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如何淹死一条鱼?这样萃取原理性知识
如何淹死一条鱼?
这是一个获取知识的提问。
1
假设你不懂这个知识,因为工作需要,你需要找到“淹死鱼”的知识,以便帮助身边的同事“淹死鱼”,那怎么做?
直观的方法是访谈有经验的资深同事,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资深同事直观的回答大体上:
方法1:这样做....
方法2:那样做....
比如下面这样,这是一位知乎上生物学博士的回答: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你去萃取其他的如何做的知识,访谈这个领域的资深同事,基本上也是这样的结果。仔细观察,这样萃取的内容,每一条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步骤,因为理解难度很小,可以看做是一条信息。
6条方法,组成了一个“淹死鱼”方法清单。
这样获取知识的方法,就叫经验萃取,简单明了。最大的问题是,学习者得到这样的知识,只能照搬套用,不能举一反三,不能根据实际的情境创造出新的方法“淹死鱼”。
2
鉴于身边的同事,要“淹死鱼”的情境很不相同,用一套固定流程,有时候还达不到目标。甚至,这家渔业公司经常还有相反的工作,不是“淹死鱼”,而是让鱼活蹦乱跳。
这时,你需要得到“淹死鱼”背后的原理性知识。
一般这么做。
首先要澄清“淹死”的概念。也就是说淹死的本质特征有哪些?这个比较容易得到:在水中缺氧导致的死亡。也就是两个特征:发生在水中,缺氧。
这两个特征中,第一个特征是一个信息,不用解释;第二个特征需要继续分解。
其次,要探究关键特征形成的原理。
很显然,我们要探究的是水中缺氧的原因,提到原因,首先要问的是导致结果的条件因子,所以,我们要追问的是“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高低的条件因子有哪些?”
这才是正确的问题。指向导致结果的条件要素。
正确的问题,会产生正确的知识。
收集的答案是:
(1)水温。水温低,对氧气溶解于水有利,反之,不利
(2)水接触空气的面积。接触面越大,对氧气溶解于水有利,反之,不利
(3)气压。气压高,对氧气溶解于水有利,反之,不利
(4)耗氧物质数量。耗氧物质越少,对水中溶解氧保留有利,反之,不利
例证验证:
(1)将鱼放进刚形成的凉白开的水中,鱼会淹死,因为,之前烧开水的过程,高温让水中氧气含量极低。
(2)高密度鱼塘中,鱼容易浮头死亡。因为鱼群密度过大,耗氧物质多,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低,解决方法,加增氧机,实际是增加水接触空气的面积。
最后,形成“淹死鱼”的系统过程。
过程设计是满足条件的步骤序列。
比如,下面这样的过程。
(1)判断可以干预的条件要素
(2)速查条件要素的干预方法
(3)讨论其他可行的变通方法
(4)实施执行
总结一下:
探究如何做的知识时,固然可以直接记录当前的有效做法,但更科学的方法是:
1、澄清关键概念的定义特征(What)
2、探究形成关键特征的条件因子或策略(Why)
3、形成行动过程(How)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