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鳜鱼人工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本文总结了鳜鱼养殖期间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物理性应激和损伤
包括拉网损伤、运输损伤、围网擦伤、高温或低温应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引起鱼细菌或霉菌感染,导致鱼体质变差甚至死亡。因此,在捕捞、运输、围网养殖时应采取措施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如运输距离在100千米以上或运输时间超过10 小时,应提前停食3 天且在运输当天拉网锻炼,运输中加冰、补氧或加麻醉镇静剂。另外,运输密度不宜过高,一般4 厘米/尾左右鱼种每个氧气袋不超过500尾,鱼种规格越大,数量越少。捕捞和养殖用拉网或围网的网衣材料采用软性和无结节的尼龙丝。在围网养殖时,围网四角用绳子加坠物使四周呈直角,以避免鳜鱼因抢食或受惊吓时集群于角落相互扎伤。在高温或低温时,应减少投喂,同时泼洒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或“应激宁”。
二、常见病害及防治
1.寄生虫疾病 主要疾病如下。
(1)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主要危害3~10厘米的鳜鱼。流行水温15~25℃,发病水温15~20℃,水温高于30℃不发此病。该病传染快,如不及时处理,2~3 天可遍及全池。感染后鱼鳃丝暗红,鳍条和体表布满白色小点,病鱼常挣扎游上水面后再倾斜扎入水底,重复此行为直至死亡。预防时用生石灰全池消毒,干池用量为100~150千克/亩,并控制养殖密度,保持充足溶氧和良好水质。发病后,用2%的食盐水浸泡病鱼10~15分钟,同时全池遍洒亚甲基蓝2克/米3或福尔马林溶液15~25毫升/米3。
(2)指环虫病。病原为指环虫,主要危害鳜鱼夏花鱼苗,易发于春秋季水温20℃时。指环虫寄生于鱼鳃部,利用吸盘上锋利小钩刺破鱼鳃引起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鳜鱼死亡。感染后病鱼身体发黑、闭口、收肚、鳃丝肿胀、采食慢,镜检可见大量指环虫。在鱼种和饵料鱼下池时,用3%食盐水或150毫升/米3福尔马林溶液消毒防治。或每15天用“指环清”杀虫1次或10%甲苯咪唑+驱虫解毒散抑制或杀灭虫体。同时科学投喂,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
(3)车轮虫病。病原为大、小车轮虫。流行于6—8 月、水温24~28℃为高发期。车轮虫寄生鱼体,喜食有机质,水越肥越易被寄生。病鱼体色暗无光泽、不进食、离群独游、行动缓慢时而乱串,鳃部黏液多,镜检可见大量车轮虫。在鱼种和饵料鱼下池、进水时用150毫升/米3福尔马林溶液作消毒预防处理。发病时全池泼洒硫酸铜0.5 克/米3和硫酸亚铁0.2 克/米3合剂,两天后镜检,如还见虫体,则继续泼洒1次;或采用专杀车轮虫的药物;还可以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改底,使池底呈氧化状态,改善水质。
(4)杯体虫病。病原为杯体虫。多发于5—8 月,易发生在小面积密集养殖水体(如网箱或水泥池培育鳜鱼苗)。病鱼体瘦发黑、体表和鳃分泌大量黏液、嘴张开、不吃食、呼吸困难、游泳失去平衡而下沉或在水中翻滚,严重时鱼体上隐约可见一层毛状物,镜检可见大量杯体虫。在鱼种和饵料鱼下池、进水时,可用2%的食盐水或150毫升/米3的福尔马林溶液消毒预防。发病时全池泼洒硫酸锌0.6 克/米3和聚维酮碘2 克/米3;也可使用化学或生物方法调水,维持水体藻相和菌相平衡,防止水体环境突变。
(5)斜管虫病。病原为斜管虫。在3—5 月和11—12 月、水温12~18℃时为此病高发期,若水质差或鱼体质不好,在水温28℃以上也会发生。该病暴发短急,如不及时处理,短时间内会造成鳜鱼大量死亡。感染后病鱼食量大减,病灶处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且离群独游。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0.7 克/米3,或用苦楝树叶按25~30 千克/亩煮水后全池泼洒;或用高锰酸钾20 毫克/升浸泡病鱼5~10分钟,按水温和鱼体反应决定浸泡时间。
(6)锚头鳋、中华鳋和鱼鲺病。病原为锚头鳋、中华鳋和鱼鲺。锚头鳋为肉眼可见的白色长条形虫体,寄生于鱼体表,被寄生处红肿,病鱼常做水面跳跃行动。中华鳋常寄生于鳜鱼鳃部,病鱼常做出主动与水底硬质材料摩擦的动作。鱼鲺为淡绿色,被寄生处为淡绿色的米粒状,病鱼狂游不安。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彻底清塘消毒,用50∶30∶53∶60的桑叶、苦楝树根、芝麻饼(或豆粕)、菖蒲碾碎混合后全池泼洒,用樟树枝叶、杨梅树枝、马尾松各1.5~2 千克捆扎在池中,每天移动1 次。鱼种阶段使用90%的晶体敌百虫0.25~0.5克/米3,但成鱼阶段禁用。
2.细菌性疾病 主要疾病如下。
(1)白皮病。病原为白皮极毛杆菌和鱼害黏球菌。主要危害生活环境水质差和受伤的小规格鱼种;高发于6—8 月,且病程发展快,死亡率高。发病初期鱼尾柄和背鳍出现白点,随后蔓延全身;严重时会烂尾,病鱼头下尾上悬挂水中,偶挣扎游动。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鱼体受伤,保持良好水质抑制病菌生长。治疗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10毫克/升浸泡鱼体10~20分钟,隔天重复1次。
(2)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为柱状曲桡杆菌。在4—10月、水温28~35℃为高发期。病鱼鳃丝黏液增多、附有淤泥、发白腐烂,严重时呈现“开天窗”,离群独游、食欲下降。在鱼种下池前,对池塘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治疗可采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0.2~0.3 克/米3,或溴氯海因、二溴海因0.2~0.4 克/米3全池遍洒。也可用生石灰25 克/米3或漂白粉1 克/米3+硫酸铜0.3 克/米3全池遍洒。
(3)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形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在4—10月、水温20~30℃为高发期。发病时,肛门红肿、肠道积水、有黄色黏液、不吃食、离群独游。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饵料鱼大小(鳜鱼体长的1/3~1/2)、饵料鱼池和养殖鱼池定期消毒。治疗时用10%食盐水浸泡饵料鱼后再投喂。或傍晚使用三黄散100~200克/亩加聚维酮碘0.25克/米3全池遍洒,连续使用2~3天。
(4)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多发于7—9 月、水温25~35℃。发病时,鱼体表多处充血、鳃发白,腹腔内有红色腹水、肝脏点状或块状出血。养殖过程中定期对水体消毒可降低病原体数量,饵料鱼投喂前用10%食盐水浸泡消毒。发病时用戊二醛125 毫升/亩和45%的苯扎溴铵125 毫升/亩配比使用,连续使用2~3天(每天1次)。
3.真菌性疾病 主要为水霉病。其病原包括水霉和绵霉。多发于水温18℃以下,主要感染放养时体表受伤的鱼种,其病程发展很快,死亡率高。发病时,鱼体表有一层白色丝状棉絮,且行动缓慢、呆滞不安。预防措施为放鱼前彻底清塘消毒,投放鱼苗时轻、快、稳,避免鱼体受伤,越冬时加深水位保温。治疗时用水杨酸、五倍子末和复合丙烯基二硫醚溶液进行治疗。
4.病毒性疾病 主要疾病如下。
(1)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病原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水温28~30℃时易发此病,低于20℃或高于30℃时不易发此病。发病时,鱼体表出血,鳃发白,腹腔积水,肝脏出血,肠道内充满黄色黏溶物且肠道变脆。感染初期不影响鳜鱼吃料,随着病情发展鳜鱼会突然死亡,且吃料急剧减少。预防措施为彻底清塘消毒,使用生石灰全池遍洒并晒塘1周以上。定期驱虫、消毒、调水和使用保肝、利胆、护肠的保健药品,提高鱼体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发病后不要滥用鱼药和换水,首先要停料、消毒、增氧,待水温升至30℃以上再做处理。
(2)鳜鱼病毒性烂身病。病原为蛙虹彩病毒。该病病程缓慢,表现为摄食量持续缓慢下降,陆续有鱼死亡,但死亡率不高。发病时病鱼离群独游,体色发黑,体表溃烂,鳃盖、下颌、鳍条溃烂,腹水,肝脏发白,脾脏肿大。使用生石灰全池遍洒并晒塘2周以上,选择有资质的鱼苗场购苗或购买接种疫苗后的鱼种。发病后可用五黄液等中草药全池泼洒,并及时捞出病鱼且深埋,避免病毒传播。
三、预防措施及对策
1.生态预防 措施如下。
(1)控制放养密度和投饵频次。池塘放养密度按3 000~4 000 尾/亩,网箱放养密度按40~50 尾/米3。投饵按2 次/天,早上和旁晚投喂。投喂时遇鳜鱼群游离即停止投喂,阴雨天可投喂1次或不喂。
(2)多品种立体养殖。在鳜鱼养殖池按8∶2的比例套养其他食性的鱼,如鲢、鳙、鲫等,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也有利保护水质。
(3)种植水草。利用水草吸收水体营养物质、净化水质的原理,在鳜鱼养殖池使用人工浮床方式栽种适量的水生植物如芦苇、凤眼莲、狐尾藻等,在净化水体的同时给鱼提供庇护场所。
(4)维持水体藻相和菌相平衡。利用微生物分解可将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定期泼洒绿藻、小球藻、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藻种和菌种,调节养殖水体。
2.免疫预防 措施如下。
(1)接种疫苗。疫苗在提高养殖对象特异性免疫的同时,也能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且符合不污染水质和无药物残留的要求,是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病毒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且无特效药。因此,鳜鱼养殖时接种针对该病毒研制的疫苗,该疫苗对5 克/尾以上的鱼有免疫效果。
(2)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能激活溶菌、抗菌活力,提高机体免疫效应以及激活补体等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作用。在鳜鱼养殖过程中,定期拌喂“水产多维”“黄氏多糖”“五黄液”和“护肝宝”等产品,能起到防病、抗病的作用。
3.药物预防 措施如下。
(1)水体消毒剂。推荐使用生石灰和二氧化氯清塘消毒。生石灰可以调节水体pH,提高水体硬度,杀死病菌,释放淤泥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冬季清塘后,先挖去多余的淤泥,再用生石灰60~75 千克/亩干法清塘消毒或120~150 千克/亩带水清塘消毒。可以设置蓄水池,在进水前用二氧化氯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对鱼体进行浸泡消毒。
(2)驱虫剂。按2 克/千克饲料拌桉树精油投喂,每半个月投喂2~3 天。酵青蒿可抗多种原虫,对疟原虫和表皮真菌有抑制作用,用法为10 克/千克饲料,连续拌料投喂2~3 天,2 次/月。楝树含川楝素,有防治隐鞭毛虫、车轮虫和锚头鳋的功效。可将20 千克楝树枝叶捆成堆,浸入水中10天左右,并时常挪动位置。
(3)中草药。马尾松具杀虫、杀菌功效,可按30 千克/亩切碎压汁后全池泼洒,或50 克/千克拌料投喂。大黄具增强鱼体免疫力、防治烂鳃病的功效,每亩用1 千克大黄+20 千克0.3%的氨水浸泡12 小时后全池泼洒。大蒜可防治肠炎病,按每千克鱼用10克大蒜+5克食盐制成药饵投喂,也可拌料或浸泡;穿心莲有解毒、抑菌止泻及促进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功能,按每千克鱼用40 克穿心莲煮汁后拌料投喂,可防治肠炎病。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