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

发表时间:2023/03/29 22:31:46  来源:江西水产科技 2022年6期   浏览次数:6913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浅谈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

张万香

(肥东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徽 肥东 231600)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在流行性中具有很强的暴发性,其流行范围广泛、传播时间长、受影响种类多、死亡率高,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 病因

1.1 病原微生物

该病的主要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其特征是在体内生成溶血的毒素和细胞毒素,从而使患病的鱼类出现相关症状。

1.2 水质恶化问题

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水体污染严重,污染环境中的有毒物质进入养殖区,人为饲养的高密度,造成了人为的高投入。有的农户不按时节盲目使用化肥,造成池塘残饵、粪便等腐殖物增加,从而导致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污染物的增加,水质的物理和化学成分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其次是水温骤然升高,上下水体对流,外源水的大量流入,应急反应,拉网捕捞等。

1.3 寄生虫引起的继发性感染

如锚头蚤、中华锚头蚤等寄生虫的寄生,造成伤口感染。

1.4 不平衡的营养素

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素含量过高或过低会造成机体的功能失调,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一些养殖大户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为了促进鱼的生长发育而盲目地增加投饵量,选择高蛋白饲料导致鱼体摄入过量的养分,从而导致鱼体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也有的添加了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从而降低了鱼类的抵抗力。

1.5 滥用药物

池塘养殖单位产量增加,池塘环境日益恶劣,鱼塘持续淤积,鱼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扩散迅速、流行面广泛。然而,大部分饲养员对所使用的药物成分和性能知之甚少,盲目和频繁地大量使用,造成水质的严重污染,增加了鱼群的耐药能力。有机物质的成分非常复杂,再配以大量的化学成分,前一批还没有完全分解,下一批新的药剂加入后,会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其中残留的物质会对鱼类产生很大的毒性。

1.6 近亲缘繁殖

近亲缘繁殖的鱼类,其自身的免疫功能欠缺也是导致鱼类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近亲缘繁殖的鱼种中,往往会感染该种疾病,导致其控制效率低下,造成高的致死率和发育不正常。

1.7 生产管理不科学

在很多连片养殖区,由于养殖池塘分属不同的养殖户,鱼病的防治工作不能同步进行,无法做到统防统治,从而不能完全切断病菌传染源,有些养殖户病死鱼随意丢弃、发病池塘的池水滥排、病死鱼不能及时挖垱深埋、焚烧或无害化处理、捞渔网具不消毒、雨水冲刷病原流入都会导致鱼病的传播、蔓延。

2 鱼病流行情况

此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流行,危害养殖水域最多(池塘、水库、湖泊等不同的水域),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安徽省90年代初期在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渔场首次发生,鲢、鳙、鲫、鲂、鲤、草鱼、黄颡、鳜、翘嘴鲌等多种淡水养殖品种都可感染发病,且以鲢、鳙、银鱼、鲫、鳊、鲂为甚,同时也可感染水体中的野杂鱼如鰟鮍、麦穗鱼、餐条鱼、泥鳅、黄鳝等,从鱼种至成鱼均可感染受害;流行时间3月-11月,6月-9月在水温25℃~32℃为发病高峰期,特别是水温25℃以上,因降雨原因造成的水温下降最易爆发此病,10月水温下降后病情有所缓和,是最常见的淡水鱼养殖病害之一。

3 预防措施

3.1 老鱼塘清淤

淤积会成为各种病原体和寄生虫的滋生地,造成池塘环境的污染。其方法是:首先将水池中的污水抽净,然后利用机器或手工将黑泥、杂草、野杂鱼等清理干净,平整塘底;池塘清理完淤泥后,可暴晒几日,通常在12月至次年1月之间进行池塘清理,在炎热的天气下,晒池效果更佳。

3.2 全面清塘杀菌

3.2.1 用石灰清塘

一是干法清塘,清塘之前要把池塘中的水倒干或排出至5~10 厘米,用60~75 千克的生石灰(固体块)加入水中溶解,然后趁着释放的温度把其均匀喷洒在池子里。二是对于排水条件差的池子,带水清塘,1 米的深度每亩用100~150 千克的块状生石灰浆,在整个池内进行喷洒。

3.2.2 次氯酸钙清理

选择含有30%活性氯剂,在5~10厘米的深度塘,每亩用量10~15 千克;在1 米深度,每亩20 千克。清塘后7~10日可以进行试水放鱼。

3.3 选用优质鱼苗

健壮无伤病的鱼苗用5% 的食盐溶液浸泡10~15 分钟后,或用10~20 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水浸泡10~15 分钟。

3.4 对水质进行适当的调节

水质好是养鱼成败的保障,6月-9月的炎热期要勤换水,有微流水更好,科学使用增氧机等,适当使用一些特殊的水质改良剂,比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改善水体的透明度。

3.5 对鱼类疾病流行期进行消杀

每20~30 天要进行一次杀虫剂杀菌,并在食物台上不定时喷洒杀菌液,或者用药筐装上一个袋子,注意营养均衡,并在食物中加入适当的抗氧化药物,比如维生素C 等。

4 治疗“三步曲”

第一个步骤:有针对性地灭虫。根据显微镜检查结果,选择较好的专门药物。甲壳类和蠕虫类的控制方法是:以0.3~0.5 毫克/升的渔用敌百虫和0.2 毫克/升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合剂进行喷洒;原虫类寄生虫选用硫酸铜0.5 毫克/升加硫酸亚铁0.2 毫克/升全池均匀泼洒防治。水深超过2 米按2米水深用。若一次达不到效果可再用一次,直到取得理想效果为止。

第二个步骤:两次消毒。在杀死害虫的第二天,选用0.3~0.5 毫克/升的含氯型消毒剂、0.3 毫克/升的二溴海因或0.3 毫克/升的戊二醛复方制剂+苯扎溴铵100 毫升/米的混合液,在整个池塘内均匀泼洒,连续2 次进行水体消毒灭菌,注意在池塘周围和下风部处侧重泼洒。同时内服药饵,可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盐酸恩诺沙星或氯苯尼考1.5 克(以有效成分含量)、三黄5~6 克+维生素C 制作药饵,每日投喂2 次,连续3~5日为一个治疗周期。作者总结了多年经验,认为在临床上对鱼类疾病的处理中,应该在鱼停止死亡后再内服2 天巩固疗效。对于滤食鱼类白鲢、黄鲢的病害治疗方法,推荐使用米糠或麸皮拌恩诺沙星或硫酸新霉素加维生素C 分早晚两次投喂,连喂5~7 天。

第三个步骤:在发病池塘鱼停止死亡3~5 天后应全池遍洒微生物制剂,科学开启增氧机,调控养殖水环境,增加水体有益菌的数量,恢复藻相平衡,抑制病原菌繁殖,防范鱼病复发。在使用微生物药剂时,按照“前3 后5”原则,即在使用微生物制剂的前3 天后5 天停止使用化学消毒剂。

5 注意事项

首先,药物用量要足够,因为在水中环境的作用下,大多数消毒剂和杀虫剂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连续使用药物之后,会引起鱼类的产生抗体,对水体较肥的池塘要适当增加使用剂量。此外,要注意鲫鱼鳃出血病与细菌性败血症的区别。

其次,在鱼病治疗处理过程中要做好池塘的卫生,把死鱼及时打捞上来,焚烧或深埋处理,避免再次发生传染。对所用器具要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同时保证投喂的饲料要新鲜,在治疗过程中切忌加注新水,以免鱼类产生应急,影响治疗效果。

最后,细菌性败血症是全身性疾病,与普通疾病不同,具有一定的治疗难度,治疗时间长,而且容易复发,所以建议坚持治疗2 个疗程。1 次疗程结束,症状有了明显改善,就不要放松,在症状减轻3~5日之后,用相同的方法进行一次治疗,这样才能完全杀灭病菌,增强疗效,不让其复发。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上一篇:简介鳃隐鞭虫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