗出的血细胞和滑行运动的杆状细菌,结合鱼体发病过程、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考虑到烂鳃的症状,刺激性强的药物会加重破坏鳃丝的完整性从而加重病情,加之病鱼已停止摄食无法投喂药饵,只能选择安全有效温和型药物进行外用消毒处理。结合以往的防治经验,采用外用8mg/L左氧氟沙星静水药浴2h,每天1次,连用5天,疗效明显。用药后第二天日死亡量大幅度下降,第四天停止死亡,开始摄食,鱼体恢复活力,反应敏捷,已成功治愈此病。跟踪一段时间未见复发。这为今后胭脂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细菌性烂鳃病是淡水养殖鱼类的常见病,流行期为4月~10月,常造成大批养殖鱼类死亡。本次发病时间为5月,正值疾病流行期,发病前期气温骤然升高导致水体内病原菌大量繁殖,机体免疫力较弱的胭脂鱼首先感染发病,由于其具有集群习性,迅速出现大面积感染现象。今后为避免细菌性烂鳃病的发生,应在疾病流行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1.使用无污染的水源,每天坚持排污、换水,定期监测水质,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即溶解氧大于5.0mg/L,氨氮小于0.5mg/L,亚硝酸盐小于0.1mg/L,发现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超标时加大换水量并适当减少投喂量等措施改善水体环境。
2.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必要时高温季节前开展稀分工作,这样减少疾病接触传染的机会。
3.操作工具使用50mg/L高锰酸钾或5%NaCl消毒处理至少30分钟后用水清洗干净后再使用,或高温季节置于太阳下晒干后再使用。
4.提供营养全面优质适口的饵料,增强鱼体自身抵抗力以防止疾病的感染,在高温季节适当降低投喂量,并及时清除剩饵,以免病原生物的繁殖和传播。
5.平时不滥用药物,天气剧烈变化和高温季节投喂抗应激或提高免疫力的药饵,必要时外用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并做好药物使用记录,避免同种药物多次使用而产生耐药性。
6.日常养殖过程中加强养殖管理,定时巡查,勤于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检查鱼体,科学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1.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2.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