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注换水的重要性与操作指南

发表时间:2025/09/24 13:12:20  来源:水产产业洞察局  浏览次数:48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为何要及时注、换水?

水产养殖水体因养殖动物排泄物、残饵及浮游生物尸体积累,易导致水质恶化。及时注换水的核心目标是维持水体“活、嫩、爽”,为养殖对象提供稳定、健康的生长环境,具体原因如下:

1. 补充溶解氧(DO)

养殖动物密度高、有机物分解均会大量耗氧,注入新鲜水(如地表水或曝气井水)可快速提升溶氧,防止缺氧浮头或死亡。

2. 稀释有害物质

氨氮:主要来自排泄物和残饵,对水生动物毒性极强。

亚硝酸盐:氨氮转化的中间产物,破坏血液携氧能力。

硫化氢:缺氧条件下由有机物分解产生,剧毒且恶臭。

换水可降低这些物质浓度,减轻毒害。

3. 调节水温和pH值

夏季高温期,引入低温水源(如深层井水)可降温,缓解热应激。

换水可平衡因藻类光合作用或阴雨天气导致的pH值剧烈波动,稳定酸碱度。

4. 调整藻相和菌相

引入新水可补充藻种和有益菌,防止“铜绿水”“黑臭水”形成,促进硅藻、绿藻等优良藻相稳定,保持水体“肥、活、嫩、爽”。

换水可降低老化藻类密度,避免藻类死亡后释放毒素和耗氧。

5. 刺激养殖动物生长

新鲜水流可促进鱼、虾摄食和新陈代谢,提高食欲和生长速度。

注换水的诀窍与注意事项

注换水需结合天气、水质、养殖阶段精细操作,核心原则为“勤、少、稳”。

一、看天换水

1.晴天换水:优先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9-11点)或午后(14-16点),此时溶氧高、藻类光合作用强,换水后水质恢复快。

2.避免恶劣天气:严禁在闷热、雷雨、阴天或傍晚换水,否则易加剧缺氧,引发应激或泛塘。

二、看水换水

1. 根据水色和透明度:水色过浓(透明度<20cm)、发黑、发红、发白时需及时换水,透明度宜保持在30-40cm。

2. 根据水质指标:定期检测氨氮、亚硝酸盐、pH值。当氨氮>0.5mg/L、亚硝酸盐>0.1mg/L或pH日波动>0.5时,应考虑换水。

3. 少量多次:单次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0%-30%,避免大排大灌导致环境剧烈变化。特殊情况(如严重污染)可分次加大换水量。

三、看养殖阶段换水

1. 养殖前期(苗种期):以添水为主,保持水温和培育天然饵料。

2.养殖中后期:随投饵量增加,污染加重,应加大换水频率和量,高温季节需增加换水次数。

四、水源预处理

1.沉淀与过滤:外河水需引入沉淀池,去除野杂鱼、鱼卵、寄生虫和悬浮物。

2.曝气:地下水或井水需充分曝气,去除超标氮气、二氧化碳,提高溶氧。

3.消毒:可疑水源需用二氧化氯、漂白粉等消毒,降解余氯后再注入养殖池。

五、控制流速与温差

1.缓慢注入:进水口流速不宜过急,避免冲刷池底搅起底泥。水流可沿池壁冲入,或用木板、泡沫板缓冲。

2.温差控制:新水与老水温差宜≤±2℃,苗种阶段对温差更敏感,过大温差会引发应激和疾病。

六、换水后管理

1.换水后藻相和菌相平衡被打破,需适量补充益生菌(如EM菌、芽孢杆菌)和肥料(无机肥或有机肥),快速恢复优良水色。

2. 可施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吸附有害物质,稳定水质。

水产养殖注换水的精髓在于“勤、少、稳”——勤换(保持频率)、少换(控制单次水量)、稳换(避免环境剧烈波动)。通过科学管理,将换水从简单操作提升为水质调控的核心手段,是实现高产、高效养殖的重要保障。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