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一例黑斑侧褶蛙“歪脖子”病的诊治
黑斑侧褶蛙主要以稻田、池塘、水渠等作为栖息、繁殖和捕食场所,因其营养价值丰富、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者的喜爱。目前野生黑斑侧褶蛙的数量稀少,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随着水域环境污染及人为捕捞的影响,野生黑斑侧褶蛙的数量再次大幅减少,其种质资源面临灭绝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利用黑斑侧褶蛙,在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的条件下,黑斑侧褶蛙集约化、高密度的养殖模式被逐渐推广开来,在提高黑斑侧褶蛙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养殖疾病,其中以眼膜发白、运动和平衡机能失调为特征的“歪脖子”病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90%,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一例黑斑侧褶蛙“歪脖子”病的诊治过程,供大家借鉴。
一、发病症状
2019年8月中旬,在彭水县某黑斑侧褶蛙养殖场出现黑斑侧褶蛙生病死亡事件。该养殖场面积为20亩,采用串联式排水养殖模式,养殖密度约为55只/米2。病蛙体重集中在15~30克/只,主要发病症状表现为患病蛙身体在水中失去平衡,腹部朝上浮于水面,在水面间歇性打转,体表失去光泽,头斜朝向一边,呈“歪脖子”状(图1);眼球肿大突出,眼膜泛白外翻,局部充血(图2);在其体表经镜检未发现寄生虫,解剖时发现内脏团肿胀充血,肠胃无食且有气泡,并伴随有少量腹水(图3)。根据发病症状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疾病。
图1“歪脖子”症状
图2 眼球表面覆盖一层白膜
图3 腹腔内有少许腹水
二、病原菌分离及鉴定
将病蛙置于超净工作台,用75%酒精进行体表消毒,用无菌剪刀解剖病蛙,取其肝脏、肾脏等组织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划线后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到从肝脏分离出的圆形、边缘整齐的橙色优势单菌落(图4);分离单菌落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为单个分散排列的阴性、杆状的细菌(图5);将分离纯化细菌进行回归感染试验,发现健康蛙出现与自然患病蛙相类似的症状;以16S rRNA序列构建N-J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分离株RC02与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聚为一簇(图6),最终鉴定为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
图4 病原菌形态特征
图5 革兰氏染色
图6 16S rR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三、药敏试验及结果分析
将经过纯化的菌株在恒温摇床培养7~8小时,离心后用无菌水调整为1.0×108CFU/毫升浓度的菌悬液均匀涂布。通过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选取了林可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麦迪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等16种抗生素检测分离株细菌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氨苄西林表现高度敏感,对其他14种抗生素均表现出耐药性。
四、治疗方法
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首先将池塘病蛙进行隔离清除,同时将病死蛙拌生石灰挖坑深埋,且附近用生石灰再次消毒。针对发病池塘和病蛙,建议采用以下措施。
1.针对发病蛙池,加入新水并用生石灰消毒,用生石灰50~100克/米3化水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在第4天可使用微生态试剂改善水体环境。
2.针对病蛙,采用氟苯尼考拌饵投喂,用量为每千克蛙拌饵投喂10~15毫克(以氟苯尼考计),连续投喂7天。第4天后死亡量开始下降,第7天后病情得到控制,死亡率大大降低。
五、总结与建议
本病例中的“歪脖子”病是近年来出现在多种蛙类中的一种传染性强、死亡率高、难治愈的疾病,严重影响黑斑侧褶蛙的经济效益,现已成为阻碍蛙类人工养殖业的兴旺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各种规格的养殖蛙类均可发病,发病季节一般为4-11月,流行水温为20℃以上。该病发病急,病程与水温高低呈明显的相关性,发病蛙一般3~5天死亡,死亡率达90%以上。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养殖池采用独立进排水。
2.严格控制苗种来源。引进无病、优质、健康、非近亲的种苗,提高安全系数,可通过所在地区水产相关部门向值得信赖的种苗场引种。蛙苗入池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带病蝌蚪入池引起发病。
3.合理密度放养。一方面保证养殖蛙类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可以预防疾病的快速传播,减少经济损失。
4.环境管理。种苗入池前,要严格对养殖水体、养殖池及饵料台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生石灰泼洒,并定期用“蛙消安”进行全面消毒巩固。确定水源无污染,保证藻类含量适宜。每次投饵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不可有过多的食料残余污染水质,定期更换养殖池内水,保持水体清洁。根据养殖环境合理使用微生态试剂,可每10天1次,保证水质稳定。
5.定期用中草药拌饵投喂,增强黑斑侧褶蛙的抵抗力和抗应激性。如用乌梅、柯子、五倍子、半枝莲等中药的提取物混合拌饵,或将穿心莲、连翘、白芷、茵陈、丹参、甘草经特殊工艺制成杀菌制剂,也可定期投喂板蓝根、党参等。
6.加强管理。巡塘人员要做好早、中、晚按时巡塘工作,发现病蛙及时隔离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通过药敏试验结果,在符合国家规定用药标准的前提下科学规范用药,进行精准治疗。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