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贝丘遗址:早河姆渡千年,8000年前“大型海鲜市场”遗址,祖先最爱哪种海鲜?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出土文物数不胜数,但是关于史前遗址相对较少,史前贝丘遗址那就屈指可数了。
贝丘遗址,是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形态,从字面上理解:堆成了小山丘的贝壳。在考古学上,指在地层中发现的海鲜贝壳组成的堆积。
偶然相遇
时间回到2013年10月,浙江余姚井头山南麓准备建厂区,于是开工挖地基。
打桩工人将钻出的泥土芯,随机放到一边。当地村民王维尧和他的堂哥王维新两位老人准备去放羊,正好经过这里,他们低头看到了泥土芯里,有贝壳、动物碎骨头、碎瓦片等。
▲王维尧和堂嫂
由于这些东西,在此前建房子打桩的时候并没有见到过,看着年代也挺久远,心里泛着嘀咕“会不会是文物”,于是两位老人捡了一小袋,骑着自行车送到了附近的田螺山遗址,让那里正考古的队员辨别下。
千丝万缕
当考古队员看到老人带来的东西后,立即赶到现场,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该区域的挖掘的东西,与附近的田螺山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很多不同点,于是考古界将这个新发掘的遗址称为井头山遗址。
实际上,井头山距离田螺山遗址仅2公里,距离河姆渡遗址也不过8公里。
其中,河姆渡文明发生于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为研究华夏文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有力的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考古人员既然发现了,这三处遗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首先确定井头山遗址年代,考古学家通过C14检测,发现井头山遗址距今7800年-8300年,比河姆渡遗址还要提前约1000年。
艰难挖掘
既然发现了井头山遗址,那么就赶紧挖掘,尽早揭开人类史前历史的秘密。
井头山遗址深度高达5-10米,是我国沿海区域最深的遗址,挖掘所用的钢结构发掘基坑长有50米,宽也达到了15米,内部按照5×10平方米的规格布方,共750平方米考古。
接下来,挖掘井头山遗址的序幕正式拉开。
祖先也是吃货
考古学家在井头山遗址发现了,先人已经能够根据需求,对场所进行分区管理,比如有食物和工具加工区、废弃物倾倒区、活动区等部落要素,此外还有露天火坑、食物储藏室等。
考古人员发现第一大类就是,食用后的数量巨大的各种海鲜,包括但不限于海生贝类,如蚶、螺、牡蛎、蛏、蛤、蚝等,以及用大型贝壳加工磨制的一些贝器。
数量之多一度给考古发掘工作带来很大难题,可以看出8000年前的古人已经实现海鲜自由了,现代的我们却吃不起。#8000年前的“海鲜盛宴”都有啥#
根据考古专家的说法,“发现了成千上万筐”!已经无法用单件计算。遗址现场堪称一处“大型海鲜市场”,在井头山人的“海鲜大餐排行榜”上,蚶排在第一位,发现数量最多,主要有血蚶和毛蚶两种。排第二位的是蚝,也就是牡蛎,而且比我们现在吃的要大得多。此外,还有螺、蛏、蛤等。
能工巧匠
仅次于贝类的是,手工制品,看来先人个个都是能工巧匠。
井头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木器、贝器、编织物等。
其中,石器包括斧、锤、锛、砺石、圆盘状石块等,数量30多件,还有上百件骨器,形式各种各样,令人大开眼界。
农作物齐全
虽然井头山先人距离我们有8000年,但是他们食用的水果、食物跟我们差别并不大,在遗址中发现了很多植物种子、果核(橡子、麻栎果、桃核、少量炭化米、稻谷壳、水稻小穗轴、以及漆树、黄连木、猕猴桃、紫苏、灰菜等木本、草本植物的种子)等遗存,以及用植物秸秆等为原料制作的编织物。
写在最后:
井头山遗址是目前在我国沿海发现的埋藏最深、年代最久远的贝丘遗址,也是国内首个在长三角地区发现的贝丘遗址。
井头山遗址反映了环境变迁与古海岸线人类活动起源、发展的明确过程。
为今后探索发现中国沿海8000年前乃至更早的遗址指明了方向,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与全新世海洋环境变迁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参考文献:
探访浙江余姚8000年前贝丘遗址 早于河姆渡文化千余年 环球网
浙江余姚发现距今8000多年贝丘遗址 专家:可能是河姆渡文化的祖源 新华社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