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洲:鲫鳃出血病的发生及防治建议
科学养鱼:请根据多年从事水产病害研究工作及实践调研谈谈如何辨别鲫鳃出血病。
胡亚洲:鲫鳃出血病又称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由鲤科疱疹病毒Ⅱ型(CyHV-2)感染引起。该病可危害鲫及其亚种,鱼卵、鱼苗、鱼种、亲鱼等各个时期均有一定的感染概率。养殖鲫可能无症状携带CyHV-2病毒,一旦受到鱼体自身免疫力下降、水质明显恶化等因素影响,就可能引起疾病的快速暴发和大规模流行。
2009-2011年该病于江苏省射阳县鲫鱼养殖场零星发生,并迅速引发鲫鱼死亡;之后在整个苏北地区流行。同时,该病在江西省、湖北省等地也有零星发生,随后迅速蔓延至我国华东、华南的鲫主养区,目前鲫鳃出血病呈现全国大范围流行趋势。
鳃出血病流行持续时间长,多发于每年9-11月,水温15~30℃时易发生,而20~28℃则是该病暴发的高峰温度。鲫鳃出血病具有明显传染性且其侵染类型广,水花、夏花、秋片、大规格鱼种及成鱼都能被该病毒感染,且死亡率在90%以上;传播方式多,研究发现在雌性异育银鲫的卵细胞中检测到了CyHV-2的存在,说明该病毒可垂直传播至下一代鱼苗;水源、工具、发病鱼体、发病池塘以及其他品种都可能携带CyHV-2病毒;具有宿主专一性,不感染同一养殖水体中的其他淡水鱼;潜伏期长,携带CyHV-2病毒鱼体与健康鱼并无明显的差异,病毒能够长期潜伏在鱼体内而不表现出任何症状,条件适宜时扩增直至暴发。鲫鱼一旦发病,则扩散速度极快、死亡率高,暂时无有效治疗药物。
患鳃出血病的鱼表现为无力游动、不集群、食欲减退,时常出现浮头现象。鱼体表光洁,无寄生虫附着,病鱼尾鳍、背鳍末端色素减少,颜色明显发白;患病鱼鳃盖肿胀,鳃部有明显出血现象,鳃丝肿胀并附有大量黏液。活体病鱼鳃部呈鲜红色,放入清洁的水中不久就因鳃部出血而染红水色;部分已经死亡的病鱼鳃丝因失血过多而呈苍白色,在鳃盖两侧却各形成一个胭脂红色的淤血斑块,故鳃出血病又称作“大红鳃”或“美人鳃”。部分病鱼腹部膨胀,内有浅黄色腹水,发病鱼鳔上有明显出血性瘀斑;肝脏颜色泛白、糜烂,脾脏和肾脏肿大,肠道发炎、食物少,有时并发鲫细菌性败血症。
养殖户可通过观察鱼体以下几点病症判断是否为鳃出血病:侧鳞以下及胸部是否发红,鳃丝是否发生肿胀;鳃盖张合时或鱼体应激跳跃时,鳃部是否有血水流出;解剖后观察内脏是否存在充血或出血现象,鱼鳔是否有明显出血点;病鱼鳃盖上是否有红斑,这些均为鲫鳃出血病的典型症状。
科学养鱼:养殖过程中引起鲫鳃出血病的原因有哪些?
胡亚洲:引起鲫鳃出血病暴发的原因很多,以下几个原因比较常见:①池塘底质差,常年不清塘、底泥厚,不注意水质调节,容易导致病原滋生,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超标;②鱼种质退化,抗病性能变弱;③投喂不科学,过度催料,饲料高油脂、高蛋白质,导致养殖鱼营养不均衡;④养殖密度过高,鱼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病;⑤养殖户频繁大量使用各类寄生虫类药物、使用强刺激性或强毒性的消毒药物、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养殖鱼体质变弱、免疫力下降、代谢功能紊乱。
科学养鱼:如何科学地对鲫鳃出血病进行防控?
胡亚洲:在鲫鳃出血病的高发环境之下,该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而特效药、疫苗、抗病毒苗种等研究还不够成熟,因此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降低大环境下的发病率才是重中之重。防控核心是阻断鳃出血病毒的传播,将病原传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做好系统性的防控和阻断病毒传播工作。
首先,在苗种方面需严格把关,将苗种产地检验制度贯彻到底,不从疫区引进苗种及亲本,杜绝将携带病毒的苗种带进养殖场;其次,养殖池塘彻底清淤,在放苗之前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1~2次杀虫、消毒处理;最后,进水前要检测水源的水质,保证水源干净无污染,减少病毒感染的概率,并且在进水口设置筛网,防止小杂鱼或敌害生物等携带病原进入。
鲫鱼养殖期间要注意科学合理投喂,根据天气情况和鱼生长情况,适当增料和减料;可进行预防性用药,在养殖高峰期内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中草药,比如免疫多糖等,增强鱼体免疫力;不盲目杀虫、消毒,频繁使用杀虫剂、消毒剂等均会破坏鱼体自身的防御屏障,使池鱼产生应激,要减少杀虫剂的使用,确需杀虫的,杀虫后及时消除药残,选择对鱼体刺激小的碘类消毒剂进行消毒;保持水质良好,将池塘水质调节工作做好,使整个养殖过程中池水保持“清、新、爽”;在日常管理时,所有养殖过程中的工具要专塘专用,切忌交叉使用;病死鱼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于已出现鳃出血病症状的池塘,若病鱼数量较少,应减少投饵,外用碘制剂消毒,内服免疫增强剂,施药控制。治疗期间尽量减少对病鱼的刺激,增加水体溶氧,切记不可立即换水,防止换水使鱼产生应激反应,加快疾病的暴发。若池塘鲫死亡量过大,建议尽快出塘,减少损失。池塘中发病鱼体也应该及时捞出深埋,避免交叉感染。
科学养鱼:鲫鳃出血病有哪些典型的症状,养殖户在防治该病时存在哪些误区?
廖盛臣:病鱼表现为食欲减退、离群独游,在下风口可见明显“黑头”;检查濒死鱼,其眼球突出,眼球及下颌、胸鳍基部都呈现点状充血。病鱼捞出水面后,挣扎跳跃时有大量血液从鳃部流出,部分发病鱼的侧线鳞以下部位发红;经解剖可发现,内脏粘连、肝脏充血严重、鱼鳔也呈点状出血等症状,部分鱼腹内有黄色半透明腹水;最典型的特征为死亡的鱼鳃盖上有一红斑(俗称“美人鳃”)。
养殖户在诊断和防治时经常存在以下误区:①混淆鳃出血病与细菌性病的区别,采用了细菌性病的治疗方案,“外用+内服”基本没有缓解病情,可能还会导致更多的鱼死亡;②认为投喂过多而诱发鳃出血,但盲目控料后鱼既不能获得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还会导致体质下降,更不利于抵抗病原体;③认为混养模式可减少鳃出血发病,但该病原是病毒,有垂直和水平传播两种途径,混养模式只是降低了密度,即降低了接触概率和空间而已,现阶段套养的鲫鱼几乎沦为了“机会品种”,不发病则已,一旦发病就几乎只能放弃。
有些养殖场在出现病症后,未经确诊就盲目采取以下操作:①选择对池塘进行杀虫;②采用消毒措施;③投喂抗生素;④未确认水源是否干净无毒就进行换水;⑤继续投料,未及时进行合理控料。这些都可能导致鳃出血病的大规模暴发。
科学养鱼:近年来鲫鳃出血病有哪些流行地区及流行趋势?
廖盛臣:2008年,鳃出血病首发于射阳金海岛养殖场,2009-2010年该病零星发生于江苏省射阳县鲫鱼养殖池塘,并引发大量死亡。2011年8月下旬,这种疾病在射阳开始呈大面积暴发的态势,2013年在盐城地区(射阳、大丰、盐都、东台等地)全面暴发。自该病发现以来,从苏北沿海城市逐步向内陆的鲫养殖区蔓延,近几年俨然成为困扰苏北地区异育银鲫养殖的最主要病害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打击了养殖户的信心,阻碍了鲫鱼养殖业的发展。目前沿海养殖区域,鲫鱼精养面积大大减少,仅少许塘口还在选择精养鲫鱼,其余采用套养水花或规格20~30尾/千克的鱼种,密度在每亩几百尾至1 500尾,鲫鱼也随之成为一种“机会鱼种”,而黄金鲫成了替代品种。在内陆区域,仍然以鲫鱼精养为主,主要原因是内陆塘口相比沿海区域有较大优势。首先,鱼种多为自养,鳃出血病毒携带概率较低;其次,养殖发病率低,非集中养殖区传播风险小;最后,内陆塘口相对偏小,易灵活操作,且今年行情走俏,一旦发现鱼发病可快速应对。今年8月下旬,规格250克/尾的鱼可卖出19元/千克的高价,同样规格的鱼在7月甚至能卖到24元/千克以上,因此,内陆区域还是坚持精养鲫鱼。
流行趋势:流行时间加长、发病鱼规格范围加大。往年一般4-6月和9-11月为该病流行时间,且规格在100克/尾以上,流行水温为15~30℃,在20~28℃时最为严重。但近年来发现该病发病周期更长,甚至有的养殖场在4月初就开始出现病鱼,而且以前高温天7-8月相对比较安全,现在8月中下旬也有该病出现,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温。在规格上,30~50克/尾的鱼种也出现鳃出血病的症状了。该病毒既能进行垂直传播,亦能进行水平传播,其传播途径繁多。另外,鲫鳃出血病能感染鲫的各个生长阶段,死亡率也极高。
科学养鱼:请谈谈对鲫鳃出血病的防控建议。
廖盛臣:此病为病毒性疾病,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是切断病毒来源。一是防止鱼种携带。已有研究显示,花鲢、白鲢等的肾脏组织同样可以检测出鳃出血病毒,进而成为鳃出血病的传播媒介,所以购买的鲫鱼种和套养的鱼种,其来源地要没有鳃出血病发病史。二是防止交叉传染。穿梭于各个塘口之间的渔车、交叉使用的网具、搬罾工具等都可能携带鳃出血病毒,成为鳃出血病毒的传播体,因此,在使用前都应做好消毒工作。另外,在发病高峰期进水也有可能引入鳃出血病毒,致使鱼发病。前期进好水,在5-6月和9-10月,尤其是集中养殖区,进排水在同一河道的池塘,最好不要进水。三是泡塘处理。干塘后应进行泡塘处理。池塘清整后,分别使用消毒剂和杀虫剂对池塘底部进行浸泡,杀灭携带病毒的中间体及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以杜绝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害的发生。四是做好检测工作。一旦发现疑似鳃出血病症状,要及时送检,根据诊断结果调整策略,若确诊、有损鱼增加的趋势要选择出鱼,减少损失。五是避免应激。已发鳃出血病的塘口,可采用“五停两改”措施——停止杀虫、停止消毒、停止使用抗生素、停止进排水、停止喂料、改善水质和改善溶氧。实践证明,“五停两改”的方案在防治鲫鳃出血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科学养鱼:鲫鳃出血病有哪些感染症状、诱发因素?请谈谈对该病的防控建议。
龚辉:鲫鳃出血病主要症状为眼球稍微有点突出,半边鳃盖呈淡红色,体表偶尔带有细菌性感染症状的红色;内脏中肝脏坏死,脾肿大,肾脏糜烂无血溢出;腹腔有腹水,鱼泡有点状出血;偶尔鳃部会有寄生虫。很多养殖户会根据外表症状按细菌性感染去治疗,外用消毒、内服抗生素,或者直接杀虫,这样会加速鱼死亡。现在很多鲫鱼苗种本身就带有病毒,主要诱发因素有以下几点:①水体溶氧及水体里的毒素;②消毒剂、杀虫剂、天气等引起的应激反应;③投喂比例及营养失衡。开始该病的高发区域在江苏沿海地区(盐城、连云港),这几年已经蔓延到江苏内地区域甚至全国鲫鱼养殖区。据了解江苏地区近两年发病比较严重的就是宝应和高邮地区。
对于该病现在大部分养殖户根据鳃出血症状已经能大概判断出,从控料、断料以及调节水质入手,经过这几年摸索,出现鳃出血病的塘口明显没有前几年那样出现暴发性死亡。其实在鲫鳃出血病暴发之前,池塘中的鲫鱼就已经携带了该病毒。许多水产疾病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暴发。既然是病毒性疾病,最主要的肯定是要切断病毒的传入。其次,给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平时注重提高鱼的体质,杜绝一切可能诱发病毒暴发的因素也十分重要,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水产养殖是一个“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过程。若是在“养”的阶段能做好工作,便可减少对水体以及水产动物的消毒、杀菌、杀虫等药物的使用,进而可降低养殖动物产生耐药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等现象发生的概率,最终结果便是进一步增强养殖动物的体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自然在节约养殖用投入品成本的同时又可降低养殖过程中暴发疾病的风险。所以在对鲫鳃出血病的防治方面,建议平时注重增强池鱼体质。具体在于:疾病易发季节,养殖户应该特别注意控制投喂量,对养殖鱼进行精准投喂,根据天气、水温、养殖鱼的情况进行“特时特喂”,且应保持鱼体营养均衡,杜绝一味投喂高蛋白质、高脂肪的饲料,平时注重鱼内脏的养护;水体溶氧要充足和稳定,水质管理工作要做好;使用对养殖鱼刺激较小的解毒和改底产品,少杀虫。在连续下雨的天气建议改底防止底部细菌滋生,雨后建议消毒,注意药物解毒工作要彻底,避免影响养殖动物的健康。
科学养鱼:请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鲫鳃出血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刘广丰:鲫鱼是经济鱼养殖品种,因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全国各地均有养殖。在江苏盐城、高邮、兴化等地,鲫鱼养殖密度高,模式更加先进,产量也很高,是全国鲫鱼的主产区。在普通淡水鱼养殖中,养殖鲫鱼盈利能力比较强。但是,近年来,随着养殖大环境持续恶化、种质资源退化、鱼体抗逆能力减弱等问题,病害也成为制约鲫鱼养殖的瓶颈,尤其是鳃出血病,给鲫鱼养殖造成了巨大影响。该病发展速度快,死亡率高,是危害鲫鱼养殖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
从鲫鳃出血病的症状看,病鱼常在池塘四周沿边无力游动,不集群,活力下降,从水边往池塘看能发现在水中有明显黑色物体,俗称“黑头”;将病鱼打捞上来后可发现鱼鳃部明显膨胀,甚至在鳃盖张合或鱼体挣扎跳跃的过程中,还会从鳃部流出血水;病鱼死亡后,鳃盖呈现明显的出血症状,俗称“美人斑”;病鱼下颌、鳍条基部等常常有点状出血;解剖后可见鱼鳔有点状出血,有的病鱼肝胰脏颜色较深,呈紫色,有的肝胰脏颜色却较浅,脾脏、肾脏肿大。
近年来,经对盐城、高邮及兴化地区发生鲫鳃出血病的塘口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在水质较差、藻相不平衡,如蓝藻、裸藻和甲藻较多的塘口发生鲫鳃出血病的概率较大,这些藻类繁殖过度、部分死亡则会产生毒素,使鱼轻微中毒、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发病。部分塘口水浑,透明度低,溶氧相对偏低,也容易发生鳃出血病。
针对鲫鳃出血病的发生,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以下防治建议。一是鲫鳃出血病的预防。对于水浑浊、透明度低、藻类偏少的池塘,要查明原因,及时肥水培藻,比如用优质发酵饲料+碳源泼洒,调节池塘的碳氮比,适当施用磷肥、“芽孢”和光合细菌等;注意预防蓝藻、甲藻或者裸藻等有害藻类。建议长期坚持使用优质发酵饲料,因为优质发酵饲料含有丰富的代谢产物,能够调控水体的藻相和菌相,促进有益藻类繁殖,降低有害藻类的发生概率;妥善处理鲫细菌性疾病,如每年3月投放鱼种造成的鲫鱼体表溃烂、烂尾等,否则很容易由细菌性疾病诱发鳃出血病;结合该病发生的时间节点,应提前20天强化鲫肝胰脏功能,提高其免疫力,如投喂中草药发酵料、板蓝根、多维等。二是鲫鳃出血病的治疗。目前该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采取措施控制鱼死亡量,当水温达敏感温度上限或低于下限时,该病可不治而愈。若鲫鳃出血病发生而池塘中看不到漫游的鱼,说明发病并不严重,应及时投喂中草药发酵料、芪参散、肝胆利康散等;若在池塘中发现了漫游的鱼,说明鳃出血病已经严重,此时建议先停料10天,然后慢慢恢复投料,并添加中草药发酵料、板蓝根、多维等投喂。鱼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先兆和发展过程,鲫鳃出血病也不例外,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多观察,当出现苗头时要及时用适宜的治疗方法进行处理。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