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走进神秘的亚马孙!
中国科学家为期一个月的深入南美洲亚马孙腹地的科学探险考察于2004年7月26日在天津正式启程,8月27日返回北京。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有组织地较长时间深入亚马孙腹地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的综合科学考察。
参加此次科考队的中外队员共19名,有中国和巴西的科研人员和媒体记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自然资源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各学科专家,其中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聂品博士。
这次“中国2004中新药业亚马孙科学探险考察”是以亚马孙河流域中游重镇马瑙斯为中心,沿亚马孙河向上游乘船和选点考察,共停留24天(8月5-23日)。此次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亚马孙河流域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将对水资源、植被类型、动物类群等方面的实地考察,并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和中国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进行对比研究。科考队还将对亚马孙河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与保护自然的传统、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开发与保护、生态恢复的经验、生态旅游和自然资源的管理等展开考察。
聂品博士主要分工考察水体生态(河流、湖泊、湿地)和水生生物(鱼类种类、区系、发展历史和特征、特有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淡水鲸类,鳄鱼……)
考察结束后,聂品博士于8月30日接受了《楚天金报》记者的专访。
一、 “混合色”的巴西
尽管南半球的8月正是冬季,但一踏上巴西的土地,科考队员仍然感觉到一股热辣的巴西风情扑面而来。聂品印象最深的是巴西的“混合色”—— 一个各民族融合的社会,不同民族之间没有歧视,通婚的历史很长。对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国人来说,从肤色上很难判断巴西人到底是什么人种。
科考队员都有一个强烈的印象,越向巴西内陆进发,当地人的肤色就越深:从里约热内卢下飞机,人们的肤色偏浅,但呈褐色,和常见的白种人不一样;再向圣保罗,肤色深些;到了亚马孙河中游的马瑙斯,肤色更深;等乘船向亚马孙河上游的热带雨林深处迈进时,土著部落的印第安居民便是热带人常有的深褐色肤色了。
二、马瑙斯“泾渭分明”
马瑙斯(本次科考的起点)被誉为“黑金之都”,是亚马孙河与其最大的支流黑水河的交汇地,这一点很像武汉。有趣的是在汉水的入江处,长江与汉水是明显的一浊一清,而在黑水河汇入亚马孙河的河口,也是两样情形:黑水河黑,亚马孙河水则呈黄色,可谓“泾渭分明”。
据聂品介绍,亚马孙河上游就像长江水一样,带有泥沙,所以呈黄色;黑水河上游及其沿岸则是茂密的热带雨林,雨从森林里把枯枝败叶冲刷并浸泡,导致河水变成了黑色,河水的pH值显示呈酸性。
三、“美人鱼”原是黑“美人”
在抵达马瑙斯后,科考队对巴西国立亚马孙河研究院进行了访问。在研究院的水池里,队员们见到了传说中的“美人鱼”。“美人鱼”其实是一种淡水哺乳类,并非鱼类。“美人鱼”的后肢已经退化成鳍成为桨状,但前肢还是鳍状。由于当地人猎杀食用,现在“美人鱼”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巴西正对其展开保护性研究。
池中的“美人鱼”没有传说中的美丽,皮肤黝黑,嘴巴扁平多皱。据解释,“美人鱼”有一对乳房,当其喂幼崽的时候,往往把上半身浮出水面,半立在水中,前肢怀抱幼崽,黄昏时分,远远望去,犹如一位少妇在水边为孩子哺乳,因此得名。
据专家介绍,“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也叫海牛,体重通常在45公斤左右,白天活动,吃河里的植物和水草,每隔4分钟左右要浮出水面呼吸。一般一窝只生一个,极少生双胞胎。亚马孙儒艮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儒艮中的一种,十分珍贵。
亚马孙分为雨季和旱季,雨季亚马孙热带雨林常被水淹,水位很高,会淹没岸边的很多植物,所以“美人鱼”可以吃到这些平时看起来无法触及的植物。
四、淹不死的水中森林
从8月5日开始,科考队员正式乘船向亚马孙河上游进发。上游一段河道浩瀚无边,让人以为是置身在大海中。当船行至较窄的河道,两岸森林郁郁葱葱,水和森林交融,非常壮美。这样的景观和河流生态系统,在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向上游的考察过程中,科考队随意选择了一处雨林,测量了100平方米面积内的森林样方发现:平均胸径在31.4厘米的大树多达550棵,这一比例是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两倍。此外,科考队员测量土壤时发现,枯叶层厚达15厘米,起到了很好的涵养水分防止土壤被侵蚀的作用。专家认为,这里热带雨林的生产力是最高的,对我国热带雨林的科研有借鉴意义。
在上岸考察时,科考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植物和众多五颜六色的叫不出名的水果。其中的巴西树是巴西最大的树种,印第安人的通讯工具;而霸王莲,叶径大的有1-2米,可以承担约30公斤的重物。后者在武汉水生蔬菜研究所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都有保藏。
五、暗夜抓捕小鳄鱼
8月7日夜晚,为研究热带雨林地区鳄鱼的生存状况,科考队员分乘两艘小船,深入到丛林中进行了首次夜晚行动——抓捕小鳄鱼。
船在窄小的被丛林掩盖的暗流中缓缓行进,深入到一处小岛时,船长示意不要出声。黑暗中鸟鸣不绝,并不时传来蛙叫。船长说,他已经看见好几条鳄鱼了,但科考队员们却没有发现,只是隐约觉得树丛中有闪亮的圆点,船长说,那就是鳄鱼的眼睛。鳄鱼喜欢追逐光亮,没准船的周围就有鳄鱼。船逐渐往一树丛中缓缓靠近,当地向导这时趴在了船头上,突然间伸出手,只听几声哗哗的击水声,就有什么动物被抓了上来,等大家凑近看时,才发现是一只小鳄鱼。向导掐起鳄鱼递过来,提示要紧紧抓住鳄鱼后颈部,劲要大一点,否则它会咬人。
这是只金刚鳄鱼,也就三四岁,长约1米,估计长大后能达到4米,活到100岁没有问题。等科考队员集合时,另一只船上也捕获了一只小黑鳄。两只小鳄鱼被带到船上作了大约40分钟的研究后,又被放归河中。
六、鱼能吃到树上的果子
在河上考察的日子,科考队员经常做的就是钓鱼,一来可作消遣,二来可以看看水中的鱼类。
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已知的硬骨鱼约有2.2万种,亚马孙河流域目前已发现的3000种鱼中,90%以上都是硬骨鱼,而据估计,该流域中还有2000多种鱼类不为人所知。亚马孙河流域堪称鱼类的资源宝库。
考察中,队员们钓起最多的是食人鲳(俗称“食人鱼”)。巴西船员非常关心生态,看到食人鱼不足一尺时,就会要求队员放回河流中。尽管如此,队员们还是用很大的鱼钩串上牛肉,钓起了很多贪吃的食人鱼,船上厨师则做出“炸食人鱼”和“食人鱼汤”来犒劳队员。
这里还有会放电的淡水鳗鱼,这些放电鳗鱼多达130多种,昏暗的水下生活使得它们视力退化,从而以放电来帮助捕食。当地专家介绍,有一种电鳗可以长到近一米,瞬间最大放电能力可以达到600伏,非常惊人。
这里的生态系统还有更为神奇的地方:沿岸的雨林可以通过鱼吃果实来传递种子。现在是亚马孙河的旱季,等到夏天,亚马逊河雨林中树木结出的果实就会被水淹没,这时一种名为“脂鲤”的食人鱼就会吞食淹在水中的水果,同时帮植物把种子传播到远方。
七、最具威胁的吸血昆虫
考察期间,队员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甚至与水桶一般粗的大蟒蛇不期而遇,但传说中的毒蜘蛛以及地球上奔跑速度最快的物种美洲豹,却没有遇见。
与上面这些危险相比,昆虫尤其是吸血昆虫对科考队员的威胁最大。聂品向记者展示的图片中,有的科考队员被蚊虫叮咬得“体无完肤”,尽是红疙瘩。而为了防御蚊虫,聂品自己专门穿上长衣长裤,并在当地购买了驱虫剂,闭上眼睛就把脸上、头上喷一遍。尽管如此,如果裤子穿得薄一点,蚊子、牛虻、蠓等也会见缝插针地吸你几口。
由于昆虫喜光,队员们第一次在船上开灯进餐时,还没回过神食物上就落满了各种小虫子,后来大家就摸黑吃晚餐,要是有虫子也只好闭着眼咽下去。在适应了黑灯进餐后,聂品说自己有一个发现:晴朗的亚马孙的夜空,星星、月亮无遮无拦,纯净异常,格外美丽!
八、现代文明冲击“刀耕火种”
对当地风俗人情的考察也是本次科考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科考队进入了一个比较古老的部落。
与长江相比,亚马孙河上游很难看到较大的城镇,浓密的森林边偶尔可以看到木屋。当地土著人的开发通常是砍倒一片树林,随意种上木薯,放上牛,没有精耕细作,非常原始。在科考队员们看来,当地土著人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有好一点的住户的木屋会有墙壁,多数土著人的房屋只是由木柱撑起来,再用树叶盖住房顶,既不遮风又不挡雨。在瓜里市(上游的一个城市),科考队经过了一处仅有6-7户土著居民的垦荒点。通过翻译知道,一些人受不了蚊虫的肆虐,已经搬迁走了。
很多土著人衣不蔽体,吃的是自己种的木薯和雨林中的野生水果,对待现代人的访问也是不喜不惊,仿佛外面的世界离他们很远。但是聂品说,他们也喝一种叫做“瓜拉那”的当地饮料,有时也会看到喝完的可乐饮料瓶。可见哪怕躲在深山老林里,依然摆脱不了现代文明的冲击。
(张晓良根据《楚天金报》2004-09-01《走进神秘的亚马孙》一文改写 )
以下图片均由聂品博士提供
亚马孙河流域景色之一
亚马孙河流域景色之二
亚马孙河流域景色之三
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之一
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之二
亚马孙州首府马瑙斯渔船码头
鱼市一角
一种鲶形目鱼类
电鳗
一种巨骨舌鱼,最大体重可达250公斤
脂鲤
生活在亚马孙河的一种淡水鲸类
哺乳动物“美人鱼”
鳄鱼
吸血昆虫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