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简说鱼类指环虫病
指环虫病是由指环虫属(Dactylogyrus)和伪指环虫属(Pseudodactylogyrus)的单殖吸虫寄生于鱼的鳃上引起。指环虫广泛寄生于鱼类的鳃,有些虫种能造成鱼类疾病,引起苗种的死亡。这种现象不仅在小水体,而且已发现有些种类可在大水面对成鱼造成危害。由于反复感染,频繁用药,导致伪指环虫产生广泛耐药,使得伪指环虫病的防治成为一个棘手难题,尤其是在伪指环虫病和细菌病并发的情况下,造成的死亡数量呈数倍上升趋势,而且病情也更难以控制。
【病原】指环虫病病原体为指环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单殖吸虫纲(Monogenoidea)多钩亚纲(Polyonchoinea)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指环虫属(Dactylogyrus)。指环虫致病种类较多,主要是锦鲤鲤、金鱼鳃上的坏鳃指环虫(D.vastatot)和伪指环虫等。单殖吸虫后吸器具7对边缘小钩,1对中央大钩。联结片存在,辅助片存在或缺失。眼点2对,在体前端。输精管一般环绕肠支,具贮精囊。前列腺储囊1对。交接器由管状交接管与支持器两部分组成。阴道单个,几丁质结构存在或付缺,开口于体边缘。其种类之鉴别主要依据中央大钩的形态结构及其量度、联结片与辅助片的大小形状、交接器的形态及其量度、阴道的结构等等。
指环虫的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指环虫成体在温暖季节能不断产卵并孵化,自受精卵从虫体排出后,卵漂浮于水面或附着在其他物体或宿主鳃上、皮肤上。产出的虫卵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孵化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一般需7d时间孵出幼虫,但在其他刺激(包括一些药物)条件下,仅需3~5d。自由游泳的纤毛幼虫是单殖吸虫生活史中在宿主体外唯一的具有感染性的时期。水温22℃时,纤毛幼虫个体在孵出后存活时间1~75小时,该温度下纤毛幼虫在孵出24小时之后基本丧失游泳能力;水温12℃时除存活时间大大延长外,纤毛幼虫直到孵出60小时还具有游泳能力。如水温高于25℃时,7~9d即可发育成熟并产卵。宿主死亡后,寄生指环虫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死去,其存活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大多数指环虫对宿主有强烈的选择性。
伪指环虫病病原体为伪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spp.),隶属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单殖吸虫纲(Monogenoidea)多钩亚纲(Polyonchoinea)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伪指环虫属(Pseudodactylogyrus)。本属的解剖结构基本上与大多数的指环虫科及许多锚首亚科的种类无甚差别,除只具1个前列腺贮囊这点外。而主要不同是,本属具有7对胚钩型的边缘小钩、1对特殊的中央大钩。中央大钩的内突甚为发达,后吸器无任何针状结构的痕迹存在。另外,指环虫通常的宿主与这类吸虫的宿主关系相互很远。伪指环虫的单细胞头腺及腺管能分泌富有黏着力的黏液,起固着作用,并藉此融化鱼的鳃组织,吸吮寄主的血液和组织液,用其后端的小刺钩和大锚钩钩在寄主的鳃部,当躯体伸缩运动时,其锋利的钩划破鳃丝表皮,故所经之处,伤痕累累。
【症状】大量寄生指环虫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全部或部分苍白色,呼吸困难,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贫血,单核球和多核白细胞增多。新近研究发现,小鞘指环虫病病鱼还出现消瘦,眼球凹陷,鳃局部充血、溃烂,鳃瓣与鳃耙表面分布着许多由大量虫体密集而成的白色斑点(直径1~1.5mm),严重者相互连成一片,其分布以鳃弧附近为多。胆囊肿大,呈褐色;鳔前室显著大而后室异常小,肝为土黄色。
【流行病学】指环虫寄生鳃上,破坏鳃组织,妨碍呼吸,还能使鱼体贫血,血中单核和多核白细胞增多,病鱼可看见鳃上布满白色群体,镜检可见虫体。患病鱼初期病状不明显,后期鳃部显著肿胀,鳃盖张开,鳃丝通常为暗灰色,体色变黑,游动缓慢,不摄食,逐步瘦弱而死亡。该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主要靠虫卵及幼虫传播。适宜繁殖的水温为20~25℃,流行季节主要是春季至夏初和秋季。主要危害鱼种,大量寄生可使苗种大批死亡。据有关报道指出,12~14mm的小鱼,放入感染源中,鱼体上带有20~40个虫体,全部死亡约7~11d;4~6cm的锦鲤,寄生有虫体400~500个,在15~20d后死亡。本属种类众多,我国在黑龙江流域、山东、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均记录和发现大量虫种,目前已有近400种。
伪指环虫生活过程中不须更换中间宿主,受精卵自虫体排出后,由于卵上有尾柄,使得卵容易附着在其他物体或鱼类的鳃和皮肤上,22℃~28℃时,虫卵2~3d即可孵出纤毛幼虫,纤毛幼虫落在水中并能在水中自由游动,作直线或弧线运动,遇到合适的宿主就附着寄生上去,侵入寄主后7~9d即发育为成虫,又可产卵。拟指环虫适宜繁殖水温23℃,由进入水中虫卵或幼虫进行传播,流行期为每年5~9月,特别是夏秋季雨后,水温、水质骤变以及冬季池水交换量小的时候易大面积暴发,世界各地的鱼类养殖区均有伪指环虫病的发生。
【病理变化】指环虫中央大钩可刺入鳃丝组织,使上皮糜烂和少量出血(未见组织增生)。边缘小钩刺进上皮细胞的胞质,可造成撕裂。全鳃损伤可引起出血、组织变性、坏死、萎缩和组织增生。
伪指环虫以中央大钩破坏鳃丝表皮层致出血,并不断作尺蠖式移动,吸吮黏液、组织细胞和血液,患病鱼类食欲减退、咬食、或不摄食,呼吸困难,侧游甚至窜出水面,鳃组织黏液分泌增多,鳃丝充血、炎症,常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造成大量死亡。
【诊断】在诊断鱼类是否患指环虫病时,应注意鳃上寄生虫的数量。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鳃组织时,每个视野能见到5个~10个虫体,就可确定为指环虫病。
【治疗】在科学诊断的基础上准确用药。特别是不要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药物,要定期换用不同的药物,这样可切断病虫抗药种群的形成。轮换品种应尽可能选用机制不同的复配药物。另外结合应用高铁酸盐复合剂的疗效也颇佳,它既可清除水体中微生物、悬浮物,又可强氧化清除其幼虫和虫卵等。
【预防】防治原则是防重于治,在摸清病因、病理的前提下,首先加强饲养管理,开展综合防治,防患于未然;同时积极寻找新药和新措施,以提高防治效果。
(1)选择优良鱼苗,加强免疫。选择、培育优良健康养殖品种,加强引进鱼苗的鉴别和检疫,杜绝将伤病鱼苗用于饲养。并研究开发品种中抗虫基因的移植试验,以选育抗病良种。这对预防出现感染多种吸虫病而言有广阔发展前景。
(2)彻底消毒饲养水体。彻底消毒是预防多种鱼病的前提,正确选用消毒药物是关键。以往常用生石灰消毒,但对多数细菌芽抱、病毒及虫卵等灭活效率低,可采用洁尔灭石灰浆(石灰与洁尔灭活性剂配伍),或新洁尔灭石灰浆,也可用福尔马林-石灰浆,其消毒效果较单一使用石灰要强得多。
(3)调控水质、水温和pH值。在我国渔业养殖区,因夏季水温较高,长时间在30℃以上,使得一些鱼类产生应激机体下降,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发生寄生虫病。因此要采用深井水、地下水或冷泉水等水源,或采用流水和遮阳网遮蔽降温等措施,并保持较大的环水量,减少应激,同时控制投饵。保持pH值在7.3-7.5左右,温差日夜变化小、阳光直射时间短。一旦发生寄生虫病,就要调控水质、水温,并使用驱杀虫药物。
(4)科学饲养管理。放养密度以适当稀养为宜,采用多点多餐,控制投饵量,减少浪费和水质污染,定期做好排污和水体消毒预防工作,定期选别分养,减少个体差异,对个体小的苗种进行强化培养。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