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原双竹镇)大竹溪村
通讯:13983250545
邮箱:ycsh6318@163.com
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资源越发稀少 人工养殖刀鱼前景如何呢?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作~
刀鱼(学名Coilia ectenes Jordan),又称刀鲚,毛鲚,是一种洄游鱼类,与河鲀、鲥鱼并称为中国长江三鲜。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长颌鲚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由于长江污染加剧以及滥捕滥捞,刀鱼产量逐年下降。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清明后,刀鱼肉质变老,俗称老刀。 野生刀鱼越来越难觅行踪,而长江河豚目前已实现人工养殖,那么刀鱼是不是也能“家养?目前,刀鱼虽已能人工养殖,但人工繁殖依然面临许多技术瓶颈。 河豚养殖:已进行了20多年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靖江、江阴、海安等地陆续开展河豚养殖试验。“那还是在1986年,我们从一本杂志上了解到日本在进行河豚养殖,我们就也想试试看。当年春节前,靖江市水产站购买了一些野生河豚放到池塘,但春节后一看,河豚全部死了。“后来我们通过做试验,才发现河豚在这边越不了冬——当水温低于11℃时,河豚鱼就冻死了。 河豚难以越冬,水产专家们就人工增温,“造一个小温室,冬天把河豚放到温室里养,一下成功了。但这样养,成本一下翻倍了,养出来的河豚没有价格优势,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江阴也开启了养殖河豚的道路。2000年,江阴成功实现河豚人工繁殖;2002年,江阴首次向长江放流河豚苗。“从技术上而言,河豚人工繁殖已没有技术难题。江阴河豚养殖户郑金良说,而且,人工繁殖的河豚经过世代更替后,体内的毒素减少了。 而在海安,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这里已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河豚养殖基地。“但对于长江河豚资源恢复而言,河豚人工繁殖的成功,也依然只是走了一小步。一个显著的事实是,江苏每年都向长江投放数以万计的河豚苗,但于渔获量并没有改善。 “资源恢复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郑金良连用两个“非常来强调难度,“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就很难得到修复。但即使非常难,也必须一点一点地来做,不做,野生种群资源就真的难以见到了。 难以捕获正宗的野生河豚或放流到长江的河豚,一些养殖户想尽办法想寻找河豚的“长江味道,“现在比较流行的办法就是河豚寄养:从海南或广东进回河豚鱼苗——在长江水面上应用网箱养殖技术养半年左右——走向市场。虽然依然比不上正宗的长江河豚,但味道还是变好了很多。 刀鱼“家养:人工繁殖是难关 河豚人工繁殖已获得成功,而刀鱼人工繁殖依然面临许多的技术瓶颈。“实际上,难度最大的也是长江刀鱼。顾树信说,人们依然缺乏对刀鱼的了解。 长江刀鱼的研究还只是一个新的课题。2001年,靖江联合有关的科研机构,对刀鱼的渔业资源现状和刀鱼洄游规律等进行调查,“那是一个初步的调查,最终的目的是建立刀鱼人工繁殖种群——野生刀鱼作为父本和母本,它们的下一代再作为父本和母本,再人工培养出子二代、三代、四代……并把人工繁殖的刀鱼鱼苗放流到长江。 2004年,靖江成功解决了“‘江刀’出水即死的难题。“我们也没有经验,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试验,改进网具,改进装运方法……最终,研究人员成功捕捞上活的“江刀,“装在水箱里,最长能活8个小时,最短也能活3个小时,虽然时间不太长,但对于研究却很有现实的意义,比如可以实现产卵繁殖。 2007年-2008年,靖江开始养殖刀鱼,“就是把捕捞上来的活的‘江刀’养起来,养殖的方式有3种——池塘养殖,大水面养殖和围栏养殖(在长江边的滩涂上)。 “实话实说,我们还只走了一小步,就是把刀鱼养活了。顾树信介绍,离真正的人工繁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首先要解决饲料投喂难题,刀鱼幼体喂什么饵料,青年刀鱼喂什么饵料,成年刀鱼喂什么饵料,这些都还是谜题,需要科研人员不停地研究。 2014年3月下旬,靖江水产站邀请中国水产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专家,到刀鱼养殖基地拉网,“捕获了一些刀鱼,大的有二两三四,小的有一两多的,也有几钱重的。 与靖江几乎同时进行刀鱼养殖试验的还有江阴、海安等地,“从目前各地养殖情况来看,江阴的养殖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他们的养殖方式与我们有所不同,采取‘灌江纳苗’(养殖塘口与长江相通,在刀鱼洄游季节,从长江引水,引进长江刀鱼的鱼卵和鱼苗)的方式获得鱼苗,然后再饲喂长大;而海安的刀鱼鱼苗,主要是我们给他们提供。 “养殖的长江刀鱼,只有突破人工繁殖技术难关,试验才可以说成功了。因为人工繁殖的成功意味着人类能获得大量刀鱼鱼苗,也才有推广刀鱼养殖和放流刀鱼、恢复刀鱼资源的可能。 资源衰退:不止“长江三鲜" 长江沿岸,以捕捞刀鱼等为生的渔民,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观点:“‘江刀’捕捞有大小年之分(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 不过,在水产专家看来,“江刀捕捞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少,主要原因就在于“江刀资源的衰退。实际上,长江渔业资源中,不止刀鱼、鲥鱼和河豚这“长江三鲜,还包括物中华鳃、白鳃、白鳍豚、江豚、胭脂鱼、鮰鱼、四大家鱼以及各种小杂鱼等,渔业资源总量在衰退,有些物种已濒临灭绝。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长江流域自然资源捕捞量1954年曾高达42.7万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下降到20余万吨,而近几年捕捞产量只有10万吨左右。上世纪60年代长江主要经济鱼类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8%,80年代以后, 优质鱼类在渔获物中的比例迅速减小。目前许多经济鱼类如四大家鱼、银鱼、鳗鲡等已形不成鱼汛,有的已濒临灭绝。长江四大家鱼鱼苗年产量从300亿尾下降到目前的10亿尾左右;长江中华绒鳌蟹1986年捕捞量为324吨,而今的捕捞量不足其十分之一。 “导致长江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是多样化的,长江水体污染、沿岸自然生态特别是滩涂生态的破坏、长江上游来水的减少、过度捕捞等,都有着影响。顾树信说:“农林部门和科研部门所能做的工作就是尽最大努力延缓资源衰退的速度,拯救种群资源,以保留未来资源修复的梦想和希望。而资源的修复,最终需要多部门多地区的通力合作。 (扬州晚报) |
下一篇:"美人鱼"的传说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