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鱼鳔是鱼类浮沉的辅助器官而不是主要的浮沉器官
鱼腹腔内靠近背部的位置有一个白色或者淡黄色的气囊,这就是鱼鳔了,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鱼鳔是鱼可以在水中自由上浮和下潜的工具。但其实,严格意义上说,鱼鳔在鱼的浮沉中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而还有一些鱼类压根就很少用到鱼鳔或者干脆就没有鱼鳔。
为什么鱼鳔只是鱼类浮沉的辅助器官?
许多人认为鱼是通过压缩和扩大鱼鳔来减小和增加自己的浮力,从而完成上浮和下沉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我们杀鱼取内脏时,鱼鳔附近并没有包裹着肌肉组织,既然没有肌肉组织,鱼鳔的压缩和扩张就失去了动力,所以,鱼靠鱼鳔浮沉是一个认知误区。
我们在初中时就学过浮力,当物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漂浮在水面上,当物体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悬浮于水中,当物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水底。
那么,鱼是如何改变密度的呢?其实鱼在水中几乎不会改变自己的密度,它之所以会下沉或者上浮,主要是因为鱼鳍和鱼尾给了鱼反作用力,简单地说就是鱼上浮时,头朝上,鱼尾左右摆动,鱼鳍前后摆动,就会给鱼以推力,帮助它快速的到达水面,下沉时也是一样的。
当然,鱼鳔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的,在上浮时,由于水压逐渐减小,其鱼鳔会逐渐地增加,这会加快鱼上浮的速度,下沉时,随着压力增加,鱼鳔逐渐减小,自身的比重增加,更快的能够到达水底。
因此,鱼的上浮下沉,鱼鳔虽然会随着增大和减小,但是这不是主动调节,而是被动调节,这是由鱼鳍和鱼尾给的推动力使得水压变化造成的。不过,最早的潜艇正是德国人根据这一原理仿生出来的。
哪些鱼没有鱼鳔?
虽然大多数鱼都有鱼鳔,但是还有两大类鱼有些不同:一类是鱼鳔退化严重;一类是完全没有鱼鳔;
我们先来说鱼鳔退化严重的鱼类,这一类鱼的鳔与其体型严重不符,究其原因无非只有一个-几乎用不到。有许多鱼本身就是底栖或者浅水区活跃的,它们一生除了死亡,很少发生浮沉,这样辅助浮沉的器官-鱼鳔就退化严重。
除此之外,像金枪鱼这类平时游泳速度(60-80公里每小时)就极快的鱼类,鱼鳔发达反而会成为阻碍,所以,在漫长的演化中,它们的鱼鳔也退化严重。
其次是没有鱼鳔的鱼。没有鱼鳔的鱼存在吗?当然,而且还不少,几乎所有软骨鱼纲下的鱼类都是没有鱼鳔的,比如鲨鱼、鳐鱼、魔鬼鱼、鲟鱼等等,这些软骨鱼不像硬骨鱼那样有明显的鱼鳃盖,而是以明显的鳃裂作为替代。这种差异导致了软骨鱼类大都靠不断的游动让水进入鳃裂呼吸,像鲨鱼它们一生都要不停地游,即便睡觉也是如此,不然就会窒息。
软骨鱼从演化上就与硬骨鱼不同,所以鱼鳔的有无也成为了二者的演化差异。软骨鱼主要是靠游泳来控制自己在海水中的位置和深度,而且像鲨鱼这类软骨鱼类虽然没有鱼鳔,但是其肝脏相比同体型的硬骨鱼来说要发达一些,里面含有二酰基甘油醚,这在浮沉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辅助)。
鱼在浮沉时鳔里的空气是进出的?
对于需要借助鱼鳔浮沉的鱼类来说,随着下潜它鱼鳔会逐渐地变小,其中的气体排出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喉鳔鱼类,这类鱼的鱼鳔与一条鳔管相连,鱼鳔内的气体可以直接通过鳔管进入鱼鳃,再排出体外。第二种是无喉鳔鱼类,这一类鱼的鳔管已经退化掉了,它们在排出气体是需要体内特殊腺体分泌的乳酸作为媒介。
同样的,当鱼下潜到一定深度,想要再次上浮时,不但有鱼鳍和鱼尾用力,它的鱼鳔也会随之增大,而增大是需要气体的,这些气体的来源与鱼在下潜时排出气体正好相反。
对于有鳔管的鱼类来说,它鳔内的气体来源是通过鳃丝过滤进入体内,大部分供给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一小部分通过鳔管进入鳔。对于没有鳔管的鱼类,则是通过乳酸溶解部分的氧,然后再进入到鳔内。
由于没有鱼鳔的鱼类需要借助乳酸来溶解氧,所以它的效率是很低的,这导致了它从深水向浅水移动时只能很慢,一旦过快,到了水面上,其鱼鳔就会破裂(代表:鲈形目下的鱼类)。
写在最后
鱼鳔并不是所有鱼类共有的器官,其中软骨鱼类就没有这一器官,它们是靠终身不停的游动来上浮和下沉的,而且像一些底栖或者浅水层生活的鱼类,即使有鱼鳔,也不发达。
而且鱼鳔对于大多数鱼类来说只是浮沉的辅助器官,它们上浮和下沉的动力主要是身体摆动给的推动力,只不过有了鱼鳔后,在上浮和下沉时,通过鱼鳔的收缩,能够增加效率而已。至于鱼鳔中的气体来源,就是靠鱼鳃过滤的氧气通过鳔管或者是乳酸进入。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